首页考古发现张江华:“福”的产生、交换与分配:广西壮族社会中的集体和个人
70015

张江华:“福”的产生、交换与分配:广西壮族社会中的集体和个人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0:080

2016-07-12 张江华、吴绮琪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暑期学校开学第二天晚上,张江华老师从斯科特对农民行为的

研究观点基础上出发,形成《“福”的产生、交换与分配:广西壮族社会中的集体和个人》一文的逻辑:

1、个体对风险的规避行为与整体社会所具有的道义经济性质,两者间并不必然具有一方导致另一方发生的关系。

2、所谓道义经济并不必然存在于那类生存状态处于“水淹至颈”的农村社会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过程也并没有表现为社会对个体的压制。

具体的分析建立在三篇文章的基础之上:

1、一篇是王铭铭论述有关“福”这一概念的论文。对本文而言,王铭铭所讨论的通过意识形态讲个人与社会、个体幸福与社会凝聚有机结合的观点是本文重要的出发点。

2、桑高仁有关集体与个人相互产生的观点,“相互真确化”的概念。

3、魏捷兹有关澎湖地区村庙在地方社会结合方面所产生的意义的论文。魏捷兹使用人类学中有关“社会人”的概念,认为在澎湖地区围绕村庙所进行的祭祀行为,实际是因应澎湖地区社会历史变化而创造出来的个别的社会人与有着集体人格的村庙公司之间的交换方式,从而使得这两者间形成相互扣连而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一个过程。

本文章也被视为是对壮族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这些研究也建立在张江华、郭立新、魏捷兹等人的相关研究之上。张江华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解他的研究内容:

一、田野点介绍

1、区域社会历史:广西西部、喀斯特地貌、左右江土司社会、右江盆地

2、壮族村落社会的构成:家户——世系 群——村落(婚姻圈与祭祀共同体)

二、“安社”——社区“福”的生产

1、主要内容:关灯、请祖师、安家、封禁,发符吏,开坛,早朝,午朝,扫荡村中、安龙,奠酒:祭祖先、官员,晚朝:十供、宣意、钩愿,散坛,聚餐,满月。

在人类学的研究上,这类仪式叫做“社区通过性仪式”,旨在重新活化社区,地方社会的再生产。

2、“得福”,“福”生产的本土逻辑:在壮族的仪式中,壮族社会在再生产过程被比拟成人的再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强大的王朝与国家被视为是一种男性的存在,而本土与地方社会则呈现为女性角色。壮族社会的福祉与安宁与因此有赖于社区外部与内部之间力量的互动。

三、讨论:相互扣连的“社会人”

如何理解壮族社会?

1、幸福观与社会实践

“福”与幸福观的构建:意词

社区的“福”与个体(家户)的“福”

“福”的来源构成与实践

2、社区与个体的相互生产

这种“相互真确性”导致了社区集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生产:个体生产了其自己与所在社会,同时,社会也生产了社会自身与社会中的个体。

3、借助集体的“社会人”完成个别的“社会人”之间的扣连:

家户资产流向集体,经过仪式后,以福的名义又流向家户

围绕“福”的生产、交换与分配完成的“人际关连形式”,“个别的社会人透过一个集体的社会人为媒介而构成的一种相互扣连的关系”。这也使得所谓的道义经济成为可能。

结语:

因此,道义经济不一定发生在生存经济社会。当意识形态处于很好的整合状态是,道义经济是一种道德自律,而意识形态松动时,道义经济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而意识形态崩溃或者一个个体社会出现时,波普金的理论就开始适使用。当代的壮族社会当然也不是传统的理想形式了,但传统仪式还在,村落社会的支配性还在,这也说明了村落社会在壮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执笔吴绮琪编辑江俊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