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昏侯墓宝物雁鱼灯身世揭秘,这些年中国挖出了哪些神灯?
原题:雁鱼灯里的爱
本文作者:倪方六
近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引起轰动。墓里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那盏雁鱼灯,不仅造型精美,而且使用时还可避免房间空气污染,还是高级环保灯,尤其令人惊叹。
图: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环保型“雁鱼灯”
灯具为什么要做成雁鱼形状?这家里其实有一层特殊意思,包含着秘密,是一种爱的象征,乃情爱之物。不只雁鱼灯造型有说法,其他造型的古灯也都有故事。
这些年,中国考古挖出了不少这类有故事的“神灯”,这里就来说说。
古代早期,并没专用灯具,人们直接把生活器皿当灯来用,后来便根据这些器皿,发明了各种造型的灯具。如1974年,在甘肃省省平凉庙庄遗址出土的一件战国时铜灯,便受到鼎的启发,利用鼎的形头,制作成一种高级专业灯具,故命名为“鼎形铜灯”:鼎身用来储油,灯盘即鼎盖。由于盖封很好,两千年多年后出土时,鼎内尚存泥状灯油。
图:甘肃平凉出土战国鼎形铜灯
图:甘肃平凉出土战国鼎形铜灯开合示意线图
中国古代的“灯具革命”是在铜灯发明以后,古人的用灯环保、节能意识也是伴随而生的。以类似鼎形灯的研制和使用为标志的“灯具革命”,从战国一直持续到到秦汉时期。
铜灯,古代上层人家使用的高级灯具,在富贵之家很流行。早期铜灯讲究造型,多以生活器皿和人俑、动植物为原形。
如河北平山境内中山国王墓中出土的一盏铜灯,形似一个树,由15个灯头组成,高低错落有致,伸出的“树枝”,上端有1螭龙,枝上有2鸟5猴;树下有2裸人,向上抛食戏猴;灯座由3虎承托,人、鸟、猴、龙、虎造型活泼,情态各异,动静结合,显然十分热闹,妙趣横生。
图:河北中山国王墓中出土的树形铜灯
铜灯的推广和使用让夜晚变得从未有过的明亮,但长时间燃灯会导致房间空气质量下降。于是,人们开始制作可以减少烟雾的铜灯——到秦汉时,这种“环保灯”已开始使用了。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里出土的一对雁鱼灯,正是这样的一种环保灯。
像海昏侯这样的雁鱼灯,之前已出土了好几件。如1985年,在山西省朔县城西照十八庄一号墓就曾出土过一件相同造型的雁鱼灯——
这是件彩绘鸿雁衔鱼铜灯,高52.6厘米,长34.6厘米,宽17.8厘米。灯的所有部件都由青铜铸成,雁额顶有冠,两眼圆睁,颈长体肥,雁喙大张,回首衔鱼一条。灯座设在雁身之上,一侧有柄,灯罩由二块弧形屏板合成,上部插入鱼腹,下部插入灯盘圈壁沿中,可左右开合,转动灯盘即能调节灯光,鱼身为灯罩,而雁首和雁颈中空与雁身相通,为灯的导烟管,雁腹内盛水,灯炱由鱼腹经雁颈烟管溶入雁腹水中。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各部分可以拆卸,方便清洗和携带。
图:山西朔县出土雁鱼灯,与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铜宁为同一款式(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山西朔县出土雁鱼灯细部
雁鱼灯是汉代贵族最喜欢的灯具之一,这种座灯为什么要做成雁衔鱼状?这里就是浪漫的爱的故事了。
雁是中国古人眼里的瑞禽,也是一种信鸟——守信之鸟,季节性迁徙鸟类,冬雁南飞夏北征,每年不差。所以,先秦时古人很喜欢这种鸟,还爱用雁作为订婚聘礼,此即《仪礼•士昏礼》所谓:“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平时朋友间也会雁来送礼,《仪礼•士相见礼》即称:“下大夫相见以雁,饰以布,维之加索,如执雉。”所以,古人制作这种“好鸟”造型的灯具,便很自然了。
其实,对古人钟情雁鱼灯有更深含义,取意“鸿雁衔书,鱼传尺素”的典故,是男女情爱的象征,是情爱之物。在夫妻房间内,点上这种灯,不只环保,还有浓浓的情调。可以说,雁鱼灯,是一款夫妻灯或情人灯,有条件的新婚贵族男女房间是少不了这种雁鱼灯的。除了雁鱼灯,考古中还出土了雁足灯(台),设计时也出于同样的意境。
图:雁足灯
图:山西朔县出土雁鱼灯细部
而雁鱼灯最爱现代人称道的,还有其环保功能。《文物》杂志(1987年06期)曾发表了一篇《西汉雁鱼灯》,专门介绍了这种环保灯,文中称:“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这也说明中国古代人就有环境保护意识。”
雁鱼灯利用了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除了雁鱼造型,还做成人俑或其他动物,如牛状。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一件“长信宫灯”,也是与雁鱼灯一样的“环保灯”,便是侍女造型——
一宫女坐执灯,着内衣,外罩交领右衽宽袖长袍,衣袍紧身、曳地、宽袖、交领,此为汉代典型的曲裙深衣,实物可见马王堆汉墓出土物。宫女面容长眉细眼,鼻正嘴小,梳髻覆簂。《释名•释首饰》云:“簂,恢也,恢廓覆发上也。”此簂亦即所谓的巾帼。
图: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墓出土“长信宫灯”,环保原理与雁鱼灯相同
长信宫灯整座灯由青铜分体铸造,铸成之后通体鎏金,鎏金也称火镀金或银镀金,此工艺到汉代时已很成熟、精湛。虽然灯上的金箔多有剥落,然而2000多年后在灯光照射下,整个灯依旧金光闪闪,华贵非常,堪称典范。
为什么起名长信宫灯?这里故事又多了。
长信宫灯灯身上刻有铭文9处,共65字。上部灯座底部周边刻“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外侧刻“阳信家”。下部灯座外侧刻“阳信家,并重二钧十二斤”。灯罩屏板外片一侧刻两行,一行为“阳信家”,另一行为“并重二斤二两”。灯罩屏板内片两侧“阳信家”右侧刻“并二斤二两”。灯盘外侧及宫女右臂外侧分别刻有“阳信家”。宫女右下衣角刻“今内者卧”。
灯上铭文不是一次刻成的。“阳信家” 字体工整,而“长信尚浴……今内者卧”则显潦草。通过铭文的内容来分析,此灯所有者几经变化,最后辗转到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的手中。
图: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墓出土“长信宫灯”细部
在9处铭文中,有6处刻有“阳信家” 字样,推测它原本属于阳信夷侯刘揭。刘揭的东西又怎么到到了宫里?据记载,刘揭受封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在位14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刘中意继承王位。汉景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在中央政府与地方封国的连年争斗中,刘中意因参与“七国之乱”被废黜。
推测,这件灯具可能是刘中意被抄家时没收充公,后辗转至窦太后居住的长信宫中。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景帝时为皇太后。所以,在灯具的另3处铭文中出现了“长信”字样,这件灯具也因此而得名。
窦太后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祖母,而汉代统治者的婚姻多讲究门当户对。由此推测,窦太后可能与窦绾有亲缘关系,而将长信宫灯赐给了中山靖王夫妇。如果这样推测成立的话,那长信宫灯里也装满了爱。
与长信宫灯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只三足鼎形带罩单管釭灯,现藏河北省博物馆。这是标准和环保灯,鼎形,带罩,单管;灯盘有两层盘壁,插置两片弧形屏板作为灯罩,灯盖如覆钵,套于灯罩之上,灯盖顶伸出烟管,弯曲与下部鼎身联通。出土时鼎腹内壁有薄薄一层白色水碱,证明其中原曾贮水。
图: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三足鼎形带罩单管釭灯
要在全国不少地方汉墓中都有发现,如在扬州邗江西汉江都王墓里,曾出土一件双管釭灯,这是改进型节能灯。古代节能灯都是燃油的,点燃时间过长,釭灯烟管内废气充溢,空气对流就受到影响,相比于单烟管,双烟管灯的功能更具完善。
图:江苏扬州邗江境内汉墓出土双管釭灯
目前,国内出土的古代最高级、用料最讲究的环保灯,是扬州出土的一件东汉错银铜牛灯,此灯为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整个灯为一伫立之牛,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牛背驮小圆亭形灯座,其上为带短小把手的灯盘,两片弧形竖菱形镂空屏板构成灯罩,燃灯时金属屏板往往烫手,所以屏板上多设了个小纽环,可代以工具,根据风向和使用者的需要,移动屏板开合,镂空的菱形格状孔,又使灯更为散热和透光。
整个灯由器座、灯座、灯盏、灯罩、烟管五部分组装而成,各部分均可拆卸,以便移动和清洗,最上部为穹窿覆碗形灯罩,覆碗的中央即为导烟虹管,下通牛首,牛腹中空储水,以纳由烟管导入的灯炱。
图:江苏扬州邗江境内汉墓出土东汉错银铜牛灯
图:江苏扬州邗江境内汉墓出土东汉错银铜牛灯细部
此牛体型肥硕,蹄足短矮,双目圆睁,双耳耸立,低首作嘶鸣状,牛尾卷曲螺旋上扬,通体错银,饰以流云纹、螺旋纹,并杂以龙、凤、虎、鹿、鹰等瑞兽,纹饰飞动流畅、精致飘逸,从而更承托出整个灯的富丽华美。
与牛灯一起出土的还有“广陵王玺”金印及 “山阳邸”铭雁足铜灯(见上面雁鱼灯部分配图),据此考证,这座错银铜牛灯原主人为是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广陵王刘荆,故而此灯与长信宫灯一样,同为皇室贵族所用的奢华之灯,难怪工艺如此考究精细——真的牛!
图:东汉云纹铜牛灯,与雁鱼灯为同一环保原理
图:西汉刺庙牛灯,与雁鱼灯为同一环保原理
而汉代牛型环保灯出土也不只一件,如1975年江苏睢宁刘楼曾出土一件“东汉云纹铜牛灯”。
更早一点,1949年湖南长沙桂花园出土一件“刺庙牛灯”,通高50厘米,长40厘米,宽25厘米。灯体似如一水牛,双耳下垂,体肥腿短,牛身中空,从肩背两侧作圆管状向上竖延后向内折曲,与一带喇叭状罩扣合,牛身背驮带柄圆灯盘,盘中立灯钎,边缘设槽,用以安放屏板, 腹部右侧刻有“刺庙牛镫四,礼乐长监制”铭文,或为汉景帝刘启四世孙,也就是刘邦七世孙长沙王刺王建德宗庙之器,此灯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但这两件牛灯,都没有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东汉错银铜牛灯更精美、更值钱。
说到底,在古代中国,环保是贵族才讲究的事,享受环保是有条件的,要付出代价的。这些高级灯具,哪一件不是极品贵族使用的?在当时造价高昂。至于到了现在,有几只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如朔州雁鱼灯、长信宫灯、东汉错银铜牛灯均是国家一级文物!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