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讲座:孙波:海岱地区聚落与社会:从旧新之交到早期青铜时代
70355

讲座:孙波:海岱地区聚落与社会:从旧新之交到早期青铜时代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2:02:521

讲座伊始,孙波院长对本次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表示欢迎,并简要交代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具体将围绕着旧新石器之交、聚落初定与初兴、早期国家之路三个方面展开。

为了让学员和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报告内容,孙波院长首先介绍了海岱地区的地理背景和考古学文化谱系。他指出,海岱地区主体上位于黄河下游,以鲁中山地为脊,地貌上是一个台地,虽然其西、南、北属于平原,但地势均略高于与其接壤的华北平原,黄河无论是入渤海还是入黄海,都只能从其外缘流过,无形中把整个地区隔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各个小的地理单元却是开放的,相互间存在密切的交流互动,泰沂山地为这个文化圈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地理重心。正是这些持续的交流,才使得山东及周边地区在史前时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在考古学文化面貌等方面,整个海岱地区表现出很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传统。目前为止,海岱地区已经建立了凤凰岭—赵家徐姚—扁扁洞遗存—张马屯遗存—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这一较为清晰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化区的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同时,近几十年来扎实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积累,为开展当地的聚落形态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旧新之交部分,孙波院长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凤凰岭遗址开始梳理,分析了遗址的分布范围、生业方式。同时他还提到了在今泰沂山地西侧以宁阳为代表的小石器系统,并指出这种小石器与周边文化之间存在石器技术的交流和传播。近两年在临淄赵家徐姚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了距今13000-11000年的人类活动证据,这为完善山东地区新旧石器之间的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时代上比之稍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当地主要的发现是位于沂源的扁扁洞遗址。

宁阳东山岭细石器地点

在聚落初兴和初定部分,孙波院长指出距今9000年前后的张马屯遗址的发现是山东新石器时代定居聚落初兴的重要标志。他指出该遗址发现的房址、灶、灰坑等遗迹表现出定居的特征,不过该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中野生资源所占比重较高,应该处于刚开始栽培行为的阶段,生业经济仍以采集渔猎为主。之后在泰沂山北麓的山前冲积平原地带兴起的后李文化,当时的人们大多滨河而居,早期农业初具雏形,采集经济仍有较大比重。聚落呈现出松散的开放性特征,房址按规模可分为两类,大房址一般有灶和成组陶器,室内功能区划较为明确,小房址则往往没有明显的功能区划。

西河遗址F301全景

其后的北辛文化时期,聚落分布稀疏,居址和墓葬的材料相对较少,但遗址的分布范围扩大,几乎遍及整个海岱地区。这一时期小房子和墓地内小墓群的出现,表明社会组织网络进一步细化,出现了核心家庭,社会组织演化向前有了进一步推进。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同时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骨、角、牙、蚌器,而且十分发达,制作工艺多数繁复,成品多磨制精良。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海岱考古学文化区初步形成的时期,但区域内部的差异较大。

在对早期国家之路进行阐释时,通过与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主要遗址分布范围的对比分析,孙波院长指出大汶口文化时期海岱文化区的范围在前两者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张,从山东全省扩大到辽东半岛旅大地区、豫东和苏皖北部,甚至迁徙到河南郑洛地区,典型因素则可达晋南,影响可到渭河盆地西部。从区域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汶口文化早期海岱地区的平等社会已经被打破。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居住区内,房址分布密集且有明显规划。其形制、大部分尺寸及建造方式都基本一致,在平面分布上错落有致,个体之间差别很小,在空间、规格等方面比较均等,但出现了F11这种面积大、建筑考究、周围空间大的大型房址。这一时期的墓地中也已经出现大型墓葬和小型墓葬的巨大差异,相比之下,居址中房址虽有大小,但差异并不太大,且强调统一的修建废弃,共同铺垫地面,共用广场,表明其权力还带有集体性质。

大汶口遗址2012-2017年发掘区房址分布图

到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通过对章丘焦家、滕州岗上、莒县凌阳河聚落形态的对比分析,孙波院长指出中心性聚落和贵族墓地的出现是大汶口中晚期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也是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值得注意的是,城址和聚落中心是成组出现的,而且先于区域社会的发展。同时,家户的分化是与社会分化同步的,并且开始于这些大聚落。总之,大汶口中晚期大聚落的出现,使得社会分化在聚落群之间、聚落之间和聚落内部各级社会组织之间全方位展开,已经产生了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层,“权贵阶层”正式形成,从而进入了不平等的阶层社会阶段。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以城址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形成,进入到“万邦林立”的时代。目前海岱地区共发现2000多处龙山文化遗址,聚落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流域性特点,群落特征凸显。龙山文化区域性聚落布局态势的基本轮廓大体上与山东的地理分区相合:其中以鲁东南沿海鲁北山前地带最为密集,其次是以临沂为中心的沂、沭河流域和鲁中南的汶泗流域,在这些地区区域性的聚落群亦比较突出;胶东半岛限于地理环境,密度小,大型聚落少见;鲁西南和鲁西北平原则发现最少,但区域性聚落群反而较显著,中心聚落如景阳岗等也比较突出。龙山时期海岱地区的地区社会是围绕着中心聚落建构的,说明已经形成实体社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这些社会基本都是有限区域的实体社会,未见超级聚落以及跨区域的实体社会——广域政体。跨区域的社会系统可能只存在于基于区域间贸易的经济文化层面

海岱地区史前城址分布及代表性城址平面图

孙波院长进一步以鲁东南苏北沿海和鲁北地区为例,对这一时期聚落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释。鲁东南苏北沿海主要是以日照和连云港为主的濒海地带,二者的区域聚落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别,日照沿海为典型的向心式结构,连云港地区却是以藤花落为端点的近扇形结构,区域中心偏居临海的一端。且两城镇、尧王城距离适中,相互联系自然更密切。而藤花落偏南,相距较远,虽然无法排除与北部日照沿海聚落社会体系合一的可能,但其独立性应该更强。整个地区内大多数重要聚落都处在一条东北——西南向斜贯整个地区腹心地带的线路上,其中最重要的关节点就是两城镇、尧王城,向南应该还有藤花落。很容易判断这条线路就是地区交通的主线,将整个鲁东南苏北沿海地区的主要聚落群串联起来,形成地区社会的中轴。这条线路也串联起了本地区三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共同构成了沿海地区的超区域的社会体系。鲁北地区的章丘城子崖、邹平丁公、临淄桐林、寿光边线王四座城址构成了鲁北地区的经济走廊,其中心是城子崖及其直属区域,向外是少量次级中心和大量基层聚落占据的附属地带,呈现出“核心区—外围地带”式的二元圈层向心结构,中心聚落之下也呈现出类似的聚落组合。总体上,鲁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聚落群,除聚落数量和占地范围较前大为扩展,更主要的是聚落中心更加突出,区域聚落形态呈开放型。

龙山文化城址群呈现出这种线性排列的特征,很可能主要是因为这类通道所显示的城址之间的联系、地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经济关系基础之上的。因此这些城址的组合可以称之为城市群,贯穿于其间的通道将之连接成一体,形成经济走廊,如果能够以之为轴整合周围区域,可进一步构成地域性经济体。龙山时期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当时大部分家户的形态已经是个体家庭了。因为我们在多数地区的龙山文化墓葬中已经很难再见到以前那种具有一定规模的以血缘继嗣群为单位的氏族或家族墓地了,居址也反映了类似情况。

距今3900~3400年,海岱地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岳石文化时期,其分布区与龙山文化基本一致,保持了海岱地区鼎盛时期的文化态势。这个时候开始比较普遍地出现了铜器,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日趋增强,而且相比于龙山时期,城址分级、聚落结构、社会治理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具有民族特征的大都邑出现,早期国家的雏形也已经显现。

本文为孙波院长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研究员在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的‬讲座‬纪要‬。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