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筷子 何时起源?
笔者上小学时所读的连环画中有一幅孔子用餐时的画面:孔子坐在草席上,使用炕桌那样的矮桌,但餐具与现在使用的基本相同,且用筷子来用餐。当时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疑问,也许现在很多人也没有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01 饭是用手抓着吃的
据《史记》记载,商纣王(约公元前11世纪)最早使用象牙的筷子。但考古学发掘显示,筷子最早只能追溯到春秋时期。暂且不论筷子究竟始于何时,即使孔子时代的人们已开始使用筷子,其使用方法与现在相比,应该也是大不相同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
〖一天,孔子拜见鲁国的哀公,在近旁侍奉的位置坐下。哀公赏赐孔子桃子和黍米,请孔子吃。孔子先吃黍米饭,然后吃桃子。周围的人都捂着嘴暗笑。哀公对孔子说:“黍米饭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除去桃子上的毛的。”孔子回答:“我知道这种规矩,但黍米是五谷中位置最高的,祭祀先祖时被用作上等的祭品。而桃子是六种瓜果中最低下的,祭祀先祖时不得入祖庙。我听说,君子以低贱的东西擦拭尊贵的东西,而没有听说反过来的做法。现在用五谷之首的黍米去擦拭瓜果中最末位的桃子,会变成上下颠倒,这是违背大义的,我不能那么 做。〗
暂且不论孔子是为了劝谏鲁哀公才说这番话,还是他不知道贵族的奢侈用餐方式,从这个情节中能发现一个意外的事实:用来除去桃子毛的黍米饭,应该没有配上筷子。这样的话,孔子就是用手抓着饭吃的,这或许就是当时的用餐方法。如果当时是像现在这样用筷子吃饭的话,无论如何,孔子一定不会用手抓黍米饭来吃的。
02 筷子是取菜用的
《礼记·曲礼》中记载了黍米饭用餐的正确做法——“饭黍毋以箸”,显然吃黍米饭时是不用筷子的,《管子·弟子职》中也有“饭必奉擥,羹不以手”。
《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与地位高的人一起用餐时,由于会在同样的食器中抓饭食用,这时,双手不能搓。关于这一点,唐代的儒学家孔颖达(574—648)曾作注解释,因为古代人是用手来吃饭的,在和别人一起用餐时,手一定要干净。如果在吃饭前搓手的话,会被认为不干净,从而被一起用餐的人所鄙视。
另外,当时与客人或地位高的人一起用餐时,饭不能捏成团来拿。这一点,孔颖达也有解释:在同样的食器中拿饭食用之时,如果把饭捏成团就会拿得更多,这样就会给人一种争抢食物的印象,导致个人形象受损。但这只是指和别人一起用餐时的礼仪,平时一个人用餐时这么做并无大碍。据《吕氏春秋·慎大》记载,作为诸侯的赵襄子就是把饭捏成团吃的。
这种古代习俗甚至至今还在江南一带留存着。有一种称为“粢饭”的早餐食品,一般只能在大众餐馆或路边摊上吃到,即将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蒸笼中蒸熟,可根据客人的要求在中间加上油条或砂糖,捏成团后送到客人手里。这种食物就是用手拿着吃的,不用筷子,吃法与日本的饭团相似。不过这几年间,这种食品已不多见,更常见的是便利店供应的日式饭团。
《礼记》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吃饭时仍不用筷子。取菜时是用筷子的;喝热汤时,在吃汤中的蔬菜时是用筷子的,没有加入蔬菜的汤是不用筷子的。但现代中国,人们一般是用汤匙来喝汤的。有趣的是,朝鲜半岛上有与此相似的饮食习惯。韩国人用餐时,吃饭不用筷子而用勺子,取菜时用筷子。喝汤时,只有汤中有菜时才用筷子。这种饮食习惯似乎继承了春秋时代的遗风。
03 分食制源远流长
现代中国,许多人在同一张餐桌上用餐时,习惯于在同一个器皿里取菜。但春秋战国时代与此不同。饭是盛在同一个餐具中的,而菜肴是按人分盆的,与现在日本的分食制相似。
《管子·弟子职》中有这样的记载:“各彻其馈,如于宾客。” 可以证明当时的用餐方式是分食制。另有记载,老师们用餐时,侍奉的弟子须不断巡视,按照情况为老师持续地添加食物。如果饭和菜肴是从一个食器中取的话,是无法这样侍奉的。
综合《管子》中的记述,以及前面引用的《礼记》中的记述,可以推断当时的习惯是这样的:平时的餐饮,饭也好,菜肴也好,都是分食的。但来了客人的话,饭备于同一个器皿中供大家分享,而菜肴基本上是一人一份。
餐桌上的饭和菜肴的放置方式也有详细的规定。据《礼记》记载,在劝来客进食时,饭放在吃饭人的左侧,汤放在右侧,鱼和烤过的肉放在外侧。醋、盐等调味料是放在内侧的,葱等作料是放在外侧的。
另外,肉类菜肴,带骨头的放在左边,切下的整块肉放在右边。从调味品、作料的放置方法看,这很明显是一个人的食案。从桌上的菜肴放置方式看,也可以推断当时的用餐方式是分食的。
另外,上菜也有一定的顺序。同样是《管子·弟子职》,其中有记载:上菜的正确顺序是先上家禽或家畜的菜肴,然后上蔬菜汤,最后用餐接近尾声时上饭。这当中也记述了如果是老师用餐,弟子应如何侍奉的礼仪。这样来看,日常的饮食恐怕与上述描述大同小异。
作为与用餐相关的礼仪,有在食用前要洗手、食用后要漱口等规范。但这种礼仪普及到何种程度不很清楚,可能也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在《礼记·丧大记》中记载,吃粥时可不用洗手,但食用竹笼里的饭时必须洗手。这里所记述的是服丧期间的礼仪,饭前洗手是因为大家都用手从竹笼中取饭。
食后漱口的规范也并非千篇一律。《管子》中记载,老师吃完后用水漱口,学生吃完后,则是用手遮盖,擦去嘴角上的残渍即可。
04 先祖们一日两餐
关于一天中用餐的次数,《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说法:“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从这样的记述来看,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已经确立了一日三餐的观念。
但似乎一般的老百姓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据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土的木简上的记载,殷商时期(前1600—前1046)普通老百姓一天只食用两餐(宋镇豪,1994);用餐的时间也因地区不同而有些不一样,大体是7点—9点食用第一餐,15点—17点食用第二餐。早上吃的像是主食,一般比下午用餐的量要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仍维持着这样的习惯。在秦代的木简里,仍有按一日两餐的基准分配粮食的规则的记述,可证明在庶民中此后也继续着这种饮食方式。不仅如此,就是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有一日两餐的地方。
笔者1966年曾在广东省珠海市短期居住过。那时兄长在陆军医院当医生,工作日时是一日三餐,休假日则按当地的风俗,食堂只在11点和17点供应两餐。当时并没有遭遇灾害或饥荒。这也许是自古留下的风俗习惯。
当然,在上层阶级当中并非如此。可以推测当时的上层阶级是一日三餐的,一般老百姓则是一日两餐。此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上升,一日三餐的习俗也逐渐扩展至平民阶层。
本文整理摘编自《餐桌上的中国史》 张竞著
- 0001
- 0000
- 0004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