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已走过百余年春秋。“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即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让我们一起保持期待和关注。
1921年,几乎与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长足发展,蓬勃葳蕤。始以田野考古为主,后陆续开拓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设立专门机构,开一时风气之先。先后主持山西垣曲古城东关、南关商城、河南渑池班村、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山西绛县周家庄和西吴壁、江苏泗洪韩井、陕西宝鸡吴山、河北康保兴隆等遗址田野考古工作;组织开展南海一号沉船遗址调查、平潭碗礁和大练岛一号沉船遗址发掘及全国沿海水下文物普查等水下考古工作;开拓实施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内蒙古赤峰古城址等区域的航空考古调查工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组织实施三峡文物保护,参与开展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努力从陆地、海洋和空间不同维度找寻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探索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博物馆紧跟时代要求,重塑工作格局,优化组织机构,在原综合考古部基础上成立考古院,明确主要工作任务是服务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巩固做好优势项目的基础上,逐渐向西北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倾斜,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文明起源等重大工程,探索反映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与变迁的代表性物证。先后开展了新疆乌什吐尔、玉孜干遗址的考古工作,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交流互鉴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初期草创、筚路蓝缕、与时俱进、时代新章。用240余件考古出土文物,展示百余年来国博考古跟随时代脉动,勇于自我调整,不断开拓进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旨在通过展示国家博物馆百余年在考古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让国家博物馆发展积累的考古成果与人民大众共享,努力使考古学这一学科全面走向社会公众,使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从而更好地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反映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
- 0000
- 0001
- 0003
- 0002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