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青铜器专题,车辚辚,马萧萧
车辆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牛、马等动物与车辆的结合,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马拉战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成为征服与统治的强大武器。
根据考古发现,通常认为车轮发明的时间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已经发明了四轮车作为交通工具,这时的车轮只是一块实心木板,没有安装辐条,只能缓慢行驶。
最早的战车实物出现在苏美尔地区(现在的伊拉克南部),公元前3100年到前2700年阿格拉本遗址出土的双轮战车。然而,人类究竟何时何地开始使用马拉战车目前还无法确定,一般倾向于认为中亚的草原民族最早驯化了马,马拉战车最早也是他们发明并使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早出土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但在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区南侧大道上,考古发现了两条大致平行的车辙痕迹,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双轮车了。
中国的战车在商周时期制造技术就已经非常成熟,结构复杂,工艺高超。车马器是中国古代战车和礼仪用车上的金属构件,用来加固和装饰车体、马匹和车马连接的部位。


01 车的发明
中国最早的车是谁发明的?翻开历史文献,我们会看到各种版本的答案。其中,最常见的有“轩辕黄帝造车说”和“奚仲作车说”,还有“乘杜作乘马”,甚至殷商的先祖相土等人也被认为是马车的发明者。造车人很难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车的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可能与“橇”有关。

古人最初利用中空的枯木来运载东西。后来人们将几根木头捆绑成一排,在木排底下垫上原木,用滚动原木来运载。拉动枯木可以使人们更加省力,后来原木演变成车轮,“橇”也慢慢演变成了“车”。
02 不同时期的车马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驯服了马和牛。

据《尚书》记载,夏启对有扈氏发动了一场讨伐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夏后氏的战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记载属实,那么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马拉车就已经被应用到战争中。传说夏朝的商族人王亥,常赶着牛马车,拉着大量货物去远方买卖。

另外,中原大地上的商人还驯服了大象,利用大象作为交通工具出行和打仗。

两周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都会普遍用到战车。当时往往以拥有战车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因此就有了“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的说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礼乐春秋”展厅,陈列着1988年发现于太原市南郊金胜村的赵卿墓车马坑,这是迄今发现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车马坑。车马坑位于赵卿墓东北角,面积约110余平方米,车坑与马坑垂直交汇呈曲尺形,其中随葬16辆车、46匹战马。磅礴壮观的车马坑彰显了赵氏家族的雄厚实力。
03 乘舆制度——几匹马来拉车?
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它的意思是,一句话说出了口,就算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用来表示说话算数。早在西周时就有了用四匹马拉的车,这种车称为“驷(sì)”。四匹马的力量大得惊人,马车的行驶速度也非常快。
逸礼《王度记》中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这表明,不同等级的贵族的车驾所享用的马匹数量也是不同的。

2002年在河南洛阳周王城广场发现的天子驾六车马坑,是印证《周礼》乘舆制度规定的古代天子乘六驾马车的考古实例。
04 车马器知多少
车马陪葬是周代礼制在丧葬仪式中的体现。有的是整套车马陪葬,有的是车、马分别陪葬,有的是将车拆卸陪葬,还有仅陪葬部分车零部件的。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几件车马器。

节约是马辔头皮带交叉处的器物,材质大多为青铜或骨质,由一个或两个空心小管组合而成,皮条可以从中穿过去,由此连为一体。这个小配件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却非常实用,可以减少绳带扎绑的绳结,有效避免绳索相交处的交叉错乱,起到节省时间、稳固结节、控制马匹的作用。

当卢是垂在马额中央的装饰物,形状各异,一般呈圆形或长条形,背有钮,可穿于皮革之上,多为铜质,也有金质、骨质、玉质等。当卢最初盛行于商周时期,历代一直沿用。


马衔是横勒在马口中的金属链条,又称“勒”;马镳位于马嘴角的两侧,将衔控制在马口之中,它们与绳索相系,以便操控马匹的提顿、转向。现在再想想“分道扬镳”这个成语,是不是可以理解得更透彻呢?

车軎(wèi)是车轴两端的套筒即车轴头。车辖(xiá)是固定车轮与车轴的位置、插入軎上穿孔的销钉。有了车辖和车軎,使得车轮与轮轴之间更加稳固坚定,也减少了木质车的损耗。

銮铃是装于轭首或车衡上的饰物,车行时摇动作响。先秦时期,銮铃的使用可代表车主人的身份,最高级别的马车上可装八个銮铃,古代帝王的车驾上就为八个,故帝王车驾的代称有銮仪、銮驾。

“节约”“管辖”“直辖市”“南辕北辙”“分道扬镳”等许多车马器的名字至今依然延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古代的马车象征着三千多年前的中国速度,更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中国制造!
- 0002
- 0004
- 0002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