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地下文物看陕西:关中商文化
70732

地下文物看陕西:关中商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01:070

公元前16世纪,商汤做商族首领的时候,发动了灭夏的战争。经过鸣条之战,商汤打败了夏桀的军队,灭亡了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起了商王朝。考古发现表明,商王朝的势力范围曾一度到达陕西关中西部的周原地区。古公亶父在周原立国,周人的力量强大起来之后,商人势力才逐渐被排挤出了关中西部,退守关中东部地区。而这个时候的周国,在灭商之前一直臣属于商王朝,被称为周方伯。而除了商人之外,在周的四邻,还有羌方、井方、鬼方、巴方等方国部族。这些国族与周国既有纷争,也有交流,共同开拓着陕西这片丰饶的土地。

饕餮纹鼎,商代早期,通高19厘米,口径15厘米,腹深11.8厘米,重1千克。1965年陕西省铜川市三里洞出土。
饕餮纹鼎,商代晚期,通高61厘米,口径44.5厘米,腹深28.3厘米,重17.4千克。1972年陕西省礼泉县朱马嘴
饕餮纹鼎,商代晚期,通高87.8厘米,口径60.3厘米,腹深38.5厘米,重65千克。1977年陕西省礼泉县朱马嘴
饕餮纹分裆鼎,商代晚期,通高35.5厘米,口径22.5厘米,腹深18.2厘米,重6.5千克。1972年陕西省华县桃下村

商王朝建立后,其文化也逐渐影响到了陕西的关中地区。考古工作中,在渭北的大荔赵庄、白村,耀州北村,渭河以南的华州南沙村,礼泉朱马嘴,西安老牛坡等遗址,都发现了比较典型的早商文化遗存。到了商代中期,商文化又向西推进到渭河中游的周原地区,形成了京当型商文化遗存,直到商代晚期,周崛起后,商人才退出该地区。

凤柱斝,商代晚期,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腹深5.7厘米,重2.86千克。1973年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周墓
“女丧”鼎,商代晚期,通高96厘米,口径64.1厘米,腹深46厘米,重96.8千克,1940年陕西省扶风县任家村
人头纹钺,陕西省铜川市三里洞出土。

在这些商文化遗址中,老牛坡的发掘成果最为丰富。老牛坡类型遗存主要分布在渭河下游,是一种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除了老牛坡遗址外,其文化特征在华阴横阵遗址和蓝田泄湖遗址中也有发现。

老牛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遗址西起袁家崖村,东至沙河沟,南及灞河二级阶地,北达安家庄村南,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西北大学曾组织考古专业学生在此处发掘。2010年为了配合高速公路建设,考古工作者又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内发现了许多灰坑、陶窑、墓葬、房址、灶坑等遗迹,以及陶、石、玉、骨、蚌、铜等各类文物600多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曲内戈,陕西省西安市老牛坡遗址出土。

在关中地区的商文化遗存中,还发现了很多具有典型商文化风格的青铜器。这些制作精良、风格独特的器物都是中原之外商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蝉纹鼎(一组两件),商代晚期。甲器:通高21.5厘米,口径16.1厘米,腹深11厘米,重2千克。乙器:通高21.5厘米,口径16.5厘米,腹深10.7厘米,重1.9千克。1959年陕西省武功县游凤镇浮沱村出土。

涡纹斝,商代中期,通高22.5厘米,口径16.5厘米,腹深10.7厘米,重1.7千克。1971年陕西省户县侯家庙出土。
Yu甲罍,商代晚期,通高52.5厘米,口径18厘米,腹深39.7厘米,重13千克。1959年陕西省武功县游风镇浮沱村

丙卣,商代晚期,通梁高20.6厘米,通盖高18.7厘米,口径8.1*6.7厘米,腹深10.8厘米,重1.8千克。1973年冬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墓葬出土。

透雕羽纹戈,商代晚期,通长16.8厘米,内长5.4厘米,内宽3.6厘米,重0.335千克。1973年冬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墓葬出土。

四足器,商末周初,通高13.7厘米,宽14.9厘米,重1.77千克。1966年12月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周墓出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