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流传千年的爱情——墓葬中的夫妻情
71018

流传千年的爱情——墓葬中的夫妻情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9:390

在“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下,墓葬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方式,其中有大量反映夫妻情深的内容。本文拟从葬俗葬制、墓葬结构、装饰纹饰和图案以及器物上的铭文等方面对此类内容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以揭示古人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一、葬俗葬制体现的夫妻情

夫妻合葬是古代最基本的葬制。它是人类婚姻关系从松散性的杂婚、对偶婚发展到具有稳定专属性的专偶婚的产物。考古资料证明,商代就有夫妻合葬的现象。春秋战国时期夫妻合葬已经比较常见。西汉中期以后,开始普遍流行。夫妻合葬是人间爱情婚姻关系借助于灵魂观念的延伸。其内涵是生前为夫妇,死后仍要同穴而居,使夫妻感情得以永恒。古代还有冥婚之俗,把生前未能成婚的情侣合葬在一起,希望他们在阴间能终成眷属。

除一般的夫妻合葬外,在国内外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有夫妻或情侣相拥而葬的独特葬式,更加直观地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情谊,寄托着墓主人对死后爱情的向往和坚守。2010年8月,四川成都青白江弥牟镇发掘一座宋代砖石结构的夫妻合葬墓,墓室约2米见方。墓内两具骨架保存非常完好。“两具骨架都呈仰姿,从骨架判断应为一男一女,男的在下面双手环抱着上面的女性。”(《千年宋墓一对男女骨架相拥葬一起 为爱殉情?》,《成都晚报》2010年8月24日)无独有偶,2010年9月,考古工作者又在山东刘家庄发掘一座唐墓。从骨架保存姿势上推测:“应该是个夫妻合葬墓,男的平躺着,女的侧身躺在男的身边。”两具遗骨紧紧地相拥在一起。(陈伟斌:《山东刘家庄古墓群墓主或双腿弯曲或夫妻拥葬》,《山东商报》2010年9月25日)夫妻相拥而葬的葬式在国外也屡见不鲜。

据英国《每日邮报》和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StaryiTartas村发现600座墓葬,年代大约距今3500年。其中有许多为夫妻或情侣合葬墓。墓中的一男一女两具尸骨面对面、手挽手,相拥长眠地下,有的还保持发生性行为时的姿势。英国《每日邮报》还报道,在德国境内还发现了4600年前的夫妻相拥而葬的墓葬。几对夫妇面对面葬在一起,胳膊和双手紧紧缠绕在一起做出拥抱状。

四川成都青白江弥牟镇发现的相拥合葬
位于宁夏固原市一座埋藏于地下1400多年的双人相拥合葬墓。

二、墓葬中的夫妻灵魂通道

夫妻灵魂通道又称夫妻道,是连接丈夫和妻子两座墓葬之间的通道。这是“事死如事生”观念的产物。有的大型夫妻合葬墓是夫妻俩墓在同一茔域内,但各有自己的墓穴,并穴而葬。为了使夫妻的灵魂能相互通达,两墓之间通常要开凿一条通道。并且一般是从妻子的墓向丈夫的墓方向开凿,称为“开门寻夫”。河南商丘芒砀山梁孝王墓即属此类。西汉梁孝王刘武墓(编号M1)和其妻子李妃墓(编号M2)均为崖洞墓。中间通道是从M2后室外围南回廊上向南开凿,而M1墓刚好位于M2南面。说明这条通道就是从妻子墓向丈夫墓开凿的。这条通道现存50多米。再如位于徐州市西北郊的龟山二号汉墓,即楚襄王刘注和其夫人陵墓。其王与王妃墓之间的通道做法是王墓开凿时在7号室与王妃墓近邻的一侧留有通道口,再由王妃墓3号室(与7号室相邻)南壁与王墓预留通道口相对的地方向王墓一边开凿。徐州南洞山楚王、王妃墓之间也有一条斜向的通道,较为规整。

有些小型的夫妻合葬墓虽也有两个墓穴,但中间只有一道隔墙,于是就在隔墙上凿洞留壶门相通。2009年11月,陕西咸阳彬县发掘的明代纪泰夫妻合葬壁画墓,纪泰夫人的墓室里,发现了一个篮球大小的洞口,即为供夫妻灵魂相通的孔洞。福建厦门马巷镇李厝村也发现留有孔洞的明代夫妻合葬墓。开凿通道或挖洞留壶门以供夫妻灵魂相通的做法是西汉中期以来常见的葬制。上自王侯下至一般官吏甚至平民百姓都有这种习俗。直到今天在豫北豫西一带仍保留此种葬法,洛阳名之为“隔山葬”。苏北一带由于土薄水浅地下不易开凿墓室,因此往往于两棺之间搭一木板,使两棺联结在一起,称之为“过仙桥”。有的是在两棺之间搭一红布带,相当于婚礼上新婚夫妇手牵的同心结。

三、破镜重圆习俗的考古学资料

汉语成语中以“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该典故出自南朝徐德言与其妻陈国乐昌公主的故事。破镜习俗,也就是将一面完整的铜镜分成两半分别葬在夫妻两个墓葬中,这种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露出端倪。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M268中出土一件彩陶壶的口及颈部,而M369中出土一件彩陶壶的腹部及底部,经过拼接后刚好是一件完整的彩陶壶。根据骨骼化验分析,M268为成年男性墓,M369为成年女性墓,两者年龄相仿,推测可能是一对夫妻。因此学者推测,这件彩陶壶应该是夫妻生前使用的物品,夫妻去世后,生者有意识地将这件他们生前共同使用的彩陶壶打破后分葬于两墓之中,其目的是沟通死者之间的联系,寄寓夫妻在阴间继续做夫妻的美好祝愿。同后世流传的“破镜重圆”有类似的寓意。洛阳烧沟M38为一座同坟异室夫妻合葬墓,在A、B两个墓室的木棺中各出土半枚残镜,合起来是一枚完整四神规矩镜。学者认为这应是古代破镜重圆习俗的见证。此后,在安徽怀宁、江西玉山县陈家墩唐墓以及当地宋墓中出土更多。铜镜一分为二残半随葬,印证了成语中的“破镜重圆”之说。

反映夫妻情深的图案和纹饰

在墓葬壁画、画像砖、画像石和随葬品装饰图案中有许多寓意夫妻情深的纹饰和图案。最常见的有夫妻宴饮图、龙凤呈祥、鸾凤和鸣、鹦鹉对食图、凤鸟交啄图、鸳鸯戏水、闹洞房图、木连理、比翼鸟、仙鹤图等。

吻合完好的铜镜

夫妻宴饮图是汉魏南北朝时期贵族墓葬壁画常见题材之一。唐代一度少见,宋代再度盛行,并开始称为开芳宴。代表性的为洛阳朱村曹魏壁画墓北壁的宴饮图,画面长2.5米,高1.46米,墓主夫妇二人并排而坐,前面案几上摆放各种食物,男女四个仆人分立左右。宴饮图一般还配以乐舞图、庖厨图以及各种各样的杂技、百戏表演等,墓主人一边宴饮,一边欣赏,悠闲自得,营造出家庭和美、夫妻恩爱的美好场面。

龙凤呈祥图。龙和凤都是吉祥神。龙象征男性,凤代表女性。龙凤寓意男女爱情,民间把结婚之喜比作“龙凤呈祥”。在中国,龙凤题材经久不衰,成为表达爱情最通用的题材,频繁出现于古代玉器、壁画、铜镜和织锦上。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镂空龙凤纹玉套环,选用上等青玉琢制,内环中间为龙,外环为凤,均呈S形。龙粗壮刚健、昂首挺胸,张口露齿,呈腾空飞奔状,充满生命的活力。凤则纤细苗条,洋溢着灵气,夸张的凤尾更是美不胜收。凤作回首状,与龙首面面相视,似乎正在窃窃私语,倾诉着心中的秘密。这件镂空龙凤纹玉套环,寄托着当时男女青年寻求自由幸福的爱情,过超凡脱俗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鸾凤和鸣图。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鸾与凤的组合常以一雄一雌为象征,比作夫妻相随。鸾凤和鸣即是比喻婚姻美满,夫妻和谐。

鹦鹉对食、凤鸟交啄图。古代以鹦鹉象征夫妻不离不弃。四川彭山县江口乡2号墓左棺室画像崖棺上沿刻有一幅“鹦鹉对食图”,画面中两只鹦鹉相对在盂中啄食。借鹦鹉对食寓意夫妻和睦,永不分离。凤鸟交啄图见于江苏徐州铜山县白集汉画像石墓后室的汉画像石上,画面上部刻凤鸟交啄,中刻铺首,下刻凤鸟衔鱼。古人用凤鸟交啄象征夫妻恩爱和谐。

鸳鸯戏水图。《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用鸳鸯并浮水面形影不离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

闹洞房图。闹洞房,是我国婚姻礼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不含恶意的恶作剧戏弄新人,从而达到娱乐和渲染结婚气氛的效果。山东莒县沈刘庄汉画像石墓中,有一幅反映汉代“闹洞房”的画面。画面中男女相互拥抱,作亲吻状。女子身后另有一女子举手推正在亲吻女子的头部。人物上端有帷帐,用以表示室内之事,是表示夫妻恩爱的生动画面。

木连理和比翼鸟图。木连理为两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比翼鸟为两个并肩站立或飞翔的鸟。山东嘉祥武梁祠顶部祥瑞图中,木连理旁题刻有:“木连理,王者德纯洽,八方为一家则连理生。”比翼鸟旁题有:“比翼鸟,王者德及高远则至。”汉代祥瑞在后代都有了引申意义,木连理、比翼鸟,象征夫妻恩爱相伴。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句子,即体现了这种象征意义。

鹤,也是民俗中表达爱情的一种吉祥物。1974年,北京房山长沟峪煤矿宋代石椁墓出土一件双鹤衔草玉饰件。由纯质青玉琢制。一对高足长颈仙鹤展翅翱翔,比翼双飞。两仙鹤作完全对称状,细长的鹤颈向内弯曲,两鹤正在热烈地亲吻,扇形的双翅正在使劲拍打,飞向遥远的理想栖地。健美而修长的双腿,如胶似漆,传递着感情的暖流。双鹤都口衔仙草,它既是相互馈赠的礼物,又表达了各自美好的祝愿,突出了作品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寓意。

四、表达夫妻爱情的吉祥文字

在汉代铜镜和魏晋陶瓷器铭文中,有许多表达夫妻或恋人深情、异地相思的吉语。西汉早中期的铜镜铭文中多见有“愿长相思”“长相思,毋(勿)相忘”“心心相印”“既知愁里日,不宽别时要,惟有相思苦,不共体俱消”等,此类铭文文字直白,情意绵绵,感情真挚,表达了男女之间的忠贞爱情和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唐宋瓷枕上有许多以诗词歌赋来表达神圣的爱情。如“玉匣盼开盖,轻灰拭夜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别春驰忧,皆恋离愁”“兰闺白宛,宝镜团团。曾双比目,经舞孤鸾。光流粉黛,采散罗纨。可怜无尽,娇羞自看”“月样团圆冰漾清,好将香阁伴闲身。青鸾不用羞孤影,开匣当如见故人”。山东省蒙阴县蒙阴镇南官庄村出土一件元代刻文瓷罐,瓷罐外表周围刻有散曲二阕,题为《山坡羊》,把一对情人之间的甜言蜜语描写得惟妙惟肖。全文竖写,共17行150字。录文如下:“猛听的情人呼唤,小妹妹不得方便。你敲得窗棂儿连声响,险些儿不着爹娘瞧见。唬的我站立门前,亲亲不知在那边。听了一声心肝肉儿,唬的奴浑身汗。告哥哥你且还家也,小妹妹不得回转。听言,好夫妻不得团圆。”“猛听的情人偷叫,险些儿不着娘知道,又是怕有人瞧。告哥哥你且还家也,小妹妹自有方料。心焦,百般的不得□□。听者,□一世不把□□□,把奴的青春□。山坡羊。”古人把这首民间情歌艳曲刻于瓷器随葬,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渴盼。

原载《寻根》 2015年第6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