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公主来自何方?新的科学研究给出不同的答案
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一处神秘墓葬隐藏于大漠深处4000年,于本世纪初发掘的墓葬多达167座,且五层叠压,错综复杂。30多具保存完好的干尸、船形棺木、男根女阴立柱、新近发现的人身木腿形象、蛇形木雕、牛头羊首,草编器具,众多神秘怪诞造型令人匪夷所思——这就是小河墓地。对于这个墓地的人群,以前多认为是人群迁徙的结果,而最新的研究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在小河墓地众多发现最令人惊叹的便是M11所出土的那具保存相当完好的女尸。M11棺内墓主人为一成年女性,身长152厘米,全身均涂抹乳白色浆糊状物,已经形成干尸,保存状况甚好。她头戴白色圆毡帽,帽上插有羽饰,横缀一只伶鼬。腰围白色短裙式腰衣,足蹬短靿皮靴,颈部佩戴缀有珠饰和羽毛缨的红色毛绳项链,右手腕系戴穿缀一枚管状玉珠的红毛绳手链。身裹宽大的毛织斗篷。除了随身的衣物、项饰、腕饰外,斗篷右侧靠近膝盖处放置一个草编篓。身上放置大量的麻黄小枝,动物耳尖,用动物筋拧成的短绳,还在身上、身下散置麦粒、黍粒。死者的鼻梁高直,眼窝深陷,有着亚麻色的长睫毛和浓密的长发,因为其美丽,棺椁打开之时便被发掘者惊呼为“小河公主”。
那么这么美丽的小河公主来自何方?墓地发掘后期,新疆所便和国内体质人类学研究重地吉林大学达成合作。吉大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著名体质人类学家朱泓教授根据墓主人头发为褐色,略微泛黄或发红,加上高鼻梁、深眼窝等面部其他特征初步判断她是欧罗巴人种。一些专家认为他们可能是来自今天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牧民,也有人说是来自中亚的农民。
小河公主所在M11为第一层,这一层至第三层的人体特征基本相似。但是到第四、五层的人则有所变化。通过对下层一女性墓主DNA研究,现实她已经有东亚和南亚人的“成分”,说明在距今4000年至3500年左右有一个东亚和南亚人种与欧罗巴人融合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一批来自高加索地区的人沿着乌兹别克斯坦走廊,通过伊利河谷到达罗布泊。要知道,罗布泊彻底干涸也只是近百年来的事。罗布泊,蒙古语的意思是多水汇集的湖。可以想象,三千多年前,那里一定是水草丰美的地方。这样一处富饶的地方,自然会引起外来族群和当地人群的冲突。
然而,但是,最近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推翻了之前所有的猜想!
一支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双古所、德国马普演化人类学研究所、韩国首尔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国际合租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分析,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讲了不一样的故事。研究结果显示,这群人他们既不是来自欧洲的游牧民,也不是来自中亚的农民。他们只不过是本地人的祖先,这个团体曾经分布十分广泛,但在距今1.2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时近乎消失的一个人群——古北亚欧人。
也就是说,在从距今1万年至4000年,在新疆这个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存在来自北亚、欧洲、西亚、中亚、南亚以及中原的人群及文化交流。但是在新疆腹地的塔里木盆地,有那么一群人始终没有参与到这群人的融合之中,一直到小河墓地的人走向灭亡。需要说明的是,从小河墓地出土的遗物显示,他们和其他地区的人群是有物质和文化上的交流。但是这项研究显示的是,他们在基因上并没有和其他族群有交往。也就是说他们在通婚这个问题上应该很保守的。
另外,也不见得基因研究就完全是对的,就比如我们中国人并不怎么认同走出非洲说。在这项研究中,毕竟只是挑了15具来自小河墓地的尸体,并非全部。也难以凭借局部数据说明全部,但是至少确实说明小河墓地的人群曾经流传着一种延续至一万年前的古北亚欧人种的群体。更多的科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 0001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