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宝收藏地的社会教育担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历史文化遗产运动的兴起,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与丰富,成为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博物馆有责任承担社会教育的任务,对日益发展的新形势应积极应对,广泛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观点、方法和成果,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探索方法,寻求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突破,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再做新贡献。
一、对博物馆社会教育新理念的认识
国际博物馆协会于1995年修改后的章程中是这样定义博物馆的“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和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公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其中肯定和强调了教育是博物馆的目的,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广泛的社会教育。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与学校的教育不同, 博物馆是利用其藏品和设备的特有条件以特殊手段和形式来实施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具体说,以文物标本为基础,按照一定主题和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直观教育。所以博物馆使观众学到的知识,是以它独具一格的教材—实物来实行的。实物具有鲜明、直观性是其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
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就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进行了讨论。其中西方有的博物馆学者认为: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并不在“教”,而在帮助观众“学”。有的学者更主张应该用交流一词代替教育,认为“交流”更能反映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实质。我国博物馆学者认为:博物馆是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的。可见在新时代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博物馆兴趣的日益浓厚,博物馆的教育已不仅仅停留在普通的展览上,而且更应该增加与群众的互动,使群众也参与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来。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博物馆拥有的教育资源就是它拥有既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物”。这些“物”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研究发掘,陈列展示,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以其特有的直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向人们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教育, 培养民众的公共意识。
具体来说,首先博物馆具有解读和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功能。比如在一个通史陈列中,从猿人复原雕塑或化石到“古人”、“新人”,从旧石器时代粗糙的砍砸器到新石器时代磨制精细的石器、骨器;从夏商周精美的青铜器到秦汉的铁器,从隋唐到宋元明清,越来越精美的瓷器,越来越华丽的丝织品……观众漫步于其中,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目睹”了我们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了解我们的祖先不同时代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与规律,了解了他们所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其次博物馆在道德、情感教育上的启迪、激励作用。人们步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展厅,面对那气恢宏的一千多个兵马俑和战车时,那种内心的震撼与自豪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最好诠释。再者,博物馆是公共意识培养的重要资源。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和其发展服务,非赢利,并向公众开放的机构。这一性质决定它是一个公益性机构。长期以来,民众的公共意识和无私捐赠一直是博物馆创立、发展的物质支撑与精神后盾。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公共博物馆——阿什莫尔博物馆就是由阿什莫尔先生倾其收藏捐献而建立的。最后,博物馆具有一定的审美教育。因为博物馆内所陈列的正是人类创造的既有形式美,更有历史之美,丰富内涵之美的文物。
此外与学校教育相比,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优势更具有较多特点: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适合全民学习;没有课堂安排和学习标准,强调自觉学习;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学习成效受社会的检验;学习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是一个安定、祥和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所以说,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在我国的全民教育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将有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
三、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总体来说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应运用科学方法,通过系统的整理、将历史遗物、资料陈列品用不同类别、不同形式展示出来,尽可能地提供给观众。使观众有条件有兴趣地学到丰富的知识,在了解到自己民族历史过程之中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的三爱精神;使观众在对人类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认识。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办好陈列展览。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要想搞好此项工作,首先应打破博物馆事业原本概念范围的束缚。应将博物馆作为社会大学来认识,创造新的方式去重新建构。这要求在进行展览的时候要展品循环、常换常新。在保持主题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借助丰富的馆藏文物来更新展品,至少是通过每隔一定时间更换部分展品,来保持参观的新鲜感。另外要经常举办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既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方面需求,使公众得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享受,又能够有效增加博物馆的人气。在进行陈列展览和临时展览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以下几点:第一展览是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第二是效益综合,教育优先。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展览良好的社会效益,注重展览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第三,热点追踪,与时俱进。要通过举办与传统节庆或时代热点问题等内容相关的临时展览,激发展览活力。
其次,要提高服务质量。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性质的机构,其受众为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必然要提高其服务质量,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讲解的服务。讲解工作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对一个“静”的展览“活化”和再创造。一个好的博物馆要有好的陈列展览,更要有一只好的讲解队伍。好的讲解可以加大陈列的广度与深度,甚至可以弥补陈列的某些不足,还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想教育。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讲解队伍,对于发挥博物馆的教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博物馆在设施建设上,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展出环境,功能齐全、实用舒适的展厅,使参观者有良好的视觉感受,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最后,博物馆要加强对外合作。要改变原来闭门办馆、独家经营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实行开门办馆,加强与各方面的协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扩大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博物馆一方面,要多举办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展览,弥补学校教育说教因素相对较多的缺憾;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职能,主动与所在地区的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制定“共建”计划,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活动,如聘请学生担任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等。其次可以举办培训教育。利用博物馆藏品和人才资源,进行短期的带有系统性的知识讲授和辅导,以满足社会对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需求。再者,博物馆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定期和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会。向观众介绍学术的重大成就和学术研究的新动向,成为观众有益的辅导员。最后博物馆可以与旅游部门合作,争取旅游部门把博物馆纳入特定的旅游线路,一方面可以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增加参观观众,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必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以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广泛吸收先进国内外博物馆的服务经验和先进的理念,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手段为人民群众开展社会教育。使博物馆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素质的基地,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张云鹏:《博物馆教育功能初探》,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2期
3、宋家慧,杨旭光:《浅议如何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研究,2009年,第1期
4、杨垒:《浅谈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东南文化,2001年,第5期
5、黄培培:《谈新时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才智,2011年,第7期
6、罗胜添:《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理念的新探索》,大众文艺,2012年,第18期
7、孙丽霞:《浅谈公共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四川文物,2006年,第3期
附记:该文为2014年的一篇习作,在此分享。
- 0001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