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2020年游学:西安碑林博物馆佛教造像
71249

2020年游学:西安碑林博物馆佛教造像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7:090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佛教石刻造像,总数达400 余种,不仅时代跨度大、品类丰富、工艺精湛,而且其造型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佛教造像以单体尊像为主,时代跨越北魏至明清各代,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展示了不同时期佛教造像的艺术风貌。造像种类主要有造像碑、造像塔、背屏式造像、龛式造像、单尊造像等。其中造像碑是佛教造像的一种独特形制,它将中国传统的石碑造型与外来的佛教造像艺术相结合,即借鉴石碑外形,再千其上开龛雕凿佛像,同时刊刻发愿文、供养者姓名等铭文,形成造型艺术与文字题记相结合的独特样式。

坐佛

佛教肇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传播,除通过佛经文字外,还以佛教造像艺术的形式传播。十三古都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佛教及造像艺术从西域传至中原的中枢,自西晋开始就成为北方佛教传播的中心之一。

碑佛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安、鸠摩罗什等名僧云集长安,弘传佛教,佛教艺术也随之兴起。南北朝时期,长安不仅是佛教传播的中心,更成为佛教艺术的重镇。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佛教的昌盛,作为都城的长安,佛寺众多,佛教造像艺术达到鼎盛。因此,西安及其周围地区留下了大益历朝历代的佛教艺术品。

隋代佛造像

碑林收藏的造像碑大致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方柱形(或扁方形),一种是碑形。方柱形造像多为平顶,于两面或四面开龛造像,有单龛和多龛之分,在佛龛四周通常雕刻有建筑供养人、伎乐飞天、狮、龙、虎等图案,佛龛及各种图案的空处再刊刻发愿文及供养人姓名。造像主尊以释迦牟尼为主,另外还有释迦和多宝并坐像及弥勒像等。造像塔可分为单层和多层两种。此外,碑林还藏有不少背屏式造像,这种样式亦是北魏时期的主要造像形式。

方柱形造像

关中地区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多以乡土气息浓厚的造像碑以以民间雕造的小型造像为主体, 并灵活运用了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多种雕刻技法,造像题材多样,藻饰华丽,反映了关中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的艺术风貌。而这一时期的造像风格及其演进过程又与中原地区大体相同,即北魏早期的作品均带有明显的外来风格特点,至北魏中晚期逐渐汉化,出现了着褒衣博带式佛装、秀骨清相的佛像样式。北周至隋是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时期除了造像碑和单体小型龛式造像继续在长安地区流行外,大型圆雕单体造像骤然增多,这与北周时期高官显贵崇信佛教、大造佛寺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关系。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了十余件北周至隋的大型佛、菩萨圆雕立像。与北周的大型立佛像相对应,碑林还收藏了多尊北周至隋代的大型菩萨立像。这些菩萨像高度均达两米以上,形体壮硕,装饰华丽。

唐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佛教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普及。长安作为都城,寺院林立、宗派纷呈,造像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佛教造像艺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一直处于从外来形式向中国本土化演变的过程,至唐代终完成了这一历程,形成了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的新的艺术风格。纵观唐代造像,已凸显出庄重典雅、雍容华美的气度,造型上更加注重写实,形象生动自然,更具人情味。这一时期,造像题材也更为广泛,不仅有佛像、菩萨像,还出现了单尊天王、力士等圆雕造像。这些造像身躯健美,体态匀称,神情庄和,佛陀的庄严、观音菩萨的优雅、天王力士的威武,充分展示了长安佛教造像艺术的样式与风格。

唐代佛头

从唐代开始,造像碑逐渐式微,小型背屏式、龛式及单尊造像继续流行,多为民间所供奉。碑林收藏的众多唐代小型造像也都各具艺术特色。

唐代:降三世明王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着北魏至明清各时期的精美佛造像,但因展陈空间所限制,大部分存于库房之中。2009年建造了新的石刻艺术馆,所举办的“长安佛韵”专题陈列有150余件北魏至唐宋时期的佛教造像精品,展现了长安佛教艺术的盛世华章。

北魏坐佛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