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座西周王陵 为何一座也没找到 周天子的王墓都在哪
在目前的考古学研究中,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尚未找到一座确凿的西周帝王墓。那些被认为是西周帝王陵的墓葬,实际上只是打擦边球而已,并没有真正接近目标。我们发现了许多西周贵族墓,这些墓葬中的陪葬品也非常丰富,其中包括著名的何尊、利簋和大盂鼎等。
令人惊讶的是,许多西周时期的珍贵文物并非由考古学家发掘出土。例如,大盂鼎最初是由左宗棠收藏,后来赠送给了潘家,最终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国宝何尊更是从废品堆中被拾荒者找回,这表明在早期,这些西周墓葬就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盗掘,导致墓中的陪葬文物流落到了民间。
除了贵族墓葬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诸侯国的墓地,其中包括燕国、晋国、虢国、应国、卫国、邢国、管国、鲁国、弓鱼国和戈国等。这里我为大家简单列出了一份表格:
燕国: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出土的罍(复制品)
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牲尊
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的文物
在山西临汾天马-曲村一带,我们发现了晋国诸侯墓,尽管这些墓地遭受了大规模的盗掘,但仍然出土了一些精美的随葬品,例如盖在墓主人脸部的“玉覆面”和“组玉佩”。
诸侯墓的发现如此之多,为什么我们却找不到任何一座王墓呢?其实,这些墓葬大多是偶然被发现的。西周时期的墓葬并没有像后来的坟墓那样进行封土,墓葬采取了一种“墓而不坟,不树不封”的习俗。
《周易·系辞下》中记录着:“古之葬者,后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树不封,丧期无数。”直到春秋末期,才开始有了“坟”,也就是墓上的封土。可能西周时期并不像后来那样重视祭祀祖先,所以并不需要给墓葬做出明显的标记。或许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考虑太多,他们可能认为这些墓葬可以被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不需要额外的标记。
此外,那个时候的墓葬规模较小,陪葬品也集中摆放,与后来的墓葬相比,规格要小得多,这也增加了寻找的难度。
西周王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共有12位周王,长期定都于丰京和镐京两地。虽然那个时期已经有了文字记载,但关于王墓的具体位置却寥寥无几。最可靠的线索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其中记载着:“文、武、周公葬于【毕】。”我们对于【毕】的具体位置仍然存在几种猜测:①咸阳原②丰京(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③岐周(今陕西岐山下)。
由于《史记》中提到“毕在镐京东南杜中”,因此许多人认为西周周天子的墓葬应该位于镐京杜中。然而,即使有了这样的线索,我们依然无法找到这个极其重要的王墓。从目前发现的诸侯墓来看,周王墓的陪葬品应该十分丰富,但我认为其中许多已经被盗掘过了。此外,我也对一个问题非常好奇,即西周天子的车马是否真的“驾六”。如果我们能找到周王墓,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尽管目前我们尚未找到确凿的西周帝王墓,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一历史之谜的探索。考古学家们将继续努力,寻找更多线索,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西周帝王墓,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文物保护意识,防止文物的流失和盗掘,以保护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的古代文明。
- 0001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