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崛起,得益于商鞅变法,却开始于秦孝公那一卷战国第一雄文
自三家分晋到秦灭六国,二百多年的战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以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为首的十余个诸侯,在春秋数百封国中脱颖而出,开始了另一段更为残酷的竞争与兼并。在许多人眼中,战国的主旋律是变法,变法者强,守旧者亡,二百年间可以称得上“雄主”的诸侯,莫不是引领变法的君主,如魏文侯、齐威王、楚悼王、秦孝公、韩昭侯、赵武灵王、燕昭王等。秦国之所以能从一个在魏国兵锋之下瑟瑟发抖的弱国,变成诸侯之中的唯一霸主,乃至最终灭亡诸侯,统一六合,其根源也在于商鞅变法。
对诸侯列国来讲,变法固然是快速提升国力的重要手段,而那些能引领变法的贤才,战无不胜的名将,安邦定国的名臣,引领邦交的纵横家则更为重要,而这些人被统称为“人才”。魏文侯得李悝、吴起变法而强,楚悼王也是得吴起而强,韩得申不害、齐得孙膑、秦得商鞅、燕得乐毅,正是这些不世出的“大才”改变了诸侯的命运,让弱者变强,让强者称霸。同样的,秦国崛起的过程也离不开这的人才,如变法之商鞅、纵横之张仪、远交近攻之范雎,再如公孙衍、甘茂、吕不韦、李斯等等,他们每一个对秦国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他们却都不是秦国人,全是“客卿”。而战国时期,六国士子入秦,正是源于那一卷五百年一遇的战国第一雄文——《求贤令》。
战国初年,秦国内乱频仍,国力虚衰,被魏国夺走了河西之地,又被魏长城压缩到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不得不选择与戎狄杂居。此时的秦国被诸侯列国排挤到中原文明之外,秦人也被视为戎狄,天下皆卑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六国士子没人愿意入秦,就连春秋末年,有教无类的孔子,也西行至秦而返,不愿意到秦国来。纵然秦献公力行改革,废除了许多落后的制度,也打过几次胜仗,但却没有改变什么,反而越打越穷,越大越弱留给秦孝公的仍然是一个诸侯卑之,士子弃之的弱秦。
秦孝公继位以后,对于天下卑秦,深以为耻,立志要改变秦国现状,洗刷先辈们的耻辱,收复秦国历代君主心心念念的河西之地。秦孝公明白,秦国想要恢复穆公霸业,收复失地,必须要像当年的魏文侯那样,延揽大量的人才,如果一直像父亲那样喊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国不但不会变强,还会有亡国的危险。为招揽贤才,秦孝公发布了那一卷战国第一雄文——《求贤令》。他不惜历数先祖之非,来表达自己要招揽贤才,强大秦国的决心,为此可以“与之分土”。
秦孝公的《求贤令》效果出奇的好,它的诚恳真挚,打动了一大批人,不但为秦国招来了商鞅这样的变法大才,还像天下士子传达出了一个重要的讯息,秦国也爱才,天下士子也可以来秦国,从此改变了士子不愿入秦的状态。《求贤令》不但完成了求贤的目的,达成了强秦的愿望,还像后世的秦国君主做出了表率,要亲贤敬士,重视客卿。
与商鞅之法一样,《求贤令》也影响了秦国的发展,由他引来的秦国一代又一代的客卿 ,帮助秦国化解一次又一次危局,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建立了大秦帝国。没有商鞅,或许秦国会被强大的魏武卒攻灭,没有公孙衍,秦国或许不会那么快收回河西,没有张仪,秦国或许会淹没在合纵攻秦的大潮之中,没有甘茂,秦国或许无法打通问鼎周室的道路,没有范雎,秦国或许还在原地打转,没有吕不韦,秦国或许不会在连番大败中恢复元气,没有李斯,秦国或许不会变成秦朝。秦国的崛起,从他开始重视人才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从《求贤令》传出咸阳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从天下士子踏上秦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 0000
- 0002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