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被俘后与妻离婚,特赦后与妻复婚,他说:是周总理当红娘才得重圆
62252

被俘后与妻离婚,特赦后与妻复婚,他说:是周总理当红娘才得重圆

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6:23:241

1947年,郑庭笈被调任东北新编第6军中将副军长,同时兼任169师的师长。第二年,就快速升为49军的中将军长,统率三个师,分别为79、105、195师。仕途的平步青云,却没有带给郑庭笈太多太久的快乐,因为1948年9月,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战役。10月,锦州失陷,老蒋企图重夺锦州撤军关内,但是计划失败。10月26日,郑庭笈奉卫立煌之命,率49军往沈阳撤退,但是在黑虎山被解放军东北野战军8个纵队硬生生分割,然后围歼。10月27日,郑庭笈率指挥部向辽河突围,最终失败,在10月28日拂晓被东北野战军7纵包围俘虏。

至此,曾经在抗战时期战功赫赫威震日军的虎将郑庭笈的戎马生涯彻底结束,开始了新的人生······

——引言

郑庭笈被俘后,被押送至北镇收容所。

听闻俘获了一名军长,第7纵队的司令员邓华亲自来见了郑庭笈。

当时郑庭笈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十月的天气里,有点冷。

邓华立即叫人取来一件解放军的棉大衣,说:

“天气寒冷,穿上吧。”

但是郑庭笈说:

“谢谢邓司令的好意。”

郑庭笈拒绝了邓华的好意,没有穿。

邓华说:“你不用担心,只要放下武器,我们就是朋友,我们都是中国人嘛。”

接着,邓华给郑庭笈讲了共产党的政策,并宽慰他。

但是郑庭笈毕竟刚刚战败被俘,惊恐未定,所以依然心存顾虑。另外,其观念转变也尚需时日。因此,他最后还是没有接受邓华的衣服,他想的是与其穿着对方的衣服被处死,不如穿着自己的军衣走上刑场,也算是保留了一个军人最后的尊严。

见此,邓华也不强求,他知道要给郑庭笈时间来感受党的宽大政策和温暖。

实际上,对于郑庭笈而言,根据他后来的回忆我们得知,在他做了俘虏后,他不怕生死,唯一放心不小的是自己的妻小。在当年11月10日,他与其他遭俘国民党将领一同被送往哈尔滨,在火车上,他写下了这样的话:

“正值北方寒冷的冬天······雪花纷纷,心情难以名状······没想到结局如此之惨,还有爱妻,随我颠簸,为我担忧,此刻我在北国,她却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海口,膝下三女二儿,将来何以为靠?莉娟呀,我对不起你,多保重吧······”

可是,不管郑庭笈如何思念和担心,却也没有用了。

11月,郑庭笈被送入哈尔滨“东北解放军官团”参加学习,在这里,郑庭笈的新人生之幕开启了。

郑庭笈对于共产党的政策领会极快,表现很好,尤其是在11月16日,他写了一篇文章,叫《敦劝信》。该信在《东北日报》全文刊载后,以及哈尔滨广播站广播后,引起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傅作义和杜聿明等人后来的回忆,他们说当时看到郑庭笈的《敦劝信》后,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波动和思想斗争。

且说当郑庭笈在积极表现的时候,他的妻、子们却远在海南。

几个月后——1949年4月,郑介民正在积极安排郑庭笈的家属前往台湾。

听闻妻子冯莉娟和自己的子女们,要被郑介民弄到台湾,顿时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忙向解放军领导请示,经同意后,他立即提笔给妻子冯莉娟写了一封情深意切言辞恳切的信,然后由共产党组织安排人把信送到冯莉娟的手里。

冯莉娟接到郑庭笈的信时,他们已经一年都没有联系了,说实话,作为妻子的冯莉娟连丈夫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当看到郑庭笈那熟悉的字迹,以及在信中写下的温暖话语:

“解放军优待我们,我不久就能回到你们身边,与你们团聚。”

冯莉娟顿时禁不住热泪盈眶,放声大哭——

她哭是因为等这消息等的好苦;

她哭是因为知道丈夫还活着;

她哭是知道还能与丈夫重聚。

这种感受,大概只有历经战火年代、遭逢患难苦别之人,方能体会。

总之,哭过之后,冯莉娟立即下了决心,不再听郑介民的安排逃到台湾去,而是留在海南,等待自己的丈夫郑庭笈的归来,等待着那温暖的重聚。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过去,其中的辛酸和煎熬,自不言说。

到1953年夏天的时候,经组织批准,冯莉娟带着6岁幼子,从海南岛不远千里来到了东北,看望郑庭笈。

久别重逢,患难重聚,其中的感动,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短暂的见面之后,是漫长的等待,长达六年的等待。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郑庭笈和冯莉娟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当然,这问题并非是他们之间的夫妻感情出现了问题,而是现实生活逼迫之下所出现的问题。

原来郑庭笈在被俘之前,担任国民党将领的时候,曾经有五位妻子,有的登记过,有的没登记过。但是在这五位妻子中,与郑庭笈感情最好、郑庭笈本人最爱、视为真正的妻子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冯莉娟。

冯莉娟是在1937年秋天嫁给郑庭笈,当时的郑庭笈是位国民党军的营长。当时的冯莉娟只有17岁,长得非常漂亮,眼明肤白。两人虽然年龄差距挺大,但是却产生了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夫唱妇随,感情极好,冯莉娟为郑庭笈生了四五个孩子。

后来因为内战局势变化,国民党节节败退,最终担任国民党军官的郑庭笈也成了俘虏。丈夫被俘后,原本打算去台湾,但在收到丈夫的信后,冯莉娟打消了去台念头。先是滞留海南,接着带着郑心楠、郑心桂、郑心校、郑心穗等孩子们不远千里来到郑庭笈的老家文昌县——1905年,郑庭笈就是在这里出生的,父亲叫郑兰香,母亲王氏。原是农村殷实之家,但其父在遭土匪“撕票”后,家道中落,全赖母亲一人支撑。不过郑庭笈一家兄弟数人,后来都颇有成就,尤其是几个堂兄更是做到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比如郑介民、郑庭烽等。

郑庭笈故居

但是随着国民党的败退,这些荣誉在故乡也变得失去了光彩,反而成了阴影。所以说,冯莉娟带着孩子们回到郑庭笈的老家,日子也不好过。

后来,一位热心的朋友叫张琴,建议冯莉娟去北京谋活路。

张琴是国民党中将军长黄翔的妻子,她的指点对于冯莉娟而言,也算是一条明路。农村没有谋生之道,到了城里,至少可以去参加工作。

冯莉娟也这么认为,于是便带着孩子们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了北京。

可是,想在北京落户生存下去,更是不易。

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冯莉娟没有钱,生活极其困难;

第二点是,冯莉娟的身份问题,她是战犯的妻子,很多地方不敢用她,导致她无法参加工作。另外,她的孩子们也成了战犯子女,更是受到影响。

怎么办呢?后来,冯莉娟为了找工作养家,也为了孩子们能够正常生活,她被逼无奈,只好与郑庭笈离了婚!

郑庭笈知道妻子不易,自然不能说什么,就答应了。

虽然一纸离婚书,解除了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

但是,他们彼此内心,却依然互相牵挂。

作为战犯的郑庭笈自然不可能再娶,但是在外面活动自由的冯莉娟却并没有再嫁。

直到1959年12月4日——郑庭笈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被特赦了!

被特赦的郑庭笈,不仅其女儿作为特赦战犯家属还发了言,而且郑庭笈等特赦战犯还在中南海西花厅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

周恩来总理接见第一批特赦的郑庭笈(左一)等国民党将领

在这次接见中,当周恩来总理关心地问起郑庭笈的家庭情况时,郑庭笈显得十分无奈。周恩来总理再问原因,方知他的妻子冯莉娟因生活窘迫无奈之下,在一年前与他离婚了。

周恩来总理关心地问,那么她是否再婚?

郑庭笈说没有。

周总理闻听,立即对身边的张治中等人,以及统战部的领导说道:

“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要动员他们复婚。”

后来,大家都果然按照周总理的嘱托,对郑庭笈和冯莉娟进行积极的动员,努力做他们的复婚工作。

在1961年3月1日,经组织安排,郑庭笈与溥仪、王耀武、杜聿明等人都被成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此时,政协的领导还记得周总理的嘱托,那就是促成郑庭笈和冯莉娟的复婚。可是,两人已经离婚。另外,冯莉娟历经太多人事变故,心里总是缺乏安全感,不敢轻言答应复婚。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组织就把冯莉娟安排到政协文史委员会打字室工作。然后,又安排郑庭笈三天两头到打字室去取各种资料。目的,就是多制造两人见面的机会。

后来,冯莉娟知道这一切背后都是周总理的苦心,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她和郑庭笈能够破镜重圆。想到一国总理日理万机,却对自己的婚事如此重视,非常感动,就答应了复婚。于是,在该年4月19日,郑庭笈和前妻冯莉娟破镜重圆——正式复婚了。

为了表达对总理的感谢,郑庭笈和冯莉娟专门托人给周总理捎信儿表示感情,并汇报复婚喜讯。

在他们复婚当日,弄了点简单的便饭,算作仪式,一些亲朋好友纷纷来表示祝贺。郑庭笈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他对大家说:

“······是周总理当红娘,我们才得以破镜重圆,重享天伦之乐·····”

戎马半生、历经聚散离合的郑庭笈,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重建家庭之后,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两人夫妻和睦,过起了幸福的老年生活。

在1964年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郑庭笈带着妻子,与其他二十多位文史专员前往江南和西北参观,领略祖国山河风光,目睹祖国重大变化。回来后,郑庭笈写了《黄埔清党目击记》等文章。

对于晚年的郑庭笈,最让他骄傲和夸口的是他的儿女们,因为他的子女们都已长大,且个个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成就。比如其长女郑心楠在民革中央工作,三女郑心桂在日本留学,长子郑心校则是医学博士。

参加政协会议的原国民党战犯(右二为郑庭笈)

1996年,91岁高龄的郑庭笈病逝于北京。

参考资料:《归宿:郑庭笈将军传》。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