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老人辛苦攒21万巨款,最后竟让火葬场烧掉,原因:儿子不孝
(说历史的女人——第1431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论语》中对孝道的最经典的解释。
数千年来,孝道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二十四孝》里就有极为感人的子女孝敬父母的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们这个倡导孝道的国度,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不孝子孙存在,让人不齿。
比如戏剧《墙头记》(根据蒲松龄同名俚曲改编)里的兄弟俩大乖和二乖,他们自幼丧母,父亲张木匠把他们含辛茹苦地养大。结果父亲老了,手脚不利生活不能自理了,兄弟俩却不愿赡养老人。最后兄弟俩在族长的建议下,被迫轮流照顾父亲,每月轮换一次。但月份分大小月,大乖二乖因一个月是30天或者29天而发生很大争执,谁都不想多照顾父亲一天。
这天到月底时,大乖在风雪中把父亲往二乖家送。但二乖因这个月仅有29天,以为大乖占了便宜,所以死活不开门让父亲进来。结果大乖突发奇想,把张木匠送上二乖的墙上扭头走了。张木匠在墙头冻得直打哆嗦,眼看要掉下来时,他的朋友王银匠路过看到了,把他弄下来,问明情况。王银匠义愤填膺,于是定了个计策,让大乖二乖乖乖地争着养活父亲。
王银匠对弟兄俩说,他们的父亲张木匠曾经攒下不小的一笔钱,藏在家里的地下,谁养活父亲,将来谁就有可能得到这笔遗产。结果张木匠就被俩儿子争着孝顺,从此也过了几天好日子。临终前,他的俩儿子问银子藏在何处?木匠指着二乖家的那堵墙感慨地说:“唉,看见那堵墙,就想起王银匠……”说罢撒手归西。
这哥俩寻思,王银匠肯定知道底细,于是他们去问王银匠,父亲留下的银子藏在何处。王银匠骗他俩说,张木匠的银子就藏在二乖家的那堵墙下。
这哥俩一听,立马撒丫子窜了,各拿一把䦆头去挖那堵墙的墙角。结局是,“噗通”一声墙倒了,大乖二乖乖乖地为父亲“殉葬”了。
这个故事不是瞎编,它是源于真实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就有很类似的故事发生。数年前,江苏省有一个老人,因俩儿子不孝,就把辛辛苦苦积攒的21万巨款藏起来,最后带到火葬场烧掉了……
数年前的一个寒冬腊月,一个火葬场的叫杨林的工人,在火化一位死者的尸体时,突然发现火化炉里有许多张百元大钞!不错,不是冥币,而是真正的人民币!几乎在他一愣神的功夫,那些纸币便被那熊熊烈火烧成灰烬!
后来杨林回忆起那一幕时,还惊诧不已:谁家这么有钱,拿真钱烧啊?并且,据他目测,那些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起码在10万以上!结果不久他的猜测被证实了。
原来,杨林那天火化的是个姓陶的老人,家住江苏生阜宁县三灶镇。跟《墙头记》上演的一样,他也是早年丧妻,把俩儿子辛辛苦苦养大,结果儿子长大,娶了媳妇忘了爹。老陶很早就跟俩儿子分家,各过各的日子了。他把家里的田地都分给了儿子种,自己到县城的郊外租了一间破房子单独过。俩儿子不管他,他就收破烂、捡垃圾换钱,过着极其简陋的日子。
直到2014年年底,快过年时,已到风烛残年的陶老汉自觉来日不多,便想起了儿子,他想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跟儿孙一起过,享享天伦之乐。于是他走出住了近20年的破房子,来到儿子家。
此时的陶老头眼花耳聋,驼着背,穿身脏兮兮的破衣服,瘦骨嶙峋,跟个要饭花子似的。大儿子、儿媳一看,立马脸变得铁青,直接把老头赶了出去。
陶老头想,大儿子不要我,还有小儿子呢。于是他又到小儿子家里去。此时天上下着雪,真个是“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老头冻得直打哆嗦。结果,令老头大失所望,小儿子和媳妇更讨厌这个乞丐似的老家伙,根本不让他进门。本来老头想说句话,结果咽了口吐沫走了。
老头又回到自己的破房子里,孤孤单单过了个年。刚过完年数日,他便恓惶地离开了人世。
陶老头知道没人给他送终,于是在他死前自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自己买了寿衣,里三层外三层地穿好,然后往破床上一躺,完事。后来被人发现后,他们告知了老人的儿子。
在邻居们的观望中,俩不孝之子再也推脱不掉了,总不能这时还不管老爹吧?再说连寿衣钱都省了,还想咋?于是俩人直接把老爹送到了火葬场……
当兄弟俩在外面等着拿骨灰时,杨林出来,说了他刚才看到的一幕:全是现金啊!你们家也太有钱了吧。
陶家兄弟一听,脸都绿了。他们找到老爹生前住的破屋子,到处翻腾。他们也像大乖、二乖一样,想从老爹那儿弄点遗产。他们想,既然老爹能带着那么多现金进火葬场,估计家里还藏了不少钱。
没想到啊,老爷子整天装鳖,还攒了那么多钱?得好好找找,指不定家里还藏着一个元宝呢,呵呵。
于是哥俩把老陶的屋子翻了个底朝天,果然,找到了一张存折,而且上面存了一笔多达21万元的巨款!当他们美滋滋地准备咋分钱时,却傻了眼。原来存折显示余额为“0”。敢情老陶在临死前把钱全取了出来,把空存折放家玩了个空城计!
陶家兄弟的两张脸再次绿了。
很明显,对俩不孝之子彻底绝望的老陶,临死前取出了他几十年辛辛苦苦攒下的所有的钱。就是全拿到火葬场烧了,也不给这俩孽障留!
也是,既然儿子不认老爹,老爹还是把钱拿到阴间自己花吧。
(文/说历史的女人·花无去)
参考资料:《论语》《二十四孝》《蒲松龄文集》等。
- 0000
- 0007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