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低调“皇弟”:平淡教书一辈子,活到2015年,寿长97岁
(说历史的女人——第1309期)
上期咱们讲了史上最低调的皇帝张邦昌,本文讲述史上最低调的“皇弟”。有人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关系最硬的人物之一,比如说慈禧太后是他奶奶。其实这是不对的。慈禧太后只是他奶奶的姐姐而已。不过他的关系还是很硬的,他的父亲是晚清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而载沣又是爱新觉罗·载湉即光绪帝的弟弟。所以他就是光绪帝的侄子,而且还是宣统帝溥仪的弟弟。一个标准的“皇弟”,但他生活十分低调,堪称史上最低调皇弟,他一生有两个怪癖;他当老师教书一辈子,却高寿达97岁。
(一)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弟
做为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之弟,“末代皇弟”爱新觉罗·溥任似乎生不逢时。1918年9月21日,溥任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此时他的大哥溥仪已经退位6年多。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溥任的皇族血统,他仍是一个有贵族身份的人。
醇亲王府可不是一般的府邸,这里“两度潜龙,一朝摄政”,向来是个神秘的所在,从这里走出了光绪、宣统两代皇帝和一位摄政王载沣。可以说在晚清的数十年,满清朝廷里唯一可以分去慈禧光环的就是这三个男人。在慈禧死后,两岁的溥仪自然不能当政,则由其父载沣充当摄政王,执掌朝政。然数年之后,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6岁的宣统帝在皇太后隆裕带领下,宣布退位,但溥仪仍以“逊帝”的身份居住在皇宫。
在这样的背景下,溥任诞生,他是溥仪的四弟。此时溥仪已经退位,所以溥任尽管有皇弟之名,却没有皇弟之实。但毋庸置疑,他的幼年还是在锦衣玉食里长大的,而且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这为他之后的人生做好了铺垫。溥任在父亲载沣的教育下,自幼学习传统史文、书画等,自是有一定学识,很有国学功底的。不过由于时代原因,他当然没有父亲和兄长那样可以拥有很“厉害”的历史地位,他拥有的只有低调,但低调中却有更加绵长的几乎长达一个世纪的精彩人生。
(二)大清王朝的最后痕迹
溥任在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王府的深宅大院里,出去的很少,还都是跟着父亲去紫禁城看望虽已“逊位”,却仍然暂居皇宫的大哥溥仪。1924年11月5日,当冯玉祥把溥仪从宫中彻底逐出回到醇亲王府时,溥任6岁。面对大哥的落魄,他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他不知道什么叫改朝换代,但他似乎意识到一些“灾难性”的东西要来临。命中注定,他不会成为一个贵人,但也不会成为一个纨绔子弟。
不久,不甘心的大哥溥仪又悄悄潜往天津。4年后,溥任也随父亲和家人迁到天津。而此时的溥仪,在日本人的挟持下到东北就任满洲国的傀儡皇帝。1931年,“9·18”事变后,溥任曾陪同父亲赴长春看望他的哥哥溥仪和溥杰。
当亲眼看见儿子处处受制于日本人,看到日本关东军飞扬跋扈的样子时,父亲很痛心。父亲对溥任说,“当人家的儿皇帝有什么好处?连石敬瑭都不如!”父亲就急于离开长春,可溥仪却希望他们能留在那里“享福”。这遭到载沣的极力反对,为此他还以装病相要挟。溥仪怕父亲因此出事,无奈之下,只得让他们返回关内。
回到北京的载沣彻底对政治失去兴趣,他时时自我警告,每日只是读书,绝对不涉政局。在父亲的要求下,十几岁的溥任当然也绝对不干政事,此后他数次谢绝兄长让他从政的邀请,一心专于读书。
抗战时期,他们一家远离北京的王府,暂住天津。1938年,天津突然闹起洪灾,他们的暂住地也受到水患冲击,无奈之下,父亲又领着他们全家人迁回京城的王府旧居。
历时8年的抗战终于结束,中华民族的灾难也结束了。可是,对于溥任一家来说,仍然是前途未卜。一是他远在东北的大哥二哥溥仪、溥杰生死不明,二是国民党的军队进驻北京后,有传言说,所有旧王府都要收归国民政府,醇亲王府就面临被没收的局面。一旦这样,爱新觉罗家族的“荣耀”是不是在世界上彻底消失了?届时,对于溥任来说,可真就是“国破家亡”了。
此时,溥任和父亲载沣,为了保住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家业,为了保住大清王室最后的“荣耀”或者最后的痕迹,他们不得不苦苦地寻找对策。
(三)办学校,兴教育
终于有了转机。溥任和父亲得知国民政府有条规定,凡开办教育事业的前清王府旧宅,都可以保留。本来,办学校兴教育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在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这一点都是必须被肯定的。于是溥任和父亲一商议,决定在醇亲王府义务办学。
1947年,一所名为“竞业”的小学在醇亲王府的净业寺旧址挂牌成立了。父亲载沣出任学校董事长,溥任任校长,他们还聘请了几位教师,另外溥任的妹妹金志坚也担任了授课教员。因为当时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在辛亥革命后全都改了姓氏,“金”便是其中的一个。溥任的新名字就是金友之。
学校是私立的,当然一切开销全靠自己出,溥任和父亲变卖了不少家产来维持学校的运营。老师不够,溥任本身也要兼课。不过学校办得很有起色,最多时有200多个学生。这样溥任一家的生活暂时安定了下来。
但不久后,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溥任家的安静再次被打破,曾经的醇亲王府再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那时,国民党军队进驻王府,特务机关也看中了这座幽深的王府,把里面秘设了监狱。自己的家被弄成监狱,这让人如何生活?他们全家人被赶到一个花园的角落里。遭此变故,年近古稀的父亲终于被疾病压倒,他只能终日躺在床上,或者猥琐在狭小的轮椅里,徘徊在狭小的花园,回想数百年来满清王朝曾经的辉煌了……
于是全家老小的生活,里里外外全靠20多岁的溥任承担了。两个哥哥自伪满洲国覆灭后生死不知,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围困北京的势态不详,而每日艰难不安的生活又受到府内军、特务的骚扰,一家人生活的煎熬和困苦可想而知。“那真是度日如年的日子啊!”溥任后来回忆说。
终于,1949年1月30日北京和平解放,盘踞在醇亲王府里的军队特务一扫而光。王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卧病在床的载沣心里仍是忧心忡忡。全家赖以生存的王府产业会不会被人民政府没收,一家老小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结果出人意外,当时的市领导请示了中央,醇王府作为载沣的私产,政府可以出钱收购,以解当时办公用房短缺之急。
1949年10月,载沣让溥任出面将王府出售给高级工业学校,年底全家迁到东城魏家胡同一个大宅院里。
1951年,溥任的父亲载沣因病去世。父亲去世后,溥任继续以校长的身份,主持竞业小学的教务活动。1957年,溥任将竞业小学连同所有房地产上交给国家。随后,溥任被调入北京西板桥小学任教。从此,曾经的末代“皇弟”爱新觉罗·溥任成了人民教师金友之。在此后的30年间,溥任接着从事教师职业,相继在西板桥小学、厂桥小学等处教书,他长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并为此奉献一生。
溥任的三哥溥倛,幼年早殇;1967年,大哥溥仪病故;1994年,二哥溥杰也去世了。溥任似乎成了大清王朝最后的“余辉”,但他仍以残阳般的光彩继续燃烧着自己的余生……
不过溥任从来不是靠吃“祖宗饭”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他以每月58元的微薄的工资,养育了5个子女,在节俭的生活中培养着下一代人的独立品格。后来他的5个子女都成为有一定成就的普通劳动者。
直到1988年,年近70的溥任,金友之老师才恋恋不舍在厂桥小学的工作岗位上光荣退休。
(四)拥有两大怪癖的老人
世界上的不少与众不同的智者,都会有些令常人难以理解的“怪癖”,溥任也不例外。他也有两大怪癖。一是,他只要骑车出门一趟,必到书店浏览一遍,买到心仪的书之后才肯归家,有时候回到家才想起忘了办别的事了。他太喜欢读书了。他和老伴住的屋内显得有些拥挤,里面摆着几个硕大的书柜,书柜中放满了各种版本的史书。
第二个怪癖是,溥任出门遛弯儿时,总会低头留意脚下。每见路上有石头, 他都要弯腰拾起,然后揣在手里没完没了地琢磨。街坊有人开玩笑地说:“四爷,您是在练腰功吧?”他只是微微一笑。他居住的小院墙边,总有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那些沉默的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只有懂它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重量和温度。
溥任退休后,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清史研究中,他发表过的作品有《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醇亲王府回忆》等,还整理了其父亲载沣的《使德日记》等。
由于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淘,溥任对古玩、字画颇有研究,他的山水绘画,落笔大有古风,书法中的楷书也很有造诣。但他非常谦虚,常自称他的作品算不上绘画,只是临摹而已。所以,他从没参加过什么“拍卖”活动。
但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的行踪和生活还是很引人关注的。退休后,溥任曾先后3次东渡日本,并赴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参加书画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有一年,他赴香港游览,一家电视台还专门邀请他们去做直播节目,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人求他写字作画,尽管他执意不收报酬,但还是得到了一笔收入。他回来后不久,就将这笔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溥任先生非常热心公益事业。1991年,他将书画款10000元捐献给北京郊区檀营满蒙小学。同年,安徽、江苏等省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他又向灾区人民捐赠5000元。
1994年,溥任和二哥溥杰合作的书画在日本出售,得到60万日元,回国后全部捐献给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建立我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首开先河。1996年,他向古北口满回民族小学捐款,并被该校特聘为名誉校长, 1998年他再次向此校捐赠10万元。
1996年6月,溥任应邀赴韩国举办书画展,行前他仅用300元人民币买了一套廉价西服;回国后却把在国外出售书画的钱全部捐献。
出身皇族的溥任先生向来对金钱看得很轻,视金银财宝如无物。早在1951年3月,他就先后3次分别向文物管理局和北京图书馆等单位捐献了“醇亲王宝”金印和镀金册、铜镜、八音盒等珍贵文物共28件,及《二十四史》等古籍7121册,还有清朱批谕旨14包和孙中山照片、载沣照片等大量文物。到80年代,他和溥杰又捐出了清帝康熙、乾隆、咸丰、宣统的御笔书法、澄泥砚,捐出了清宫皇帝画像和慈禧太后的书法等文物。
溥任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甘守清寒。他所居住的几间旧平房,年久失修,夏天还漏雨,他本来可以将书画所得钱款用来修缮一下,或者搬到好一点的住处,但他却将大量钱款用于公益事业,宁愿同老伴靠微薄的退休金节俭度日。他参加文史馆的活动,本来可以报销出租车费,可他总是尽量骑自行车,以便节省开支。平常所用的提包也是花5元钱买来的旧式书包,穿的是花30元钱买来的处理夹克衫。
这就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末代皇弟的低调生活。
2015年4月10日下午,爱新觉罗·溥任在走过了97年的平凡的人生长路后,无悔而逝。也可以说,溥任用他低调的一生延续了爱新觉罗皇族的最后一抹精彩。
(文/说历史的女人·一米暖阳)
参考资料:《清史稿》《醇亲王府回忆》《末代皇帝——溥仪》等。
- 0002
- 0001
- 0002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