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战,威猛善战的蚩尤为何败给兵力劣势的黄帝?
战争是历史前进最大的推动力。
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历史上的重大时刻,都是因战争而改变。
其实,对于各民族而言,也是一样。比如中华民族。
在中华历史上,堪称第一战争的,当属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的胜败,可以说是中华历史的一锤定音之战——是决定中华历史基调之战。
那么涿鹿之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在涿鹿之战中,威猛善战的蚩尤以优势兵力为何败给了兵力劣势的黄帝?大致原因有四点,但有一点是最致命的原因。下面着重从三个大方面来重温此战的前后情况。
一:涿鹿之战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史记·货殖列传》有言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实际上,利益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最核心的竞争元素。每一场战争的爆发,基本上都跟利益有关。涿鹿之战的爆发,同样也是因利益而诱发。
在上古时期,中华有三大部落,分别是夏族、夷族、黎苗。此三族,夷族的势力范围一般认为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东部,以及安徽、江苏之北,相对而言,距离古之最具竞争力的中原要远一点。但夏族和黎苗则不同,夏族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游,主要包括河南西部、山西南部、陕西甘肃南部。而黎苗的范围则紧挨着夏族,主要包括河南南部、中部、湖北湖南两省等。
在这一时期,各部落的生活方式主要还是游牧涉猎。而中原之地,除了是肥美的牧场之外,因河南平原黄河地质适宜农耕,故此这一地区活动的部落,在牧猎的同时渐渐进入初级农耕时期,因之物资也逐步充足,生活方式渐趋稳定。因此,夏族和黎苗两部,前者从北向南,后者从南向北,中原平原就成了双方的竞争之地。因生存利益而发生争端不断,日久之后,终于酿成战争。
二:涿鹿之战的爆发及过程。
根据史载的情况来看,以蚩尤为首的黎苗部落,其实力远远强于夏族部落。最明显的情况是:中原夏族部落,因利益互相攻伐。也就说,夏族部落不够团结,呈现领导乏力、部落离散的状态。其黄帝乃少典氏之子,其部落在有熊,即今天的河南新郑县。黄帝之部,仅是夏族诸部之一。因蚩尤部趁夏族不和之良机,率兵攻打,企图驱逐榆罔所统治的夏族,占领中原之地,以享天然资源。夏族部分部落不敌,被蚩尤击败统治,史载说蚩尤残酷地对待夏族人民,夏族人心激荡,此乃夏族存亡之秋,黄帝乃站出来,团结各部落,领导了抵抗黎苗蚩尤的入侵之军。涿鹿之战遂爆发。
但双方的实力悬殊却格外明显,先看黎苗蚩尤的实力情况。
当时黎苗之部落,精诚团结,实力强大,例证为《史记·五帝本纪》引《龙鱼河图》之记载:
“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食砂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
此记载透露了两个信息:
其一是蚩尤部落兄弟团结。
其二是蚩尤部落所使用的兵器很先进,原因是蚩尤部根据地为长江中游,此地区多五金之矿,所以因地理之便,率先制造了更先进的武器。《管子·地数篇》载曰:
“葛卢之山,水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
也就说,蚩尤所领导的黎苗部落集团不仅上下团结一心,士气高涨,而且武器先进,作战能力极强。反看夏族黄帝所领导的部落集团情况,就不太乐观。
首先是部落的团结程度,显然不如黎苗,乃是在被黎苗蚩尤侵略之后,在其中一部落之酋长黄帝的号召之下、重新团结起来的一支力量。
其次是作战的武器比黎苗之蚩尤要落后,《礼记、射义》《山海经·海内经》注、《艺文类聚》等,皆记载黄帝部落所用兵器尚以石器、木头为主。《易·系辞传》更是清晰地记载:
“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弦矢之利……”
单看双方兵器质量,虽然从制作上,蚩尤占据优势,但在操作上,各有利弊。比如蚩尤一方所持兵器刀戟虽锋利,但利于近战。而黄帝一方兵器虽为石器弓箭,看似落后,但利于远战。
但战争的胜败,兵器锋利与否,只是一个因素而已。所以,蚩尤逞兵器之利,未必能取得战役之胜。而黄帝虽然兵器落后,但未必会败,盖因战争胜负之变数多矣。在涿鹿之战中,黄帝以弱胜强、蚩尤持强反败,主要有4个因素:
其1是:地理。在冷兵器时代,地理可谓是决定战争胜败之关键因素。当时黎苗蚩尤乃从南方而来,对于北方之地理比较陌生。此也是黄帝所能掌握的主动因素。于是,他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诱敌深入之战,具体操作起来,便是边战边退。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借助地理因素,削弱蚩尤的兵力和士气,而且还能趁势把蚩尤之部不断诱入自己所熟悉的腹地。最终,在黄帝的边战边退之战略下,蚩尤主力从双方初次交手的河南省中部被渐渐引至河北省北部地区,在河北涿鹿县,双方发生了最终的胜负大决战。
其2是:语言。前面已讲,黎苗蚩尤在不断被引入夏族腹地的过程中,属于孤军深入,因为地理环境陌生,经常需要咨询各种情况,但因语言障碍,造成了诸多困境,比如向导误导等,这对蚩尤部队也是一种打击。
其3是:物资。黎苗蚩尤率军队长途深入,所携带的物资必然有限,出现短缺是在所难免。为了补给物资,黎苗蚩尤之部队除了自我补给之外,不得不采取对夏族部落进行掠夺等手段。这虽是无奈之举,但对于夏族的物资掠夺势必会进一步引发夏族人的反抗意志和决心。这对于蚩尤的军队也是不利的。
其4是天气。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在蚩尤追击黄帝的战争中,蚩尤一方多有缺憾。在前面的诸多不利情况下,又加上天时之短,终于促成蚩尤之败亡,或者说天气情况,是威猛善战的蚩尤败给兵力劣势的黄帝的致命原因。
在涿鹿县,蚩尤大军遭遇狂风大作的沙尘天气,因地理不熟,难以防御,一时士兵慌乱,黄帝乃指挥大军利用天气之利,趁乱击杀。蚩尤大军惨败,蚩尤本人也被擒获杀掉。
上古时期,酋长为部落之灵魂,酋长死,则部落散,故蚩尤被杀,其所率之部皆溃散而走。涿鹿之战遂告结束。
三:涿鹿之战的战后情况。
涿鹿之战的失败,使得原本强大的黎苗部落遭受重创,乃至一蹶不振。而原本混乱的夏族则重新崛起,在黄帝的率领下,不仅中原各部很快一统,而且黄帝还把战线延伸到了丸山、泰山、甘肃平凉县、湖南等地。黄帝名声日隆,声威震天,乃被天下各部落共同推举为天下共主。
在黄帝担任天下老大期间,他发展了稼穑之技,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游牧方式转变到农耕模式,从住在洞穴改为茅屋,从穿兽皮改为穿衣服,从结绳记事改为文字。简而言之,黄帝把人们从原始的生活引领至一个文明时期。此功之大,非同寻常,故被司马迁在《史记》中推为五帝之首。
(文/古钺)
参考资料:《史记·五帝本纪》《中外历代大事年表》等。
- 00022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