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一村医深山采药,悬崖发现神秘“金棺”,墓主人身份至今成谜
1990年的一天,四川合江县的村医像往常一样上山采药。
当他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件怪事,只见在悬崖边的山洞里摆着两口“棺材”,这些棺材悬在半空中,似乎随时都要掉下来一般。
看到这个景象,这位村医不免抹了一把汗,决定向文物部门汇报此事。
随后,专家赶到现场,推测这两口棺材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与此同时,先前发现棺材的那名村医告诉大家,村子里一直都有着一个“金棺”的传说,但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没有人亲眼见到过“金棺”。
所以,大家也就没有多在意这样的传言,听了村医的这番话,考古专家们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
莫不是这两口棺材之中藏有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才有了“金棺”的传说?
当专家们把两幅棺材打开的时候,大家都被棺材里的陪葬品给震惊到了。
在场的考古专家们纷纷面面相觑,有人还露出了害羞的神色,从事了这么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像这样的陪葬品他们都还是头一次遇见。
那么,这两口悬在半空中的棺材,真的和传说中的“金棺”有联系吗?这两口棺材里到底葬着什么样的人物,它们又为何会悬在半空中呢?
接下来,且让我们细细地道来。
李道是四川合江的一名村医,18岁时他就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衣钵,靠着治病采药为生。
当地的地形环境十分特殊,这也给李道提供了绝佳的采药机会,每次李道采药回来都会将那些药材仔细研磨好再提供给病人。
因为李道的药材疗效很好,价格也不贵,所以他在当地一直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口碑。
1990年的一天,李道像往常一样上山去采药,他哼着小调走在山间的小道上,浑身上下都贯通着一种舒畅的感觉。
当天的天气很好,这意味着他也可以早一点完成当天的采药任务“收工回家”了。
但就在李道准备转身离开的一瞬间,他突然看见了远处的山洞边好像有一个长长的东西。
本着好奇的心态,李道决定上去看一看,他从小跟着父亲一起上山采药,也见过不少稀奇的事情。
因此,在决定靠近那个山洞的时候,李道就已经做好了“吃一惊”的思想准备。
然而,尽管李道已经尽可能地在控制自己的心情了,他还是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了一大跳。
只见两个山洞里摆放着两口石头做的棺材,而且这两口棺材的体积还很大,几乎“半悬”在了空中。
这两口十分怪异的棺材立刻引起了李道的警觉,作为一个医生,李道也是常常游走在生死边缘的人,对于人们的“生老病死”,李道早就能够泰然处之了。
但当他面对着这两口棺材时,浑身上下还是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这两口棺材到底是属于什么人的,它们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呢?
这两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李道的脑子里,李道仔细回想了一下,村子里有没有关于这两口棺材的传言。
可是,他思来想去确定村子里几乎没有人提到过这两口棺材。
不过,李道仔细想了想,村子里倒是一直有一个关于“金棺”的传说。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村子的附近一直有一个宝藏,而宝藏的周围就有两座金棺。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根本没有人见过金棺。
因此,大家都只是把“金棺”的事情看作是一场玩笑,李道越想越不对劲,他仔细地打量了这两口棺材,确定了它们不是由金子制成的。
但此刻李道的心里也越来越感到迷惑,甚至还有一些“冒险精神”,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弄清楚这两口棺材背后的真相。
于是,李道心一横便给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打去了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听了李道的描述也大感震惊,当即表示要李道在村里等着,随后就会有专家联系他。
打完电话以后,李道就得意洋洋地走到了村口等待着专家组的到来。
李道觉得自己似乎一瞬间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大秘密”,就算这两口棺材与传说中的金棺没有关联,那么也很可能价值连城。
说不定到时候自己还能跟着大家一起评个奖项,得个奖金什么的。
李道越想心里越觉得兴奋不已,慢慢地,他的脸上居然出现了一丝得意的表情,连路过的村民们都看了出来,大家经过询问才得知李道发现了两口奇怪的棺材。
这时候,立马有人站了出来表示要跟着李道一起上山去看看,但李道却一直坚持要等专家们来了一起上山去。
那么,专家们到来以后,又会对山上的两口棺材进行怎样的发掘呢?这两口奇怪的棺材背后到底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几个小时以后,考古人员们果然到达了李道居住的村子。
接着,几个胆大的村民跟着李道一起带着专家们上山查看棺材的情况。
虽然李道早就跟大家解释了“金棺并不存在”,但村子里的人都聚集在了进山的路口处,都想看看传说中的“金棺”。
李道也懒得再跟他们废话了,直接带着专家们朝山上走去。
由于山里的路都非常陡峭,有的地方甚至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所以考古队员们在村民和李道的带领之下前进得非常缓慢。
直到下午四点左右大家才到达了两口棺材所在的位置。
随后,考古队员们抬头向上望去,也被吓了一大跳,这两口棺材看上去十分笨重,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
为了小心起见,大家不得不放慢脚步朝着两口棺材的方向走过去。
大家来到摆放着两口棺材的山洞里仔仔细细地搜索了一番,令人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标记或者痕迹。
很显然,这两口棺材会被这么摆放在此,一定不是出于偶然。
但是,按照我国传统的丧葬习俗,棺材一般都会被人们埋进土里。
即便到了今天,火葬已经成为了一种丧葬中的新习惯,但人们还是习惯将骨灰盒埋入地下。
可是,为什么这两口棺材会被放在山洞里呢?难道是当初死者下葬的时候太过匆忙,没有来得及建造墓穴吗?
这时候,有一位见多识广的考古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两个放置棺材的山洞会不会本身就是一个墓葬呢?”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人会将死者的棺木或遗体放在山上,让它们自然腐化,这样做虽然没有给生者留下什么可供纪念的东西,但好在也不占用土地。
顺着这个思路大家都做起了推理,合江县地处四川的西部,这里的人们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
再加上这两口棺材的年代也十分久远了,属于正儿八经的“古物”。
所以,不排除古人曾经在为人们举办葬礼时,会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仪式。
但是,要想搞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大家还是得回去查阅资料。
所以,考古队的领队决定先收队回到驻地,同时联系单位里的同事帮忙查找一下合江当地的《县志》,但大家在《合江县志》里查了好几天,都没有发现当地人有什么特殊的丧葬习俗,整个考古工作似乎陷入了一个可怕的“瓶颈期”。
这时候,又有一个队员查到了先前在四川省其他地区公布的考古学研究资料,大家发现之前在四川乐山就有过一座非常独特的“崖墓”。
所谓“崖墓”,就是将墓葬建立在悬崖之上,这种墓葬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曾经广泛地存在过,“崖墓”分为单人独葬墓、双人合葬墓和多人墓合葬墓。
看到四川乐山发现的那处“崖墓”,大家又将视线移回了面前的两口棺材上,现在几乎可以确定这两口棺材,也采用了传说中的“崖墓”形式来安葬死者。
但是,为什么西南地区的古人会选择采用“崖墓”,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式来安葬死者呢?
考古专家们认为,我国的西南地区山地众多、耕地稀少。
在古代,耕地对多少往往就代表着一家人的财富与地位,因此很少会有人选择在自己家的耕地里埋葬死者,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附近的山上找个地方为死者建立一座“坟茔”。
这样既让死者得到了应有的体面和风光,也不至于让活着的人为此付出太过高昂的代价。
但并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愿意为死者修建坟茔的,还有一些人会选择将死者的棺椁运上山,直接放进山洞当中。
等到时过境迁以后,山洞里的墓葬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西南地区山崖峭壁很多,找到一个山洞比人为地挖出一片坟地来说更加方便。
因此,到了今天,人们在西南地区便看到了很多的“崖墓”。
根据相关史料和研究材料的记载,“崖墓”的丧葬形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巴蜀地区,后来秦国统一了四川等地,但并没有过多地干涉当地人的风俗习惯。
就这样,“崖墓”的形式就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崖墓”一直广泛地存在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到了魏晋时期随着四川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发展,人们对于丧葬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所以,当时的人们逐渐摒弃了“崖葬”的方式,绝大多数人都改用了“土葬”。
在查阅完了这些资料以后,考古人员们顿时感到又惊又喜,既然确定了这座墓葬是“崖墓”,那就说明它的年代一定早于或等于魏晋时期。
如果大家能够弄清楚这两座崖墓背后的真实历史,那将会促成一件震动中国考古学界的大事!
正当考古人员们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的时候,先前带他们上山的李道对他们讲述了“金棺”的传说,听了“金棺”的故事,考古人员们也很高兴。
虽然这两口棺材并不是金子做的,但他们或许可以从金棺的传说当中探寻一些墓葬的真相。
大家发现,这两口巨大的棺材是由一块巨大的石头制作而成的。
即便是采用了今天的工业技术,想要制作出这么两口石棺,也得花费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古人在技术和人力资源方面都远远不及现代社会。
因此,他们想要打造出这样的两口石棺只能是“难上加难”,这样的难度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无异于是一次“超级工程”。
所以,有考古人员认为所谓的“金棺”其实指的就是这两口棺材,它们之所以被称为金棺并不是因为它们是由金属打造而成的。
恰恰是因为,它们制作起来太过放屋里和繁琐,像这样的石棺普通人肯定是无法享受得到的。
因此,依照古人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待遇,称它们一声“金棺”,似乎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听了考古人员的解释以后,李道瞬时感到茅塞顿开,他赶快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村子里的其他人,作为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的孩子,能够知道“金棺”的真相,李道别提有多高兴了。
然而,村子里的人却并没有表现得像李道那么兴奋。
因为还有一个问题始终在困扰着村子里的每一个人,这两处“崖墓”里到底安葬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经过一番仔细地搜索和整理,有人在石棺上发现了一处“董永葬父”的石刻,有了这个线索,这处墓葬的时间大概也就可以被推断出来了。
人们认为,“董永葬父”的故事诞生在汉朝时期。
所以,这处墓葬的建成时间最早不会超过汉代,根据这个推断,大家又对这两口石棺做了简单的科学检验。
结果大家发现根据化学物质检测的原理,这两口石棺应该都是东汉时期的东西。
也就是说,这两口石棺肮脏得很有可能就是东汉时期的两位重要的人物。
可就在一切似乎都要变得明朗起来的时候,有人却在两个石棺的盖子上发现了奇怪的物件。
其中一个石棺的盖子上有一个凸出来的“小石头”,而另一口石棺的盖子上则有一个凹下去的地方,两口石棺上的特别之处又刚刚好可以对照上。
大家认为这里面一定有着某种联系,于是便开始分头寻找证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大家在一本史书里找到了相关的记载,汉朝人认为男人是像太阳一般的存在,而女人则像是月亮一般。
因此,人类的婚姻其实都是阴与阳、太阳与月亮的结合,在石棺上凸起的部分被认为是太阳,而凹陷下去的部分则被认为是月亮,这两者互相被当作是对方的“补充”,看起来简直是相得益彰。
而且,人们还在石棺的外部发现了一幅奇怪的图案,图案是由两个长着人形脸庞的“怪物”组成的,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看起来就像是两条蛇一样。
马上有人认了出来,这就是著名的“伏羲女娲图”,根据古代的传说,伏羲和女娲在上古大洪水后逃了出来。
后来,他们都躲进了一个巨大的葫芦里,经过漫长的时间以后才有了后来的人类。
因此,古代经常会有人把伏羲和女娲比作是一对彼此恩爱有加的夫妻。
根据现在大家发现的种种证据几乎可以推断出一个屋结论:这两个石棺同时属于一个“夫妻合葬墓”,而且这对夫妻的身份还不一般。
根据大家以往的考古经验来看,像这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下葬一定会留下诸如墓志铭之类的东西。
可是,大家围着两个石棺和周围的地方转了一圈就是没有发现墓志铭的痕迹。
除此以外,大家也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证明或推断墓主人身份的有力物件。
看来,想要弄清楚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只有“开棺检查”这一条办法了,经过一阵细致的比对和周祥的考虑之后,考古队的负责人最终还是下达了“开棺”的指令。
在两个石棺被缓缓打开的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
在大家看来,墓主人既然颇有身份,那他应该也会有很多随葬品。
就算遇到随葬品腐坏的情况,人们也可以根据死者的遗体来推断出一些十分有用的信息。
但是,最后的“开棺”结果让一部分考古人员大失所望。
因为,两具石棺里早就已经是空空如也了,除了极少数的随葬品之外,人们几乎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东西。
就连先前很多人所期盼的墓主人遗体都没有被找到,整座墓葬现如今只剩下了两口石棺和一些造型独特的出土文物。
无奈之下,现场的考古队员们只好整理起了那些从石棺里取出来的文物。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考古人员吃惊地大叫了起来,因为他发现自己正在清理的一件文物居然呈现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姿态。
只见两个陶俑紧紧地相拥在一起,他们的手相扣在一起,脸也凑得非常近。
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件陶俑文物就是一对夫妻或者是情侣。
经过更加仔细地观察,大家还发现这两个陶俑小人居然还在亲吻对方,能够在古墓当中看到这么“现代化”的文物,着实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了。
很多上了年纪的专家,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纷纷露出了害羞的神情,一些年轻的考古队员们则围在这件文物的周围对着它不断指指点点地议论着。
没想到在将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人们对于爱情的表达就如此奔放不羁了。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古人都受到了传统“三纲五常”的思想束缚,很难做出有违礼法的事情。
但是,如今从这件出土的陶俑文物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古人都像大家想象里的那么死板和保守的。
无论是石棺上的“伏羲女娲图”,还是石棺里面的陶俑小人,无不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于爱情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有时候,古人的想法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认知和想象,当我们透过冰冷的史料去了解那个时代的的时候,或许已经忘了,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也是活生生的人。
只不过,在这次考古行动中唯一令众人感到遗憾的,就是没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由于现阶段人们所掌握的资料和文物实在是太少了,这些东西虽然都带有一定的“指向性”,但却还是不够精准和清晰。
因此,想要判定墓主人的身份还必须等待新的史料或文物的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古并不是很多人所理解得那样枯燥,更不是“合法地盗墓”。
真正的考古行动是一次次伟大的探索与尝试,它将一段段我们并不了解的故事带到大众的眼前。
同时,考古队员们也用他们手中的资料和工具,一点一点地帮我们恢复着一段特殊的“记忆”。
有些西方学者将考古行动称作是“人类记忆的修复工程”,可以说是相当准确的,我们的国家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但是,这些庄重的历史和文化需要有人去整理和书写,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是历史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站在如今这样一个充满了碰撞和交融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在这些争吵不休的声音当中,我们必须要弄明白两件事:
我们到底是从何而来,我们未来的道路又究竟会通向何方……
参考文献:
《方志四川.影像 中国影像方志 四川合江篇》央视科教
《合江县汉代石画像博物馆简介》合江县文广局
《合江金棺汉代生命与死亡的画卷(上)》华西都市报
《合江金棺汉代生命与死亡的画卷(下)》封面新闻
《汉代金棺聚合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萧易
编辑:浊酒
责编:林画
- 0002
- 0000
- 0001
- 0005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