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1958年上将朱良才主动请辞,主席感到不同寻常:荣臻,你去看一下
65606

1958年上将朱良才主动请辞,主席感到不同寻常:荣臻,你去看一下

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4:45:550

1958年的一天,毛主席收到一封特殊的辞职信,写这封信的乃是时任北京军区政委、开国上将朱良才。

此时正值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际,朱良才将军的辞职难免让人过度联想,主席也对此事感到不可思议和惋惜.

于是他找到了朱良才的老上司聂荣臻元帅,让他去看望一下这位老部下,顺便询问一下原因。

聂荣臻带着主席的嘱托专程去看这位老部下,可不论如何劝说,朱良才辞职的心就是不为所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朱良才在关键时刻选择“激流勇退”的呢?

1900年,朱良才出生于湖南汝城的一个书香世家。

25岁的时候,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中,在故乡当小学教员的朱良才抱着救国救民的朴素思想,参加了由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因文化水平高被众人推举为农会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不少“革命者”抛弃了思想,脱离了党组织,家人担心朱良才的人身安全,多次劝他回乡教书,但朱良才早就心属革命。

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他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并于同年10月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1月,经县委介绍,朱良才参加湖南暴动,在湖南耒阳县,他找到了朱德和陈毅,与其他领导一起发动了农民暴动,和前来搜剿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在战斗中,朱良才展现了出色的军事和指挥能力,让众人对这位没有上过战场的小学教员刮目相看。

战后,朱良才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36团,不久挥师进入江西,开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加入了红4军的行列。

到了井冈山后,朱良才被任命为军部秘书,是朱老总的掌印官,负责红军的后勤事务。但朱良才不愿意在后方当一个“萧何”,他想去前线当一名奋勇杀敌的“樊哙”。

在他的积极请求下,党中央同意让他去前线,把他派到了红四军主力之一的31团1营1连当党代表。

进入一线部队的朱良才,就好比入海的蛟龙,一身本事得以施展。此后他跟着毛泽东朱德进军赣南、闽西,连战连捷,立下了赫赫战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面对反动派军队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朱良才奉命率领红九师在根据地外充当机动部队的角色。

在他的指挥下,红九师如鬼魅一般,动辄就出现在敌人背后,随即发动突然袭击,搞得反动派苦不堪言,有效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被誉为善打迂回战的常胜将军。

可正是因为作战英雄且悍不畏死,在一次战斗中,朱良才不幸负伤,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臂,并从手肘关节处飞出,鲜血直流。

见状战士们连忙把他抢救下来,送往红军野战医院治疗。

然而当时我军医院的医疗设备简陋,医疗技术也比较落后,能治疗断臂的优秀军医又大都在正面战场,无法及时赶到,于是医院只能采用土法接臂,虽然保住了将军的右臂,但还是造成了终身残疾。

1934年10月,由于战略失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落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朱良才也跟随部队,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由于自身的断臂未愈,朱良才暂时无法亲临前线,被任命为总卫生部政委。

在担任这一职位期间,朱良才改革了红军的医疗体系,完善了所有野战医院的编制,为红军卫生工作的开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挽救了很多战士们的性命。

当时红军的条件极其困难,作为卫生部政委的朱良才每到一地,都要亲自寻找可供伤病员居住的房屋以及扎营地点。

在翻越雪山和过草地期间,朱良才将口袋中所剩无几的干粮分给身体虚弱的战友们,帮助他们渡过了这一凶险的人生关隘。

长征顺利结束后,中革军委决定成立军政干部学校,朱良才被调去担任校长兼政治委员。此时,国际形势诡谲多变,日本侵略者在炮制了华北自治事件后,野心暴露无遗。

为了给接下来可能会爆发的抗日战争做好准备,党中央决定向西开辟新的根据地,打通前往新疆的走廊,将大西北变成抗日的大本营。

于是在中央军委的命令下,红5、红9、红30军于1936年10月在靖远渡过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拉开了西征的帷幕。

同年11月11日,中央决定将渡河部队改组成红军西路军,这时军政干部学校改名为教导团,朱良才出任教导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西渡黄河,加入到西路军的阵列之中。

起初,西路军凭借出众的战术素养和指挥官高超的指挥技巧,取得了一定的战果,然而随着战事的进行,西路军孤军深入,再加上当地环境恶劣,缺少可以就地补给物资的村庄,西路军出现了严重的物资短缺问题。

为了扭转颓势,西路军决定拿下高台县城,试图以高台县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战,西路军主力第五军于1937年1月1日攻克高台城。

然而还未等西路军站稳脚跟,敌人重兵就火速赶来,将整个高台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面对来势凶猛的敌人,红五军战士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高台失陷,军长董振堂、政委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

高台失守,意味着我西路军部队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况且敌人以骑兵为主,一旦发起急行军,只消几日就可找到我军总部。

在此危急形势下,朱良才临危受命,接过了红5军的大旗,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率领突围的几百人加入到红三十军中,准备开辟新的战场。

红三十军和敌人打了几仗,双方互有胜负,但西路军的形势没有得到一丝好转,后勤补给也已经全面中断。

为了保住最后的力量,总指挥部决定将剩下的2000人分为左右两路军,朱良才所率领的人马被分到了右路军,和王树声一起负责部队的指挥工作。

然而右路军刚刚开拔,踪迹就被敌人的侦查骑兵发现,随后敌数万骑兵出现在我军两翼,利用马匹的机动性对我军开展冲锋攻击,战斗从黄昏一直持续到深夜,右路军在敌人的攻势下被完全打散,朱良才身边只剩下十几名战士。

在他的指挥下,众人趁着夜色躲进了祁连山,并与进山搜捕的敌人展开周旋。在与敌人相持了几天后,朱良才认为这样下去,即使不被敌人发现,也无法熬过祁连山过于恶劣的天气环境。

于是众人决定偷摸下山,进行突围。然而大伙儿刚一动身,就遇上了敌人的先头部队,敌人见状立马向朱良才一行发动进攻,混乱之中,众人再度失散。

失去了组织、队伍和战友,朱良才孑然一身,只能根据天色判断大方向,徒步前往陕北。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朱良才换上一身破布衣裳,找了根木棍,将自己打扮成逃离饥荒的流浪汉。白天躺在草丛和石缝中,夜里趁机赶路。

饿了,就寻觅一些可以咽肚充饥的草根,渴了,就找些肮脏的水潭或者抓一把雪,强忍着恶臭咽下去。

就这,经过360个日日夜夜,朱良才终于走到了甘肃省镇原县。在这里,他获悉红军一支队伍正驻扎在此地,执行营救西路军失散官兵的任务。

当浑身是伤,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出现在战士们面前时,谁都没想到眼前这位已经不见人形的流浪汉,正是援西军寻找的目标之一——朱良才。

找到组织后,朱良才立马投入了工作当中,他主动请缨,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做营救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大量失散在西北的红军战士、干部相继被找到,挽救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到了1938年春季,朱良才回到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毛泽东对他印象深刻,称赞他为“军中良才”。

在完成了中央党校的课程后,1938年秋天,朱良才前往晋察冀军区,协助聂荣臻领导该军区的政治工作。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对我抗日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扫荡,面对侵略者的疯狂攻势,朱良才心知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一定要帮助广大基层战士们突出那道坎。

于是,他通过走访调查,及时发现了和宣传了大量英雄事迹,诸如大名鼎鼎的“狼牙山五壮士”、“民兵英雄李勇”等先进典型,成功巩固了基层,并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此后,朱良才就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政治工作上。

他通过新闻宣传,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在舆论战线上与反动文人和汉奸媒体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有效回击了国内外各路敌人对我抗日武装的抹黑,极大鼓舞了基层战士和百姓的抗日热情,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抗日战争结束后,朱良才继续留在政治岗位上,协助聂荣臻组建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

1948年5月,协助叶剑英组建华北军政大学,担任副政治委员和政治书记,在校工作期间,朱良才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为日后我军现代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朱良才任华北军区副政委,在55年军区改制后,朱良才改任北京军政治委员。

当时,中苏关系正值蜜月期,苏联方面派出了大量援华专家,而在我军部队中,也有大量的苏联顾问,因为有苏联顾问的存在,一些基层干部觉得苏联老大哥讲的话就是对的,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

作为一名资深的政治工作干部,朱良才明白要扭转部分干部的思想,就必须摆出实事求是的道理。

朱良才对顾问的态度是:他们提出的意见,正确地采纳,不适合解放军情况的,给予解释说明,并将这种工作方法推广到军队的各个层面。

在当时,中苏两国的军队政治部职责有很大不同,苏联的政治部已经模糊了政治工作概念,将政治部变成了具有一定特权属性的军官俱乐部。

朱良才认为,这种政治部是对军队政治工作的背叛,因此当苏联顾问提出要增强政治部的娱乐属性时,朱良才当即予以拒绝,认为政治部的工作只有做好军队思想工作这一项,决不能将政治工作娱乐化。

朱良才对党的政策,尤其是在对人的处理上十分慎重。在政治运动中,他特别注意做到防止“左右”两种倾向。

当时,军队内部有好几位原国民党上校军医,对这些人,不少干部和战士们觉得虽然他们是起义投诚而来,但许多问题都还没有摸清楚,因此对这些人普遍存在不信任!

而这种情绪很快就在部队内部弥漫开来,一些伤病员甚至不愿意让这些前国民党军医治,导致不少起义和投诚人士出现不小的挫败感。

面对这种情况,朱良才说:“在旧军队,他们都是凭技术吃饭的,又不是那些双手沾满血腥的反动派。现在只要我们诚恳地帮助和信任他们,他们同样可以为人民服务啊。”

为了一举扭转军队内部的这一偏见,朱良才以身作则,主动找到这些原国民党军医,让他们为自己看病,还亲自前往这些军医的住所与他们亲切交流和谈心,尝试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让他们蜕变成人民军队中的一份子。

朱良才出色的政治工作得到了全军内外的一致好评,毛主席知道后,称赞他不愧军中良才之美名。

1955年9月27日,是新中国的首次授衔仪式,作为军队内部出众的政治干部,桃李满天下的朱良才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和大名鼎鼎的贺炳炎、韩先楚、吕正操相比,身为政治干部的朱良才在正面战场上没有太多的表现,但他出色的政治工作是这些世之虎将的坚实后盾。

授衔之后的几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朱良才的身体开始出现了问题。由于在战争年代他曾数次负伤,有两次未伤愈就提前出院,再加上长期奋不顾身地工作,积劳成疾。

1958年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红军时期受伤的右臂很难抬起来,头疼的毛病也愈发严重。刚开始,他还能靠吃几片止疼药来缓解疼痛,但随着病情的恶化,止疼药也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此时朱良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他为此特别苦恼,经常自责:“我是正职,因病不能多抓政治工作,会对整个军区造成不小的影响。”

最终思来想去,朱良才决定离开工作岗位,向中央发送了辞呈,希望能派一位年富力强,充满朝气的同志来接替他的工作。

对于朱良才的辞职,很多人表示不解,纷纷劝他收回辞职报告,毕竟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留职养病。

但朱良才认为,这不符合他做人的准则,并说北宋王朝之所以积贫积弱,就是因为官吏分家,官不做事而吏做事,我的身体我自己明白,一旦养病就很难回到工作岗位上,如果我站着政委的位置不放,岂不是就是北宋王朝的官,而那位接替的同志不就成了吏吗?

毛主席在得知朱良才辞职后,一开始也是不理解,命令聂帅探望后,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前后经过。在后续召开的军委会议上,赞扬他思想开明,顾全大局,一心为党,号召大家向朱良才同志学习。

虽然离开了他所挚爱的岗位,但朱良才仍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在离休的日子里,他不断学习精进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并开始着手撰写相关著作。

然而遗憾的是,以朱良才的身体状况,很难再写下一部厚厚的书籍了,作为朱德元帅的第一任秘书,又是军中赫赫有名的儒将。

朱良才一生却只公开发表过4篇文章,其中就有那篇《朱德的扁担》,文笔之细腻,情感之真挚,是现代短篇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佳作,后作为优秀范文被收录到了小学语文课本之中,被广为传颂。

1989年2月22日,朱良才因病逝世,享年89岁。聂帅在得知自己的老部下逝世后,不免心潮难平,潸然泪下,90岁的老帅为朱良才的妻子写去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

在信中,聂帅回忆了与朱良才一同工作的点点滴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朱良才是他身边的战友,好帮手。

如今斯人已逝,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更要化悲痛为力量,振奋精神,继续为中华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纵观朱将军的一生,从来就没有小我二字,顾全大局是他一生的信条,是值得国家和人民永久怀念的王佐之才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