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北京一环卫工豪捐24亿,面对称赞只说:这一切都是为了赎罪
“有个老太太捐了24亿!”
1984年,北京公证处传出了一个爆炸性新闻。
老太太是一名环卫工人,收入勉强够温饱,一下子捐出24亿,这着实令很多人震惊,然而,面对众人的称赞,老太太却说:这一切都是为了赎罪,如果不把钱捐了,自会己死不瞑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要从她的丈夫赵欣伯说起。
这个环卫工人就是耿维馥,后来改名为赵碧琰。
耿维馥出生在辽宁沈阳,家境很好,还被送去了女子学校读书。
在读书期间她交到了一个很好的朋友,这个人就是赵欣伯的妹妹,两人很是投缘,经常一起读书聊天。
在赵欣伯的妹妹那里,耿维馥听到了很多关于赵欣伯的事情:赵欣伯为人正直,又有一腔热血,曾东渡日本学习救国思想,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旧中国。
耿维馥也是读过书的人,她对这样危难时刻还能想着天下寒士的人很是崇拜。
有一天放学后,下起了暴雨,离家较远的耿维馥只好先到赵欣伯家躲雨,也就是这次,耿维馥见到了倾慕已久的赵欣伯。
赵欣伯一席长衫,戴个眼镜,整个人文质彬彬的,这让情窦初开的耿维馥一下子就爱上了赵欣伯。
那天晚上,赵欣伯给妹妹和耿维馥讲了现在的局势,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怎么才可以救中国,这让耿维馥更是坚定了自己要嫁给赵欣伯的决心。
至此之后,耿维馥就总是来赵欣伯家,听他讲那些自己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她为自己喜欢这样一个人感到骄傲。
久而久之耿维馥对赵欣伯的感情越来越深,就向赵欣伯告白了。
赵欣伯没有立即答应,而是给耿维馥讲了一段故事。赵欣伯说自己曾经有一段婚姻,她是一个歌姬,名叫王碧琰。
这个女人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抛弃他,而是变卖首饰,支持他继续革命。
因为王碧琰,自己才有机会继续在日本读书,才有了今天的赵欣伯。但是等到自己的事业有所好转的时候,王碧琰却因重病离去了。
赵欣伯承认自己的对耿维馥有好感,但是他曾经答应过王碧琰自己这一辈子只有她一妻子,只会爱她一个人。
听到这里耿维馥很是为赵欣伯的深情而感动。赵欣伯提出我们结婚可以,但是你必须改用我亡妻的名字,叫赵碧琰。
耿维馥虽然有些迟疑,但为了爱情她还是决定改名。
从此再也没有耿维馥了,剩下的只是赵碧琰了。两人很快就成婚了,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赵宗阳。
完婚后,赵欣伯回到日本继续学业,有了妻儿的赵欣伯更加努力,他希望自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拿到博士学位,好回国有一番作为。
看到丈夫这样的奋进,赵碧琰很是欣慰,她期待着丈夫回国大展身手的那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欣伯在1925年获得了日本帝国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
这在当时可是中国一个获此成绩的人。全家都很高兴,准备马上动身回到祖国救亡图存。
没想到的是,却在此时出了岔子。当时的板原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少壮派军官看中了赵欣伯,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以后可以为我所用。
这些军官用金钱美酒对赵欣伯是一顿狂轰滥炸。刚开始赵欣伯还能严肃拒绝,久而久之,赵欣伯也就抵制不住诱惑了。
赵欣伯开始享受这种奢侈的生活,开始喜欢这种用钱把人踩在脚下的感觉。
这和他出生贫寒,少年时又靠演旦角填饱肚子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也永远忘不了自己的前妻王碧琰因为看不起病,最终死去的痛苦。
赵欣伯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每天和这些军官花天酒地为他们做事,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贼。
过了1年后,赵欣伯回到了中国,但这时的他却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一心想要救国的爱国青年了。
回到祖国的赵欣伯因为日本人的推荐坐上了一个法律顾问的职位。
其实这个职位压根也没有什么工作,每天就是陪着日本人吃饭喝酒,给他们当狗腿子。
赵碧琰本以为回到祖国的赵欣伯看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定会重拾救国之心,没想到赵欣伯还是在日本的那一套做派,甚至有了职位之后,更加的猖狂。
不仅不救国,还出卖国家,在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还劝降当时防御的高官,最后东北沦陷,百姓流离失所。
赵欣伯看到如此惨状,不仅不难过,还拍手叫好,说就是要这惨状,才能证明自己“维护治安”有功,才能向日本人要更多的钱。
之后的赵欣伯无恶不作,非但不救百姓于水火,还抢他们的钱,用鸦片来麻痹他们。
赵欣伯开始沉浸于挣钱的快感中,那明晃晃的金子让他更有安全感。
赵欣伯不仅在百姓身上搜刮钱财,他还帮着日本人给国人洗脑:说自己是留学回来的,认清了现实,跟着日本人,生活很是优渥,让他们不要垂死挣扎,还说日本人会优待投降的人的。
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赵欣伯的煽动在当地确实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多百姓都经不起诱惑,被赵欣伯说服。
赵碧琰看到今天的赵欣伯自然很是悲痛,但她知道自己是拦不住赵欣伯了,只能在赵欣伯要行动的时候,偷偷差人告之百姓,救几条人命。
没想到赵欣伯竟然将注意打到了日本人的头上,有一次他在舞会上喝酒的时候,喝到一款白酒,味道很是特别。
他为了讨好日本人,就想把这酒送给那些军官们。
正在此时,旁边的人却悄悄告诉他,这是假酒,很便宜,一般人尝不出来,也正是如此,才觉得特别。
听完这话,赵欣伯就动了歪心思,这酒自己都喝不出来,就别说那些日本人。
要是高价卖给他们,自己岂不是可以狠狠赚一笔。于是赵欣伯就找人去日本军官常去的地方宣传这个酒,自己再在日本人旁边煽风点火。
日本人果真上当,买了一大批这种酒,而钱自然也都落在了赵欣伯身上。
正当赵欣伯挣钱高兴得睡不着觉的时候,却因一个小厮说漏了嘴,事情败露。
日本人很是生气,一气之下把他调到了日本,还说要没收他的全部财产。
无奈之下,赵欣伯把全部的财产转到了赵碧琰名下,回到日本的赵欣伯消停了很长一阵子。
就当他以为日本人应该气消了的时候,他提出了回中国的申请,毕竟他之前他在中国也是做出些成绩的。
赵欣伯提出申请后,就期待着继续回中国搜刮钱财,没想到日本人却禁止他回国,还说如果他要再搞小动作,就要了他的狗命。
这些可把赵欣伯吓坏了,无奈之下只好隐姓埋名,在东京做起了生意。赵欣伯趋炎附势的那一套在哪里也很管用,他硬是用之前的财产在东京挣了个盆满钵满。
而他挣的所有钱都是在赵碧琰的名下的。就在赵欣伯准备靠着这些钱安度晚年的时候,却没想到日本投降,他也被遣送回国,判处了死刑。
赵碧琰知道丈夫肯定有留给自己和儿子一些钱,但是她觉得那都是一些来路不明的脏钱,她也不想要再和丈夫扯上什么关系。
至此之后赵碧琰改回了自己原来的名字耿维馥,带着儿子过起了普通的生活。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苦,耿维馥从小就没有吃过苦,后来跟了赵欣伯之后,过的也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是为了儿子耿维馥还是坚持了下来,耿维馥找了一份环卫工人的活,这样白天干完活,晚上还可以照顾儿子。
虽然耿维馥挣钱不多,却经常帮助一些吃不起饭的人,她一直觉得这是在帮自己的丈夫赎罪,也是为自己赎罪。
她悔恨当初的自己没有一开始就阻止赵欣伯残害百姓。要不然丈夫也不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那些无辜的老百姓也不至于惨死。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0年,她也从来没有想过去日本拿回赵欣伯的财产,直到一天几个穿中山装的干部来了之后,才改变了耿维馥的想法。
这几位干部说明了来意,他们来就是为了帮助耿维馥拿回那些财产来。耿维馥知道赵欣伯那些年挣的钱自然不少,却没想到居然有30亿元。
不过耿维馥也很沮丧,这钱要从日本拿回来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当时中日还没有建交。
之前赵欣伯委托的那个人也是一个日本人,说不定早就独吞了,而且这个委托人也没有见过自己,很可能根本就不承认自己。
知道耿维馥的顾虑,几个干部也向耿维馥保证,只要是我们的人民的财产我们一定就可以拿回来。听到干部们的话,耿维馥也确实安心了不少。
在追踪遗产的过程中,正如耿维馥所料想的,这个委托人确实有心独吞这个财产,他压根就不承认耿维馥的身份。
他说赵欣伯的妻儿早就死去了。不仅如此,他还伪造遗书,表示如果妻儿去世,财产就归自己所有。
于是问题就卡在了如何找人证明耿维馥的身份上。可以证明耿维馥身份的人有的早就离世了,有的销声匿迹了。追查人员的工作也陷入了停滞。
这财产的纷争一拖就是10年,后俩终于找到了可以证明耿维馥就是赵欣伯妻子的人,钱也终于落到了耿维馥的手里。
耿维馥的家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么一大笔钱自然也很是高兴。
都希望可以从中分一杯羹,以后可以少奋斗几年。没想到他们的美梦却因为耿维馥最终的决定被打破了。
拿到财产的当天晚上,耿维馥就开了一个全家会议,她讲述了自己和赵欣伯这么多年的经历,也讲述了这30亿到底是怎么来的,这每一分钱都侵满了中华人民的血泪。
她表示自己不会用这些钱,也不允许孩子们用这些钱。
最后耿维馥作出了将这些钱一些捐给国家,一些捐给贫苦百姓的决定。家人们虽因为得不到钱而有些失落,但他们听了钱的来历后,也支持母亲的决定。
虽然耿维馥把钱都捐了出去,她依然很是愧疚自己当初没有拦着丈夫。她也认为即使捐这么多的钱也无法洗清她和丈夫的罪孽,不过是让自己的良心好受一点罢了。
而赵欣伯这一生,本来可以通过自己的才智留名历史的,却走上了歧途。让家人和孩子都要为他赎罪。
他为钱奋斗一生,却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获得了如此下场。他这样的经历也很值得我们反思呀。
做人不要贪心,更不能忘记初心,踏踏实实的做事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啊。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