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红军骁将25岁英年早逝,聂荣臻感叹:他若活着,元帅座次可能要换
65834

红军骁将25岁英年早逝,聂荣臻感叹:他若活着,元帅座次可能要换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4:15:030

在中国近代抗战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曾是毛主席心中最得力的战将之一,也是我党第一次面对大型会战取得胜利的“带头人”。

当然,除了军事能力极其优秀之外,此人还是当年第四军区最有文化的人,就连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都称他为“第四军的文学家”。

他就是伍中豪。

(伍中豪)

不过可惜的是,北大出身、与林彪齐名的他,却在25岁时遭到敌军杀害,著名现代史学家叶永烈就曾说过:“伍中豪如果没有牺牲,中共历史就会改写!”。

就连我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也曾感叹道:“伍中豪如果还活着,十大元帅的位置肯定要重新排座!”。

那么,抗战年间的伍中豪,究竟有多强,能让聂荣臻发出这样的感慨,伍中豪又是为何牺牲?

出生于1905年的伍中豪,家境十分殷实,父亲是前朝秀才,母亲也是当地的大家闺秀,所以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从小就是邻里乡亲口中的“小秀才”。

当然,伍中豪也完全没有让大家“失望”,成年后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学,在我党内部,几乎少有能够与伍中豪学历家境相媲美的人,就连公认的大才子周总理,也只不过是只在南开大学上了一年罢了。

1920年前后,伍中豪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求学,在这里,他意识到了国家危难,各地军阀混战不止。

内有无限战乱消耗国家底蕴,外有侵略者试图用火炮打开中国国门,此时的国民党已经露出獠牙,有美国为它撑腰,国民党越发“放肆”。

在伍中豪眼里,当代中国,也只有共产党才是那个专心为国的党组织了,所以在大学期间,伍中豪就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前辈们共同举起红旗。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未来有可能爆发的冲突战争,1924年,我党组织并安排了数位高等学历的党员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伍中豪就是其中一人。

后来黄埔军校毕业,为了配合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伍中豪又被安排到了广州地区担任军事教官。

也就是在那里,伍中豪认识了改变他一生的毛主席。

当年,毛主席也和伍中豪一样,在广州地区担任农民武装军事讲习所的教官,由于是同样的职位,伍中豪和毛主席也就经常交流讨论,一来二去,两人逐渐熟悉起来。

两人都是才华横溢的“农民”先生,一个幽默风趣,一个生动活泼,原本不识字的农民都被这两人的教导方式深深吸引。

讲台上的毛主席就有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原本苦涩难懂的革命教条,在他嘴里,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引人入胜。

而伍中豪的发挥也相当出色,毕竟他的文化水平摆在那里,功底非常扎实,所以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将那些枯燥的军事知识,以另一种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说出来。

当时的两人,都怀揣着对革命的热爱,尽管广州地区的指导环境相当恶劣,但他们丝毫没有怨言。

在那里,伍中豪待了两个月,毛主席待了四个月,前者后来参加了北伐,后者则开始思考起义救国。

1927年9月,毛主席发动了秋收起义,为了支援主席的事业,伍中豪第一个站出来,担任了当时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副团长。

至于伍中豪为什么要如此坚定地拥护毛主席,想来肯定是因为他在毛主席身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未来。

而至于为什么当年正在参加北伐的伍中豪,会突然加入秋收起义的队伍,这其中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当年,伍中豪在离开广州之后,被分配到了张发奎的警卫团,成为了团长卢德铭手下的一个排长。

当时,国共两党还是处于蜜月期,拥有合作关系的两党经常穿插着安排军事人员,但蒋介石却在北伐的过程中,突然撕毁条约,背叛革命,并大肆搜捕共产党员。

为了保存我党的新鲜血液,卢德铭不得已将这支警卫团用铁血手段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在最初的计划中,警卫团是要参加南昌起义的,但出了这档子事肯定赶不上了,所以卢德铭这才率领警卫团参加了秋收起义,并成为了这只起义军的主力部队。

但可惜的是,秋收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而卢德铭也在这场起义运动中,不幸身亡,当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后,连续几天都吃不下饭。

甚至在半夜时,都长呼短叹:“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都不换!”。

由于秋收起义的失败,毛主席的威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其中挑头不听从指挥的就有原起义军领袖之一的余洒度。

当时,毛主席在深刻地认识到了起义的失败后,痛定思痛,终于得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希望部队驻扎井岗,以图后续。

但余洒度却果断地否决了毛主席的这一决策,并坚持让部队进取浏阳,攻取长沙。

眼看指挥桌上的气氛逐渐焦灼,一旁待命的伍中豪瞬间掏出腰间的手枪,顶在了余洒度的头上,并说道:“这里只有一个领导人,就是毛泽东,谁要不听话,我就要他好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毛主席在那场会议过后,成为了最有话语权的领导人,而伍中豪也成为了毛主席身边最喜爱的战将,至于余洒度,被夺权之后的他,退出了共产党加入蒋介石序列,最终因贩毒被处以枪决。

此后,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过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斗争后,伍中豪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作战勇猛、指挥有方,这是毛主席对他最高的评价,也正是因为伍中豪极其优秀的表现和超越常人的军事才能,让他与林彪、彭德怀、黄公略三人共称为井冈山时期毛主席手下的“四骁将”。

1928年前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遭到了敌人的攻打,敌人趁着工农革命军攻打遂川时,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武装夺取了空城宁冈。

要知道,当时的宁冈可是我党革命根据地的门面,敌军占领后直接威胁到了我军的存亡。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毛主席不得已只能将伍中豪调离,让他带着将士夺回宁冈,说起宁冈,那里的城墙都是修建于清朝末年,所以非常坚固。

(攻坚战)

而当年的工农红军也没有坦克大炮等强力的攻坚武器,所以攻城战的难度非常大,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全军覆灭。

思来想去之后,伍中豪选择火攻,先派遣部队攻坚,顺利抵达城墙之后立刻点燃干柴,阻止敌人进一步夺回城墙。

战斗开始之后,随着冲锋号的响起,红军悍不畏死地抱着柴火冲向城墙,几位红军在城墙下架好云梯,剩下的则开始往上爬。

但无奈敌人的火力实在是太强大,十几分钟过去,我军还是没能成功夺下城墙,看着眼前死伤惨重的部下,伍中豪大喊一声,拿起身旁的酒壶一饮而尽。

随后端起一旁的冲锋枪就加入到了攻城的队伍里,看着不畏生死,跟着他们一同攻坚的伍中豪,将士们也收到了极大的鼓舞。

经过数个小时的战斗,伍中豪的部队终于攻占了城墙,并成功利用火攻打开了宁冈山的城门。

经过这场战斗,毛主席更加喜爱伍中豪,当然,除了伍中豪之外,毛主席也非常喜欢林彪,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林彪对于革命的热情,并没有伍中豪高。

1929年前后,伍中豪和林彪两人都已经成为了团长级别的人物,两人都获得了毛主席的认可,但就像上面说的那样,林彪的革命热情并不高。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斗争时,林彪就多次对当下工农红军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还非常悲观地提出了“红军到底还能打多久?”的言论。

但对此,毛主席并没有为难,毕竟当时的工农红军不管是在武器装备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都要小于如日中天的国民党。

但伍中豪却不同,从他认识毛主席的那一刻开始,伍中豪就已经成为了无条件拥护主席的人。

相对的,毛主席对伍中豪也非常喜爱,经常在军事大会上听取对方的意见,比如说在1929年国民党大部队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

当时,国民党出动了将近20个师团,约五万人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前线战事吃紧,毛主席下令召开军事大会,讨论工农红军的去留。

会议中,毛主席明确指出,敌人的兵力是我的五倍有余,敌强我弱的形势危急下,毛主席希望在场的党中央高层积极踊跃的发言,决定工农红军的未来。

最终,大家在计划上达成一致,那就是由彭老总领导红五军与红四军32团留守井冈山,红四军28团、31团向外突围。

大体的作战方针完成后,毛主席又犯了难,那就是这突围的部队该往什么方向走?

而且在突围方向的决策上,大家也是各抒己见,争论不止,有的希望赣东突围,有的希望赣西,还有人希望向湘南突围。

就在大家争执不休时,伍中豪站出来表示:“我希望部队向赣南突围”。

对此,在座的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毕竟当时的赣南地区,想要突围就要面对敌军的主力部队,倒不如其他地区轻松。

对此,伍中豪分析:工农红军的主旨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所以选择赣南是绝对正确的,而且赣南地区的经济条件也并不是很好,资源短缺交通不便。

如果我军挺进赣南,那么国民党的部队就很难再追上我们,再加上赣南地区大多都是山脉,我军藏在山里,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敌军空中单位的视野。

还有就是赣南地区越是贫瘠,国民党的影响力就越弱,如果我军突围赣南,相信很快就能获得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

听到这些话后,一旁的林彪果断拍桌子反对,在他看来,部队向赣南突围就是自寻死路,资源短缺的问题下,大量红军涌入,就算国民党不打过去,本部生存都是个问题。

然而毛主席对伍中豪的建议却非常满意,在主席看来,工农红军现阶段就不是来享福的,如果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还怎么赢下战争。

最终,毛主席大手一挥,全军向赣南地区突围,事实也确实像伍中豪设想的那样,红军部队抵达赣南之后,非但没有在物资方面绊脚,反而在当地的基础越发硬实。

为此,毛主席还专门在大会上表扬伍中豪:“红军在赣南有今日的大好局面,伍中豪应记第一功,当初是他力主到赣南来的”。

1930年,伍中豪再次拿下几场会战的胜利,在闽西地区,三次攻克龙岩,全歼陈国辉2000多人。

除此之外,伍中豪还领导发动了龙岩地区的农民起义,建立了闽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为我党在闽西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对于伍中豪做出的贡献,毛主席都看在眼里,1930年6月,为了表彰伍中豪的贡献,在第三纵队扩编为红一军第十二团时,毛主席亲自任命伍中豪为第十二军军长,并担任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伍中豪)

但好景不长,刚刚升任部队军长的伍中豪突然患上了肺炎,病倒在了医院,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的毛主席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中央红色医院。

医院里,毛主席执意要进入病房,但随行的医生们却并不希望看到这一情况,毕竟肺炎是会传染的。

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遭受病魔的折磨,毛主席就非常心疼,等伍中豪的病情稍微好转之后,毛主席就天天看望他,每次看望时,都会给伍中豪削苹果,关心他吃药。

1930年8月,中共中央下令攻打长沙,当时的毛主席虽然一百个不愿,但也没有办法,毕竟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是政治局的李三立说了算。

在错误的左倾思想下,这场原先就不被看好的战争,果然一败涂地,不仅长沙没有被打下来不说,就连毛主席都有可能被敌人包了饺子。

万般危机之下,毛主席想到了伍中豪,并写信希望对方能够整顿军备,支援一些部队过来,收到信后,伍中豪不顾及自己的伤势,毅然决然的带上了5000赤卫队奔赴前线。

长沙会战结束后,毛主席痛心疾首,一个错误的指示,让中国红军失去了多少战士,他对伍中豪说:“中央要求取长沙,攻打武汉,这个决定不对呀!”

对此,伍中豪也表示欠缺考虑,毕竟当年的武汉长沙,都是敌人防守力量最为强大的地方,而此时的工农红军却没有强力的装备,根本无法阻止规模如此之大的攻坚战。

长沙会战结束之后,伍中豪再次接到上级命令,中央要求他带领一个警卫连的兵力,将赣南西南各县的兵力全部整合,并向福建进军。

原本整合部队的任务,本就没有什么危险性,所以带的人也不多,但谁也没有想到,在伍中豪行进到安福县时,部队遭到了“安福县靖卫团”的突然袭击,由于事发突然,伍中豪和他的警卫连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防御。

再加上对方占据了有利的高地,对伍中豪进行炮火打击,短短数十分钟,警卫连的人员就缩减了三分之二。

眼看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伍中豪只能再次拿起武器反击,最终,由于武器弹药严重不足,人员伤亡巨大,部队全员牺牲,伍中豪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被敌人击毙。

一天后,毛主席听到这条噩耗后,一度精神恍惚,甚至要让身边的人搀扶才不会倒下,对于伍中豪的遭遇,毛主席悲痛欲绝:“苍天损我一臂膀也!”。

部队里,不仅仅是毛主席伤心欲绝,彭老总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一脸愤怒,自己的战友兄弟,被狡诈的敌人击毙,他一定要为伍中豪报仇!

当天下午,彭老总立刻调遣了五千红军开拔安福县,在安福县军团还未来得及做出防御时,红军部队就已经全部压上来,将这只部队全歼,只留下了杀害伍中豪的凶手。

凶手的名字叫做罗汉苟,在罗汉苟被俘虏后,彭老总决定立即处决,以此来告慰伍中豪的英灵。

最终,罗汉苟被推上了刑场,由彭老总的亲自监察,时任红军十二军政委的谭震林亲自操刀,并在无数红军的愤怒声讨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随后,时任红军第二十军军长的曾炳春,用自己的双手捧着罗汉苟的血,洒在了伍中豪的墓前。

伍中豪的死,让毛主席久久不能忘怀,痛失大将的他,甚至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待了好几天。

有人说,如果伍中豪不死,中国的抗战历史必将发生改写,如果伍中豪不死,共产党的历史也一定会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在建国之后,毛主席定下十大元帅时,肯定也会有伍中豪的一席之地。

聂荣臻提起毛主席第一爱将伍中豪时,也是心服口服地说:如果他还活着,十大元帅可能要换座

但历史没有如果,就像我们经历过的事情不能重来一样,伍中豪生前做出了很多对国家有贡献的事情,他也是无数红军眼中的传奇战神。

对于那些革命先辈来说,牺牲无非就是先一步结束革命,如果能用他们的鲜血来铸造我国辉煌的未来,那么这种“极端”的付出,就不会留下遗憾。

或许伍中豪就是这么想的,毕竟军旗就是鲜红色的,牺牲也是革命的常态。

只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之所以能有了现在繁荣、稳定、祥和的社会,都要归功于那段抗战年代前赴后继的英雄们!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