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抗旨被判死刑,朱元璋知其身份后大惊:释放,再赐免死五次
明朝洪武年间,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
朝廷里有一位名叫范从文的监察御史,遭到其他官员的弹劾,罪名是忤逆圣旨。
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弹劾状,勃然大怒,下令把范从文打入死牢,候期问斩。
行刑之前,朱元璋照例查看死刑犯的个人卷宗,在卷宗里,朱元璋发现这个死刑犯姓范,是苏州人,心中若有所思。于是,派人唤来范从文,问道:
“你跟范文正公是什么关系?”
范从文答道:“我是范文正公的第十一代孙。”
朱元璋听完,肃然起敬,马上释放了范从文,并命人取来五块锦帛和笔砚,亲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锦帛赐给了范从文:
“免你五次死罪!”
于是,这位监察御史就被免去死罪,又得到了御赐的“丹书铁券”。
范从文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忤逆朱元璋的旨意呢?
范从文的祖上范文正公又是谁?
为什么朱元璋要给他的后代“丹书铁券”呢?
范从文是明太祖洪武初年的国子监毕业生,毕业后,因为为人正直,被任命为大明朝廷的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官员、纠正刑狱等职责。
监察御使就好比是中国古代官僚系统的“牛虻”,专门“找茬”,所以这个职位本身就很容易得罪人。
偏不巧,范从文这个人“眼里不揉沙子”,喜欢较真,所以自然受到很多同僚的不满和排挤。
他的同僚找到了一个弹劾范从文的机会,什么机会呢?
范从文发现当时的很多贪官虽然贪赃枉法,但是实际上受到的刑罚远远超出他们犯下的罪行,甚至有些人并不是贪官,也被当成贪官抓了起来,以至于连范从文这么一个正直的人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所以,范从文在判罚这些贪官的时候,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稍微“变通”了一下,适当地减轻了一些刑罚。
于是,同僚们向朱元璋弹劾范从文,说他违反了明太祖亲自主持制订的《大明律》。
明太祖朱元璋本人作为社会底层出身的“草根”皇帝,对贪官污吏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于是,便认为范从文徇私枉法、包庇贪官,便毫不犹豫地将范从文抓了起来,打入死牢。
难道范从文真的是“包庇贪官”吗?或者说,难道范从文真的反对朱元璋的“反腐”政策吗?
这个问题恐怕不能急着下定论,先看一看朱元璋的“反腐”举措吧。
我们知道,朱元璋本人是十分痛恨贪官的,对贪官污吏处罚也很严酷,只要发现贪官,就抓起来处以重刑。
据《大明律》记载,朱元璋首创了“剥皮实草”之刑,凡是贪污超过六十两的官员,都要捉到官府里,然后被剥皮,在剥下的皮里塞满牧草,摆在官府公堂旁边,用来震慑和恐吓那些心存贪念的官员。
这样的“反腐”力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而且,官员们如果“反腐”不给力、甚至不作为,也要受到朱元璋的严厉惩罚。
这就让司法官员感到一些压力。他们摸清楚了朱元璋“痛恨贪官”的心思后,审判贪官时往往特别卖力,甚至不惜滥施刑罚,因此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冤案。
所以,范从文才会在遇到冤案时,或者是刑罚远远超过贪官的实际罪行时“通融”一下。
作为一名监察官员,范从文认为,国家的法律部门既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但也不应该冤枉任何一个好人;既不能包庇罪犯、徇私枉法,也不能滥施刑罚、破坏法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范从文已经具有现代法治的一些思想了。
古代法制与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古代法制更多的是“刑罚”,缺乏对权力机关的制度性约束,所以权力机关想怎么判罚就怎么判罚。而现代法治却是“刑法”,也就是说既规定了罪刑,也通过“法”对权力机关形成约束,以防止权力机关制定过于严苛的罪刑,甚至滥施刑罚。
朱元璋毕竟是古代的皇帝,《大明律》也是他个人意志的体现,所以官员队伍唯朱元璋“马首是瞻”也就显得不奇怪了。
朱元璋能把范从文打入死牢,也能免去范从文的死刑,并赐他“丹书铁券”。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朱元璋虽然“乾纲独断”,但并不糊涂,也不鲁莽。
他处理国家大事时总是尽职尽责、小心翼翼,反复衡量以免出错。
朱元璋非常重视对死刑案件的审查和复核。在皇帝之下,还设置了好几层审查案件的机制,比如,三司会审等等,最后要向皇帝汇报。
除此之外,行刑之前,朱元璋本人还要进行最后一道审核:查看犯人的档案卷宗。
然而,就是这一道审核机制,让朱元璋得知了范从文与范文正公的关系,也因此救了范从文一命。
就这样,范从文死里逃生,还额外获得了五条命。
范从文也借此机会劝谏朱元璋:
国家要立法,罪刑要明确;
还要分清楚罪刑的等级,贪污程度不同,惩罚力度也要不同;
法要大于权,制定了法律以后就要严格执行,不能动用自己的权力去随意干涉法律...等等。
这些建议都很有道理,比如“分清楚罪刑的等级”这一条,如果不分清罪刑的等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试想一下:如果贪污六百两和贪污六百万两的刑罚同样都是剥皮,那一时起了贪念,贪污了六百两的贪官心里会想“既然以后都要被剥皮,那干脆贪污六百万两得了!
这样一来,法律岂不是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
所以,范从文看起来就像是“穿越”明朝的一位现代法学家。
范从文的正直个性也给他带来了麻烦。
比如,这次赦免死罪之后不久,他就被贬到了云南近十年之久,直到洪武十年才被赦免回京。
但是由于“免死金牌”的保护,直到明朝末年,范氏家族都没有遭到灭门之祸。
范从文之所以能在洪武初年被朱元璋免去死刑,并得到“丹书铁券”,是因为他有一个靠谱的家世:他的祖上是北宋名臣——范文正公,也就是范仲淹。
说起范仲淹,相信没有人会陌生。
范仲淹是北宋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主持“庆历新政”,后来得罪朝中保守势力被贬。
他在《岳阳楼记》里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不朽名句。
除此之外,范仲淹还是一位军事家,他曾主持北宋对抗西夏的战局,并写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词句。
问题只在于:为什么朱元璋会特赦范仲淹的后人呢?
仅仅是因为朱元璋崇拜范仲淹吗?
也许是吧,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没有任何史料具体描述朱元璋当时的心理活动。
事实上,如果理性分析的话,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朱元璋对范仲淹的个人情感。
我们知道,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祖上备受元朝政府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使得朱元璋对底层群众充满感情,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毫不手软。
而范仲淹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是并没有上层社会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关心底层群众的生活。
范仲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创办民间慈善机构的“大慈善家”。
他被贬之后,在老家苏州吴县创办“义庄”,把“义庄”的土地收入用来赈济灾民,接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他接济的普通人,还包括奴婢、改嫁的妇女等等。这些做法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后来,在范仲淹的表率之下,他的儿子范纯仁等人做起慈善来更是乐此不疲。
范纯仁等人除了接济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还资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其中规定:凡是参加科举考试,每人给钱十贯作为路费,等等。
可以说,范仲淹不仅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把普通百姓放在心上。
范仲淹对普通百姓的这种情感态度正是“布衣天子”朱元璋所欣赏、敬佩的。
所以,朱元璋“爱屋及乌”,对范仲淹的后人爱惜有加。
第二,作为帝王,朱元璋欣赏范仲淹的贤臣风范。
朱元璋一直很佩服范仲淹。在朱元璋眼里,范仲淹是宋朝第一名臣、第一功臣、第一忠臣。
他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好皇帝。
而作为帝王的朱元璋,也确实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了。
研究明史的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短短八天里,朱元璋就处理了1666件公文,合计3391件事情,平均每天看两百多份文件,处理四百多件事情。
更难得的是,他在位的三十一年里,几乎天天都能做到这么勤政。
当然,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评价很复杂,有人认为朱元璋之所以勤政,是因为他有很强的权力欲望,想要大权独揽,所以他废除宰相制度。也有人认为他猜忌心重,不相信其他人,只相信自己,所以搞特务政治来监视臣民。
还有人说是因为朱元璋出身贫寒,所以他有“老农民”“老耕牛”的做派,等等。
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不管出于什么动机,都不能掩盖他“勤政”的事实。
更何况,朱元璋还带头节俭。照理说,他做了皇帝以后,地位至高无上,完全可以尽情享受了。但是他并没有纵情享乐,更没有奢靡腐烂,而是依然艰苦朴素。
可以说,朱元璋的勤政与节俭,完全配得上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也许,在朱元璋眼里,范从文的正直品性正是范仲淹高尚品德的延续吧。
第三,表彰范仲淹,勉励众大臣。
作为帝王,朱元璋的一言一行肯定不会仅仅出自他的个人好恶,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含义。
什么政治含义呢?通过特赦范仲淹的后代来表彰范仲淹,从而勉励他的大臣们学习范仲淹的精神和做派。
这其实是在告诉他们:
只要你们也能像范仲淹一样,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忠诚于我们老朱家、忠诚于大明王朝和黎民百姓,那么,我绝不会亏待你们,也不会亏待你们的子孙后代。
看吧,只要我愿意,就可以免他一死,还赐给他“免死金牌”,免他死五次。你们也可以有这样的待遇。
而且,如果把朱元璋这次特赦范从文和他在位期间大杀功臣做个对比的话,也许朱元璋的用意就更明显了。
这次特赦范从文也就可以理解为朱元璋对“生杀予夺”的无上皇权的一次高调宣示了。
相信众大臣都对朱元璋此得用意心知肚明。
从这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在传统中国的文化里,家族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正是因为范仲淹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是一个贤臣、做了很多对社会有利的事情,才换来了朱元璋对他子孙范从文的优待。
中国古代有很多俗语也反映了这种“家族的力量”,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等等。
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不曾中断过,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这就让夏商周时期的“祖宗崇拜”延续了下来。
中国人尊重自己的祖先,愿意了解祖先的事迹,喜欢“认祖归宗”——编写家谱,等等。
同时,中国人也注重家族的传承。比如传承家学、制定家训、树立家风等等。
中国历史上很多政治人物都跟朱元璋一样,都认可“家族的力量”。比如刘邦,虽然说刘邦同样是“草根”皇帝,而且刘邦讨厌读书人,做皇帝以前喜欢不务正业,给人一种“混不吝”的感觉,但刘邦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认可中国文化里的家族传承。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有一次经过战国时期赵国的故地,想起当年燕国名将乐毅客死赵国,便立刻向当地人询问乐毅的后代,找到之后,封给乐毅的后代乐叔一块封地,赐号华成君。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也曾差点成为朱熹的后裔。
这是在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有人建议朱元璋“修改身份证”,把自己改成南宋大儒朱熹的后裔,这样有利于标榜大明王朝的文治。
但朱元璋最后还是否决了这个建议。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家族的力量”多么强大。
到了近代,还有人拿“家族”做文章,比如袁世凯。
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的政权之后,开始动了做皇帝的歪心思。
于是,有人开始替袁世凯“修改身份证”,想把袁世凯说成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后代。既然祖先袁崇焕就是抗清名将,那后代袁世凯继承大清的江山做皇帝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当然,我们都知道,袁世凯的“皇帝梦”很快就破碎了。但是,为了帮助袁世凯做皇帝,竟然有人把袁世凯篡改成袁崇焕的后裔,可以看出“家族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洪武初年,朱元璋特赦范仲淹的后代范从文,这在滚滚的中国历史长河之中算不得一件大事。
但是透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东西:了解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道德风骨与家族传承;了解朱元璋治下的大明王朝的“反腐”与法制;了解传统中国的文化密码——祖宗崇拜。
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了。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