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派刘全德刺杀陈毅,陈毅收到密报后:他敢就让他来
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这一天成立了。而早在4个月前的1949年5月27日,上海就已经得到解放,并由陈毅老总出任第一任上海市市长。当时的上海久经战火、满目疮痍,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彼时的上海虽然已经得到解放,但仍有近20000名国民党军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且国民党特务机构在撤退前还留下了8个特务组织共计30000余人,加之原本就在上海本地的三教九流各种人士,使得上海的秩序暗流涌动。
在陈毅和同事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下,整个上海的产能开始逐渐恢复,社会秩序也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得到改善。
然而撤回台湾的国民党并不甘心接受这种失败,更不愿意看着共产党扮演带领人民走向富强的角色。
于是他们用出自己一贯的肮脏手段,着手进行针对党政军领导人的一系列暗杀活动,首当其冲的就是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
如果以上海解放的时间节点开始计算的话,从上海解放之初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陈毅就经历了来自国民党的两次暗杀。
但共产党同样不是易予之辈,在当时上海公安保卫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两次暗杀虽然有着精挑细选的人员和精良的装备,但都没有翻起什么浪花就被扑灭了,使得国民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样的结果让蒋介石怒不可遏,把当时稳坐军统第一把交椅的毛人凤叫去臭骂一顿。骂完之后强自压下怒火,狗急跳墙一般下达了第三次暗杀陈毅的命令:"我不管你付出多大代价,派谁去,总之这次我一定要看到结果!"
被骂得战战兢兢的毛人凤头都抬不起来,但却大着胆子问了蒋介石一句:这次应该派谁去合适?
"嗯?"蒋介石闻言眯着眼睛看了毛人凤一眼,眼前这个男人看似一脸忠厚,但毕竟曾是戴笠的下属,行事不仅秉持了戴笠一贯的阴毒,还有他毛人凤自己的狠辣。
"要用熟面孔。"蒋介石不冷不热地吐出了几个字。
"熟面孔?"毛人凤终于抬起头来,语气里满是疑惑。
"你手下不是有一个人叫刘全德吗?如果说有谁能够'解决'陈毅,那这个人非他莫属。"寸草不生的光头下,蒋介石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
毛人凤一脸恍然大悟:"大总统英明,我这就着手去办这件事。党国万岁!"
那么这个叫刘全德的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就刺杀陈毅这件事而言,在"人才济济"的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军统中,为什么只有他偏偏能够得到蒋介石的青睐?最重要的是,蒋介石和毛人凤所说的"熟面孔",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刘全德既然能被蒋介石指定为刺杀陈毅的人选,其人必然有着过硬的本领。即使是在戴笠一手打造的军统内部,刘全德也敢称"百发百中,无刺不成"。
娴熟的枪法、悍勇的作风和缜密的头脑,令得戴笠在世时一直对他青睐有加,曾多次对他进行嘉奖。因为成功执行了刺杀时任汪伪上海电台台长余阶的任务,刘全德成为军统数一数二的大特务。
而在十几年前,这个军统大特务在进入军统之前,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陈毅手下的传令兵。
刘全德出生于1915年的江西吉安,1929年的时候,目睹了日军胡作非为的14岁少年刘全德离开家乡,参加了红军。因为个人的出色表现,在1931年时刘全德正式成为一名党员。
当时陈毅担任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刘全德则是红四方面军十一师中的一个传令兵,由于作战勇敢、表现突出,刘全德在红军队伍里像开了绿灯一样一路高升,很快就当上了警卫连的连长。
而这个警卫连,恰恰负责陈毅等一干红四方面军要员的保卫工作。也就是说,刘全德曾经是陈毅手底下的一个兵,是蒋介石、毛人凤口中的"熟面孔"。
长期在警卫连中工作使得刘全德非常熟悉红军的保卫系统和情报工作,因此在1933年时,刘全德被派往上海,从事锄奸保卫的工作。
尽管当时处于战争年代,但上海依然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而刘全德这一去,则成为他后来的变节的开端。
1935年,抗战全面开展的两年之前,被国民党逮捕的刘全德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最忠实的鹰犬。
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改变了这个受党多年教育的年轻人,让他脱下草鞋穿皮鞋,让他换上了美式咔叽布的军装,让他放下了拉栓的八一杠和可能卡壳的王八盒子,端起了重机枪,还在腰间别了一把洋气的花口撸子。
更加精密也更系统化的训练使得他的个人能力越来越强,也使得他和共产党从此分道扬镳、渐行渐远,最终走上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
"解决"陈毅的最佳人选
1949年5月27日上午9时,在共产党领导下,解放上海的战役以胜利收场,从此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在经历了经年累月的战火与动荡之后,上海各行各业都处于一种萎靡的状态下。
党中央在经过一致商讨之后,将重建上海的重任交给了陈毅元帅。这不仅仅是考虑到他出色的领导能力,更是因为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大无畏的精神。
历经战乱后才解放的上海需要重新洗牌,而洗牌意味着上海的局势仍不明朗,无论是残存的国民党旧部,还是人民群众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都需要这样一位领导人来解决,好让上海尽快恢复战前平和有序的局面。
陈毅和他的同事们果然不负众望,在经过了很长时间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后,上海的生产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而社会秩序也逐渐变得稳定下来,供应开始增长,人民群众们也开始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
这种井然有序的状态自然不是退居台湾的国民党乐意看到的,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双双失利之后,如果看着自己的老对手能把国家经营的井井有条,自己在国际社会上无疑会更站不住脚,也会因此失去更多原有的支持。
对于这种局面蒋介石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但眼看国民党无论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还是民意斗争都惨败于共产党,己方更是不得不准备退避台湾,完全失去了正面抗衡的战场和机会,
那么现在仅剩的一条路就是刺杀对方要人,制造恐慌与动荡,搅乱逐渐清澈的水来重新获得插手的机会。
此时此刻对于蒋介石来说,最理想的目标无疑就是上海。将上海作为目标的原因有三:
一是上海距离台湾比较近,而且刚刚解放不久,解放的还是市区,临近的舟山群岛等沿海岛屿还没完全解放,残留的国民党势力以及特务机关未被完全肃清,更方便开展刺杀任务;
二是上海本就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而且已经呈现出良好的战后重建态势,这座城市聚焦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一旦刺杀成功,对共产党无疑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打击;
三是上海市的市长是陈毅,正是蒋介石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共产党如果少了他,就好像一个正常的人少了一条手臂。
综合考虑了以上几点,蒋介石认为此次刺杀任务必须成功。
刺杀行动古已有之,在正面对抗完全落入劣势的情况下,采取刺杀对方重要人士的方法不仅能实现自身的利益,还能使对方蒙受巨大的打击,而且成本远比正面对抗小得多。
但在发展了数千年之后,在整个世界的发展趋于和平的局面下仍然采用这种做法,不难看出国民党阴毒狠厉的作风,也揭示了蒋介石输不起就狗急跳墙的恶劣本性。
国民党方面将这次刺杀看得非常重要,但戴笠已经死于1946年的空难,接班的毛人凤精挑细选出28名特务,并为他们配备了美制消音手枪、各种长短枪与轻机枪以及全套电台设备,在国民党"保密局苏浙特别工作站"(前身是军统)站长封企曾的协调下,分批从舟山群岛潜入上海,妄图刺杀陈毅。
但共产党在早期与国民党的交锋中,已经领略过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在国民党内部已经安插了可靠的内线,同时又充分利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上海布置起密不透风的人民防线。
结果可想而知,这28名特务在出发前就已经被掌握了具体的动向,刚到上海就被一网打尽。
对这种情况已有准备的国民党派遣了第二批特务,比起第一批,第二批在装备上更是武装到了牙齿,除了配备原本的长枪短炮和电台之外,还装备了美式雷管、高能炸药、手榴弹和沾之即死的氰化物。
然而对人民力量的忽视以及妄自尊大的作风,使得第二批特务即使有了更精锐的准备,一入上海仍是如同泥牛入海,再次被公安机关一网打尽。
两次刺杀失败使得蒋介石震怒万分,在臭骂过毛人凤之后,依然没有放弃这种龌龊的做法。稍作考虑之后,蒋介石认为刺杀的人选应当慎重考虑,不仅要有过硬的能力,还要熟悉共产党情报工作及保卫工作的流程,最好还是陈毅的熟面孔。
身手厉害、胆大心细、熟悉共产党情报保卫工作、又要是陈毅的熟面孔……将这四点综合起来之后,一个军统内部的人选呼之欲出——刘全德。
此人不仅能力过硬,在抗战时期也极为活跃,几乎单枪匹马就解决了余阶,帮军统摆脱了一个大麻烦。而且此时也不过三十几岁,正处于年轻力壮能拼敢打的年纪。
更重要的是,他对俗物有欲望,不然也不会从共产党转投国民党。而有欲望,就代表好控制。许诺一些黄金,一个虚职,此人就会虚头巴脑地往前冲。
因此蒋介石授意毛人凤,由刘全德执行这第三次刺杀任务。从蒋介石下达任务的那刻起,一片看不见的阴云开始笼罩在上海上空……
来了,就不要走了
一个月后,陈毅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封匿名信。打开以后没有倒出信件,反而倒出一枚黄澄澄的子弹头。身边的人大吃一惊,陈毅却笑着说:"我陈毅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千军万马都走了几遭,还会怕这枚小小的'花生米'吗?"并示意其他人不用担心。
当晚陈毅就在住处会晤了上海的两位公安局长,副局长杨帆交给他一封电报,内容上说特务头子派了刘全德一行人秘密潜入上海,想要刺杀陈毅。
陈毅在看完电报之后淡然一笑,说:"蒋介石还是不吸取教训,只会做这些偷鸡摸狗、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两位局长敬佩领导的气量,但还是不无担忧地说:"话虽如此,但是这次对方应该是私下授命,我们的情报人员除了知道是刘全德之外,对其他的情报几乎不掌握。只不过听说这个刘全德是个叛徒,变节之前曾经在老总您的部队待过一段时间。"
陈毅笑问:"哦?还是我的兵?"
副局长杨帆忙补充:"是啊,而且这个刘全德去了军统以后心狠手辣,汪伪76号上海电台台长余阶就是被他给刺杀了。"
陈毅依然笑得风轻云淡:"他敢来就让他们来,我们也不用拦他,"说到这里突然话锋一转,"但既然来了,就不要再让他回去了。不管什么豺狼虎豹,敢把手伸过界,就剁了它的爪子!"
两位局长被领导的傲然和强硬深深地震撼了,回去以后立马与社会处的工作人员开了个会,一致认为刘全德此人虽然阴险毒辣,但要执行刺杀任务肯定要提前探听情报,如此一来就必然要与熟悉的人有所联系。这样盘算下来,就需要从他的关系网入手。
对付刘全德的思路也因此变得明朗,首先要做的是以外松内紧的策略控制好出入口,严防刘全德见机不妙逃离上海;其次则是深入了解刘全德在上海的关系网,尤其是与他过从较密的人;最后则不能放弃检索新的线索,在他到来之前争取找到新的突破口。
豺狼伸出了獠牙,而猎人则准备好了网和猎枪。一场斗智斗勇的角逐就此展开。
强大的猎手总以猎物的身份出现
刘全德不相信任何人。
即使是毛人凤亲自安排的接头人黄八妹和小组成员安平贵、欧阳钦,他也不相信。他只相信他自己。
在他们碰面之后,刘全德对黄八妹说:"多人行动的目标太大,很容易被人注意到。对面有人认识我,你先安排他们两个潜入上海,我们分散开行动,到了上海再会和。一路上如果有什么意外,事急从权,见机行事。"
而在两人搭上去上海的货轮之后,刘全德则伪装成一个"糖商",从杭州湾登陆,通过陆路秘密辗转了一天才到上海。进入上海之后他没有去旅店入住,而是找到了自己曾经在军统的学生史晓峰。此人曾在他刺杀余阶之后为他提供庇护所,是他少数信赖的人之一。
史晓峰见到刘全德的第一句话是:"老师,你怎么在这儿?"
而刘全德见到史晓峰的第一句话是:"这些不重要,海那边待不下去了,我打算回来。这边的局势怎么样?"
史晓峰不疑有他,先是带着饥肠辘辘的刘全德去吃饭,在饭桌上想了想说:"6月的时候国军开始从海上封锁上海,上海在陈毅的带领下进行反封锁,同时大力整编节约,陈毅还带头把自己的警卫员缩减到6个……"
正在吃饭的刘全德嘴角翘起一个阴险的弧度,在军统训练过的他曾见识过美式雷管和炸弹的威力,一共7个人的话,刚刚好。
饭后他与史晓峰告别,在光天化日之下还混入了市政府大厦,作了一番详细的实地勘察,并绘制了一份草图,还在上边标注了陈毅办公室的位置、警卫人员位置、理想的射击位和自己的行动路线。
做完这一切后的刘全德并没回去找史晓峰,而是来到另一个熟人蒋冠球的家中休息。正休息的时候突然听到蒋冠球叫他:"大哥,你看谁来了?"
刘全德起身,正好来人走进房间。他仔细一看这人他果然认识,叫陆忠达,也是个熟人了,曾经是上海警察局的便衣。陆忠达的到访让他颇感意外,这个时机实在是过于巧合,而且他看出陆忠达刚见到他的时候楞了一下。
多疑的刘全德一边和陆忠达客套着,一边佯装咳嗽去窗边吐痰,借吐痰的机会观察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的人或情况。
但这并不能打消他的疑虑,在客套中他得知陆忠达现在没有工作,只能做些小买卖糊口,而且陆忠达还表现出想跟他做些大事的意思。刘全德笑了笑未置可否,看聊得差不多了就起身告辞。
离开蒋冠球家的刘全德再次来到史晓峰家中,自己躲在卧室里思考推敲行动计划。到了第二天中午,史晓峰领着一个人回来了。
刘全德抬头一看,这个人自己竟然也认识,叫高积云,同是他在军统时的学生,而且跟史晓峰关系很好,在他刺杀完余阶躲藏的时候也来帮过他。
高积云一见到刘全德就喜出望外,但高积云的出现再次加重了刘全德的疑虑,就算军统留了很多尾巴在上海,连着两天让自己碰见两个熟人拜访,上海又这么大,怎么想都觉得巧合得有些过头。
但他不愧是大特务,心下疑虑,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邀请高积云留下喝酒,想要灌醉对方,看看对方葫芦里卖的到底什么药,自己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抱着灌醉对方的想法,刘全德在吃饭时频频要求高积云和他碰杯。毕竟是曾经的老师,高积云多少有些敬畏他,每次必是口到杯干。不知道喝了多少,刘全德眼看要不胜酒力,谁知道高积云先一步满脸潮红、面色有异,随即忙把头扭到一边,吐了满满一地……
吐完了的高积云一抹嘴,倒一杯洒半杯,还举着手里的杯子说:"老师……我们再来……我……还早呢……"
刘全德见高积云这样,心想怕是套不出什么话来了,就对史晓峰说:"先送他回去吧,他吐我身上了,我去换身衣服。"于是史晓峰应声,拉着口齿不清的高积云出门去了。
刘全德则回房间换衣服,只觉得头脑发胀昏昏沉沉,勉强支撑着换完衣服,寻思酒醒后要尽快执行任务离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可就在睡着还没一会儿,刘全德突然听到踹门的声音,整个人瞬间惊醒,眼还没睁开伸手就先摸枪。
但晚了一步,他的两只手被人死死踩住,脑袋上也顶了一长一短两把枪。此时的刘全德才明白两次会晤并非巧合,自己还是棋差一着……
好猎手总以猎物的身份出现,而猎物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锁定,本以为志在必得,却落了个瓮中捉鳖。被捕后的刘全德知道此生无望,老实招供了其他组员及团伙的信息,在同年年底被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 0005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