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毛主席让粟裕带兵去江南,为何粟裕提出相反意见?
毛主席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听得进将领们的不同意见。有时哪怕这些意见与自己相悖,只要站得住脚,有理有据切实可行,毛主席就会采纳,即使是完全改变自己此前的命令也无所谓。
1948年初,毛主席曾给粟裕发去一道命令,要他带领部队南下江南,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地搞事情。
粟裕最初十分坚决的执行命令,但是后来经过反复思考,大胆的向毛主席提出了完全相反的意见,而毛主席在听取粟裕的当面汇报后,觉得粟裕是正确的,便取消了已经下达的命令,让粟裕按照自己的设想部署行动。
粟裕果然不负众望,接连取得了几次大胜仗,让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发展,并且成为了淮海战役的前奏。
那么毛主席向粟裕下达了怎样的命令,为何粟裕要提出相反的意见?而粟裕又是怎样说服毛主席的?本期内容就跟您谈一谈,毛主席与粟裕之间的战场“争论”。
希望喜欢的朋友,能动动手指点个赞,您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古往今来的卓越军事家,必须要在“从谏如流”和“随波逐流”之间有一个精准的拿捏,当然还要避免踩“刚愎自用”的地雷。
越是高级的军事家就越是要做到这些,否者一场战役就很有可能会决定整个战争的走向,落败者再无还手之力和翻盘机会。
这一点,蒋介石是一个反例,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就是如此,不善指挥却偏要越级直接指挥的老蒋,一仗就把自己的精锐嫡系都送的差不多了。
其实淮海战役之前,在中原战场上,蒋介石国民党曾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地位,这也是毛主席要粟裕率部渡江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从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后,兵精粮足的国民党军队一直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解放军则处于防御地位。经常是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解放军在运动转移中消灭敌人,尽管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国民党还是保持着上风,这种情况持续到1947年7月以后才稍有改变。
在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陈赓、谢富治兵团在豫西南渡黄河;
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不要后方,大踏步南下”,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外线主力也越过陇海线,向中原挺进。战争开始从解放区向国统区转移。
毛主席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说道此时“人民解放军已经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不过在最初的阶段,解放军三路大军在中原的处境还是十分危险的。
国民党白崇禧、顾祝同所部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总兵力达到34个整编师79个旅,54万多人,并且依仗着铁路线和机械化装备横冲直撞,给解放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以刘邓大军为例,在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由于没有后方解放区依托,部队大量减员,许多重武器也在转战途中不得不遗弃,战斗力大为削弱。
部队尽管用两个月时间占领了24座县城,但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堵之下,并不能有效巩固。后来甚至连粮食也出现了问题,大部队不得不转移休整。
陈、谢和陈、粟所部同样面临窘境,用粟裕的话说就是“同敌人形成拉锯状态,处境也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变中原战局,1948年1月,毛主席决定派粟裕带领3个纵队,南渡长江,以吸引国民党在中原20至30个旅的兵力回援江南,以减轻大别山和其他地方的压力。
1月27日,粟裕收到了由毛主席起草的中央军委上述命令,命令中包含甲乙丙三个方案,但除了时间、地点上有差别外,三个方案无一例外都是要粟裕带人马渡江,毛主席希望粟裕“以七八万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等地兜圈子,然后穿插到闽浙赣地区,让蒋介石防不胜防。
接到指示的粟裕立刻执行命令,带领3个纵队开往河南濮阳,利用那里的地形进行休整训练,同时向江南派遣干部和侦察人员,为渡江行动积极作准备。
在给中央的回电中,粟裕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把渡江的时间定在了3月下旬,获得毛主席的同意。
但粟裕脑子里也在构想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不过长江,在江北尽可能地消灭敌人。多年以前的红军时期,粟裕曾吃过没有根据地的亏,对此有着切肤之痛。
那是1934年,粟裕、寻淮洲等人带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中央苏区去往国统区作战,然而一路打下来,部队伤亡极其惨重,一万多人到最后只有粟裕等500多人得以幸存。
写下《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就是在转战过程中牺牲的。
而且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战斗力严重下降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所以粟裕知道南渡长江会给国民党带来极大的震撼,但还是颇为顾虑。
在濮阳休整训练的一个多月中,中原的战局发生了一些有利的变化,尤其是刘邓大军战斗力逐步恢复,新开辟的中原解放区也得到巩固,解放军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因此粟裕觉得可以在中原地区打歼灭战,没有必要把部队开到江南。
一来部队缺乏后方支持,减员会非常严重,用粟裕自己的话说就是“估计减员也不会少于二分之一”,“会有约五万人的减员”,以同样的代价在中原可以歼敌3到5个整编师;
二来部队到南方后,很大可能无法把国民党在中原的精锐力量,诸如第5军、第18军、第7军吸引过去,这样渡江减轻刘、邓压力的预期效果会大打折扣;
再有就是中原地区打歼灭战的条件正在日趋成熟,分散兵力会则减少我军的优势。尽管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在要不要向中央提建议的问题上,粟裕最初并没有下定决心,他觉得这可能会干扰毛主席等人的判断,尤其既定并且已经在执行的战略决策,关乎到党的组织性纪律性问题。
陈毅之子,粟裕的女婿陈小鲁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关于这件事情就说道:对于要改变中央既定决心来讲,这个是很少见的。
因为中央已经下定决心,已经定了让你去了,你这时候提出来就很难。你之前可以商量,但是当中央定下来了,你这时候要改变决定,这就不得了了,这是大事了,这样做是比较困难的。
说句实在的,这里有一个就是到底你对,还是毛主席对啊?
所以粟裕先向陈毅做了汇报,陈毅听过后觉得很有道理,但也很惊讶很为难,事关重大,他要粟裕亲自向毛主席和中央进行解释。
1948年4月16日,粟裕先是向刘、邓报告了自己的构想,两天后的4月18日,粟裕又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去一封长达3000字的电报,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建议依托中原解放区作战,“求得在中原地区,打几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
电报末尾他还说道这是“个人不成熟的意见”,是“斗胆直呈”,对南渡计划自己还会积极执行,毫不松懈。
这时党中央刚刚从陕西转移至河北,毛主席驻足在河北阜平县的城南庄,周恩来和其他同志在平山县西柏坡。
收到粟裕的电报后,毛主席回电要陈毅、粟裕两人在4月末来中央一趟,作具体的商讨。陈、粟两人从濮阳动身前往西柏坡,而后去往城南庄,见到了毛主席。
从4月30日至5月7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书记处扩大会议,商讨解放战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就包括粟裕是否要率部南下。毛主席让粟裕关于自己的想法专门做了汇报,粟裕提出不渡江南进,在中原作战的方案,以及方案的种种依据。
其实毛主席最初对粟裕反对中央的集体决定感到非常不高兴,脸色一直阴沉着,其他同志有的批评粟裕这是惧怕无后方作战。
陪同粟裕前来的陈毅也十分紧张,时不时向粟裕使眼色,但粟裕还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意见都说了出来。
最后经过激烈的争论,在粟裕的反复解释下,毛主席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当众表示粟裕的看法是正确的,自己收回此前的命令,支持粟裕在中原与国民党进行决战。
不过毛主席也对粟裕提出了要求,要他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歼灭国民党军队5至12个正规旅,同时要粟裕派10个营以及地方干部,开往江南进行游击战争,并且在保留陈毅华东野战军职务的情况下,调陈毅到中原野战军,配合刘、邓等人工作,由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全权指挥。
不久,毛主席正式下达了有关命令。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粟裕发起豫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9万人,确立了中原战场上解放军的战略优势地位。
毛主席至此才松了一口气,他高兴的说道:解放战争好比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紧接粟裕又发起兖州战役、济南战役,为1948年11月的淮海大决战扫清障碍,铺平了道路。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同他的战友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以60万兵力吃掉了国民党80万人马,其中不乏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长江以北从此底定。
这一切的源头,便是粟裕敢于向毛主席提出不同意见,而毛主席又适时采纳的结果。人民军队有如此统帅和将领,焉能不胜?
参考资料:
《毛泽东年谱》
逄先知 金冲及:《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某年月日
粟裕:《粟裕战争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汤胜利:《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粟裕进谏暂缓南下》,《党史文苑》1999年第3期
温瑞茂:《集兵江北与夺取中原》,《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
巴斯:《粟裕:淮海战役的大计大策》,《决策与信息》2011年第7期36-38页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