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仁政背后的社会危机,是否是造成七国之乱的直接原因?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二个统一封建王朝,开启了西汉时代,史称其为汉高祖,随后继承父位的刘恒,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汉文帝。说起汉文帝,似乎是个存在感不高的帝王,他是刘邦与薄姬所生,在王储之争时并不显眼,吕氏之乱后,刘氏子弟死了大半,陈平、周勃等人决定,让当时被封为代王的刘恒即位,刘恒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普通皇子,居然能坐上皇帝宝座。汉文帝以仁治天下,和儿子汉景帝造就了文景之治,然而在汉景帝时代,西汉发生了七国之乱,这是否和汉文帝有关呢?
首先我们来看七国之乱的原因,七国之乱顾名思义,便是七个诸侯国发生了叛乱,那时西汉仍采用分封制,把土地封给皇室子弟,结果这一分,就分出了事情,尽管七国之乱仅持续了三个月,可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伤痛。值得注意的是,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也就是汉文帝儿子即位那会儿,之所以会发生与一个人有关,此人就是晁错,汉景帝身边的宠臣,晁错上书要削藩,引起藩王们的不满,加上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时,与吴王刘濞有矛盾,汉文帝却没有丝毫惩罚,乃至吴王刘濞和汉景帝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一大原因。
随着多年的隐忍,在削藩政策问世后,一起迸发出来,吴王刘濞找到机会,喊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起兵叛乱,其余六个诸侯王也跟着一并起兵,于是就爆发了这场大动乱。削藩政策、刘濞宿怨两大原因,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这是史书上给出的说法,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汉文帝刘恒有关,根据史书上记载,汉文帝掌权时,也发生过两次刘姓诸侯王叛乱的事情,第一次是在前177年,刘兴居趁着皇帝北上,带领部队妄想占据长安,汉文帝知道以后,派大将军柴武平叛,刘兴居兵败自杀。第二次在前174年,刘长觊觎皇帝宝座,联合匈奴人图谋叛乱,结果事情被泄露,被贬去四川,在半道上绝食而亡。虽然这两起事件都及时平息,但也给汉文帝敲醒了警钟,再放任不管这些藩王,就要演变为昔日周天子了。
不过汉文帝并未做出任何行动,而是他儿子汉景帝,深知父亲的仁政需要叫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实力,于是就有了晁错削藩的事,事实上大家都明白,不是晁错要削藩,而是汉景帝要削藩,晁错只是一个代表汉景帝说话的人。只可惜他过于急切,不知道施行多年仁政,积攒的弊端不是一两个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这才发生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缘由有很多,有直接的、间接的,个人认为汉景帝的仁政便是间接原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首先汉文帝为什么要以仁知天下,其实这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关,西汉建国之初,经历了秦末战争、楚汉争霸等战争,整个国家伤痕累累,前秦重徭役,楚汉时为增强兵力,大幅度地征兵,导致十室九空,青中年男性都去当兵了,土地就没有人来耕种。
那时西汉经济连近代都比不上,刘邦甚至同意百姓贩卖自己的孩子,以此来解决饥荒问题,可见西汉初期,国家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于是在吕雉掌权时,她开始推行减佃租、减少徭役等政策,又缓解商人的限制,经济才缓慢上升。在这个时期,以仁治天下只必须的手段,同时汉文帝早年的经历,也使得他变成一个仁君,汉文帝小小年纪就在封地代国生活,由于没参与过什么宫廷争斗,导致性格也相较温和,汉文帝的仁政很成功,短时间内恢复了国内经济,在国家推行各种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但有句话说的话,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既然有好的一面,那么相对也有弊端,汉文帝的仁政措施,确实影响了后面七国之乱,首先是汉文帝自身问题,当年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与吴王刘濞发生矛盾,汉文帝维护儿子,不照顾刘濞情绪,导致这层矛盾越发加深,其次是政策原因,仁政使得百姓、士兵战斗力变低,仁政固然是好的,可时间久了以后,你的宽容就会变成纵容。
汉文帝以仁治理天下,是许多皇帝的典范,但产生的坏影响就是,养出了一群刁蛮强横的百姓,有句话说得好,一步步退让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不但不感激各种措施,还要反过头指责皇帝的不是,并且过多的宽容,导致士兵战斗力不强,在封建社会中当一个帝王,仅有宽容和大度还不行,须得恩威并施,让天下人尊敬的同时还敬畏,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汉文帝的仁政,在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诸侯王们的野心,对于这些宗室子弟,汉文帝经常做出让步,使得诸侯王实力得以增加,又有天高皇帝远这个有利条件,时机成熟自然会有人带头反。
西汉的藩王权力相当大,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说是个土皇帝,不仅可以任免治下官员,还掌握生杀大权,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允许私铸货币,矿产资源的开采,这些看似宽容的政策,无一不是戳中了中央皇帝的命脉,古代谋反只要达成两个条件:有钱、有人,就可以迅速拉起一支部队,从而威胁到中央,所以七国之乱看起来是晁错的削藩政策引起的,其实是地方对中央力量进行反抗,只是被汉景帝用三个月就摆平了,汉文帝多少是有些责任的,只不过在那种社会环境下,不施以仁政,恐怕情况会更糟糕。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