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无法复制?其实想要复制越王勾践剑,难点只有两个
越王勾践剑剑首处同心圆真的能让现代数控技术为之汗颜吗?现代技术真的不能复制出越王勾践剑吗?我的答案是能复制的,尽管很难,但是还是能实现的。
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于1965年出土于今天的湖北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这里是古“云梦泽”,春秋战国时,这里是楚国的国都“郢”的所在地。正因为此,有人呼吁让此剑重回故里,将此剑调到浙江省博物馆来收藏、展示。并且越国名剑为何出现在楚国都城,很多人对此也充满了疑问。
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位于墓主人骨架的左侧,有剑套,剑柄上缠着丝绸。这把宝剑刚拔出剑鞘时寒光乍现,剑身上是黑色的菱形暗格花纹,正如《越绝书》中所说的“观其釽,灿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深深如水溢于塘。”
剑身上有8字鸟篆文,其中6字无争议,即“越王xx自作用剑”,但是,越国自允常于年称王起,经勾践、鹿郢、不寿、朱勾……,至无疆,先后共有9位越王,这把剑究竟是哪一位越王自用剑呢?
经过商讨,最终专家们得出结论,难以辨识的二字为“鸠浅”,即“勾践”的通假字,也因此这把剑得以名声大振。目前,这把剑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对于这把剑,疑问实在太多了。
复制越王勾践剑最大的难点有两个
第一个难点,剑首处的11个同心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普通人在观赏越王勾践剑时大多着眼于它的剑身,一边惊叹于剑身的光亮如新,一边赞美剑身上精美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但其实,剑柄处的同心圆才是当时大师级别的杰作。
越王勾践剑剑柄处的同心圆专业术语叫做“薄壁同心圆”,共11圈,这是目前为止出土的吴越名剑中圈数最多的一把。每一圈的铜片都是极薄的,最薄的只有0.2毫米,最厚也不到1毫米。这些同心圆间距不等,间距在0.3毫米到1毫米之间,而现代的青铜剑铸造时铜片的厚度要求不能小于0.3毫米,因为小于0.3毫米太难了,范不太好做。但也不是做不到。并且有考古学家通过泥范浇筑的方法成功复制了一个与越王勾践剑剑首一模一样的同心圆。
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这种薄壁同心圆在其它地方是没有的,只有吴越地区的铸剑师才能铸造出来,并且只有少数名剑才有这种薄壁结构。因此,越王勾践剑无愧于“天下第一剑”的美誉,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外一个难点,即剑身上一层薄薄的膜,仿佛釉质一样的涂层。考古学家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来复制,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做出一模一样效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叫“金属膏剂涂层处理工艺”。通俗来讲就跟挤牙膏一样的涂在剑身上。之后在将剑放在一种酸性的溶液中时间久了,剑身上涂了金属膏剂的地方就会变成灰色,继而变成黑色,也就是剑身上所谓的“薄膜”一样的东西。
其实,这两点不单单是难点,也是困惑之处。因为文物复原的原则其实是要用原始的制作方法来复原,以现在工艺复原文物不合规制。因此,如果不搞清楚当时是通过何种工艺做出来的,就永远不能说完成了越王勾践剑的复制。
- 0001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