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终结五代乱世,并非军事能力多么强,而是赶上了好机遇
五代十国时期,杀降成风,危害过大,柴荣攻打当时最容易打的江北,竟然打了两年半还拿不下来,就是因为军士杀戮曾逼得百姓造反,比南唐正规军还难打,赵匡胤是在统一之前,敲打杀戮成风的五代武将。即使做了努力,灭南平和武平时,主将慕容延钊依旧放任兵士杀降吃人,灭后蜀选了一向表现不错的五代老将王全斌,结果也是杀降,纵兵掳掠,引发蜀中兵变。
这时候赵匡胤才开始大力整治军纪,但是依旧是灵活处理,赵匡胤自己任命的边关十四将,什么杀人吃人,强抢民女,贪污腐化,个个毛病众多,但是赵匡胤依旧给他们皇子的待遇,让他们长期驻守边关,在地方跟土皇帝一样。对于南方征伐的武将,则任用潘美和曹彬这种做表率,连灭南汉和南唐,然而在灭完南唐后,赵匡胤又恢复王全斌原职,安慰他说当初处罚他主要是南方还没平定,是为了警示诸将,现在南方平定就还他节钺,另外也没处罚屠江州的猛将曹翰,所有这些都是帝王术的政治手腕。
五代十国的武夫帝王里,柴荣算能力最强的了。是他开始着手削弱节度,加强枢密院,开始把统兵权,调兵权,财政剥离。而他又不是很激进的那种,是打了关键战役取得胜利后一步一步开始实施。而他最后北伐幽州,也是准备拿下或者取得大胜后,回到东京继续军队改革的,只可惜天不假年。五代十国武将的名声风气不好,篡位纵容手下劫掠甚至吃人,柴荣在的时候也有甚至逼出了叛乱,赵匡胤开始一统时将领也有这种风气。
赵匡胤是在郭威当后汉枢密使时投的郭威,后面柴荣改组殿前司,继承的也是中原地区正经的精锐士卒。特别是一大批中下层带兵练兵的武夫职业军人,这和后蜀,南唐那种半脱产,临时征集的军队完全不同。兵源的差距,导致战斗力天差地别。后晋之前,河北强镇的武夫敢于步战契丹骑兵。符存审,李嗣源这些人能以步制骑。后汉根据后梁后晋经验发展的骑马步兵,精锐骑兵战法被后周继承,主要就是靠中原地区的武夫传承,那些留下的中下层老兵军官。这些才是柴荣,赵匡胤打天下的基础。
赵匡胤单论军事水平里的练兵统兵能力,在义社十兄弟里都不是第一。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李继勋,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王审琪,韩重赟等人练兵统兵都不比赵匡胤差。赵匡胤和这些传统武夫比,强在他的人情手腕,他很会平衡与李重进,张永德这两个头头的关系。又会拉拢殿前司,侍卫司中下层军官和枢密院的关系。
赵匡胤在北伐幽州之前,又揣摩到了柴荣忌惮李重进,张永德的心理,站队成功。在关键时候李重进被调走,柴荣又下诏免去张永德的点检一职,转委赵匡胤为殿前禁军统帅,获得了柴荣的信任。否则陈桥兵变不可能成功。按五代十国几十年形成的武夫之间的“传统默契”,赵匡胤不可能当皇帝。
从乱世到一统是大势所趋,五代十国根本上是自唐后武官军阀割据混战,本质上是安史之乱的前例造就了武官普遍飞扬跋扈旳姿态。赵匡胤能基本结束五代十国,战略眼光有,战术也不差,能成功,说明他手腕够强,而重文抑武其实是另辟蹊径,有优点,但缺点更多,更大,其实还是不得已的妥协,因而只能当功绩看,不足以证明赵匡胤的军事有多强无敌。
- 0000
- 0000
- 0000
- 0006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