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千帆往来 海丝悠悠——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17323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千帆往来 海丝悠悠——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21:100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梁岩华

01遗址概况

遗址位置环境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段,温州古城朔门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东靠海坛山,与世界古航标江心屿双塔隔江呼应。遗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

遗址发掘区航拍

2021~2022年,该遗址在基建考古工作中被发现,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遗迹有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存、8座码头、1条木栈道、多组干栏式建筑、成片房址、水井等,并出土沉船2艘、数以10吨计的宋元瓷片以及漆木器、琉璃、砖雕等大量遗物,各类遗存年代跨度从北宋延续至民国,尤以宋元为主。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主要遗迹分布图

02重要发现

遗址发掘区主要由东端水门头区、中部邻江港口区及西端南侧瓮城区三部分组成。

水门河系列遗迹

水门头区位于海坛山西北麓,由奉恩水城门以外、水门河沿岸两侧的各类遗迹群组成,包括陡门、桥梁、堤岸、斜坡式码头、成片房址等,遗迹年代及演变轨迹清晰。北宋石砌斜坡式码头建于海坛山基岩上,揭露部分长13、宽3.5米。

8号码头(北宋)
北宋江岸及8号码头

水门河西边原为瓯江港湾,南宋成陆后出现成片房址,其中一组疑似元代浴所。

水门头元代江岸及房屋基址

邻江港口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为沉船、码头等遗迹分布区。两宋时期的突堤式码头,呈多级月台状,石边土心结构。

4号码头(南宋)

其中3号码头长13.8、宽4.3米,前部台地残留砖铺路面。

3号码头(南宋)模型及复原图

遗址发现2艘福船。其中1号宋代沉船残长12.4、残宽4.1米,推测全长约20米。2号沉船仍在发掘。

南宋沉船鸟瞰

栈道遗迹位于瓮城北面,做工规整。

木栈道(北→南)

据史料记载,栈道附近即馆驿所在。栈道以东分布多组干栏式建筑遗迹。

干栏式建筑F9(南宋)

瓮城区发现早、晚两期瓮城基址及砖、石道路等遗迹。宋元时期瓮城城墙平面呈圆弧形,石壁土心,基址厚4米;明清时期改为方形,内外壁以条石垒砌,基址厚5.3米。瓮城外发现有三个时期道路及多条排水沟遗迹。

朔门瓮城基址
朔门城门基址

遗址地层中出土有大量瓷片。集中分布的瓷片堆积多呈条带状,形成于元代。其中九成以上为龙泉瓷,基本无使用痕迹。其他还有建窑、青白瓷及褐彩绘青瓷等。遗址中还出土漆木器、琉璃器、贝壳、植物标本等丰富遗物。

元代瓷片堆积

03价值分析

1.系列遗迹重现了宋元温州港的繁华景象,是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收获。

温州古城选址于江海交汇的瓯江下游港湾,城址1700年未变。宋杨蟠曾赞叹温州“一片繁华海上头”。朔门古港遗址的发掘,生动勾勒出宋元时期温州港的宏阔场景,重现了“温州外滩”的繁华景象,凸显了温州古城港、城一体的规划特色,也使本次发掘兼具城市考古和港口考古的双重意义。

2.朔门古港遗址为温州坐实龙泉瓷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丝”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关键物证。

南宋至明中期,龙泉瓷在外销瓷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被称为大航海时代之前我国推出的第一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品。温州凭借其发舶港口地位以及江海中转节点成为龙泉瓷外销的主要集散地和起点港。本次发掘揭露的码头遗迹群及海量瓷片堆积提供了关键物证。

3.朔门古港遗址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是海丝申遗工程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

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世界106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的江心屿双塔与古港隔江呼应;宋代温州大型造船场紧邻古港西边的郭公山麓;东首海坛山建有海神庙、杨府庙(地方海神)、平水王庙。朔门古港集齐各大要素,遗迹全、规模大、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堪称国内仅有、世界罕见。朔门古港遗址填补了海丝申遗体系港口类遗产的关键缺环,发挥典型样本的支撑性作用,在人类航海文明史上具有突出价值。

4.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文化信息,蕴含着先贤们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内涵。

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特殊地理环境赋予温州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质。古城选址蕴含着港口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代温州渔、盐等海洋产业及工商业占有重要地位,又是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产品畅销海内外。南宋以叶适(墓址在海坛山南麓)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突破传统农耕文明重本抑末思想的束缚,主张“义利并举”,通商惠工,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在思想领域的重大贡献,影响深远。

发掘工作照

项目负责人
植物样本浮选
专家论证
考古队合影1
考古队合影2

作者:浙江省考古研究所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