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文明俊彩 秦川华章——陕西西安太平遗址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王小庆
太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地处秦岭北麓向渭河谷地的延伸地带,地势开阔平坦。是一处大型客省庄文化聚落,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年代约为距今4150-3700年。
太平遗址是斗门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新发现的古遗址。为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陕西省委、省政府迅速组织开展工作,完成了斗门水库岸线的调整,对太平遗址进行了避让。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组成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自2021年3月起,对太平遗址开展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截至目前为止,已完成50余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累计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通过这些工作对太平遗址的认识有了一些初步的线索。
遗址由东西并列的两个环壕构成。西环壕清理了西南转角和东南转角,东环壕清理了东北转角。两座环壕体量接近,口部宽度约15-20米,底部宽度约10米,深约5米。壕沟的南岸边缘均发现有人工筑土痕迹,残高约0.2-1米。当时环壕内有水流,可能与自然河道相连通,起到防御、防洪、排涝及满足日常生活给排水的重要作用。
遗址内发现居住建筑形式多样。包括地面式方形建筑、“吕”字形半地穴建筑,圆形深穴式建筑,使用土坯的窑洞式建筑,两个居室与一个院落的半地穴建筑组合,及一处可能与建筑相关的人工夯土台基等。F9为一处包含两个圆角方形的居室及及一个椭圆形院落的半地穴院落建筑,后室中部圆形灶面的西侧有一完整的龟甲,房间内发现有三件红陶管状陶器。
发现的夯土台基遗迹,由四处圆角方形的夯土组成,堆积均为黄褐色致密土夹杂大量料姜石,每层厚度约1-2厘米。推测这四座夯土可能为地面建筑的“房基”。
遗址内发现了20余座客省庄二期文化时期的墓葬。其中M5破坏严重,仅存东半部。人骨保存极差,周边有密集分布的朱砂,盆骨右侧有玉璧1枚。玉璧下方的朱砂和纺织品痕迹十分明显。
M20为单人墓,出土玉环2枚,位于右侧手腕部。墓葬填土中掺杂有大量的黄色、白色颜料和朱砂。
除此之外还发现少量祭祀遗存,如H186上部埋葬玉石器,中部发现大量灰烬,底部瘗埋大量动物骨骼,经鉴定包括狗、猪、羊、猛禽类和部分啮齿类动物。
在各类遗迹内出土有丰富的、年代特征鲜明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和玉器等遗物。出土陶器几乎涵盖了所有客省庄二期文化中常见的器类和组合,主要有斝、鬲、盉、鬶、盆、尊、绳纹平底罐、喇叭口高领折肩篮纹罐、带塔式盖敛口折肩瓮、各类单耳罐(杯)、双耳罐、双大耳罐、三耳罐等。
玉器包括有玉璜、玉璧、玉刀及玉璧芯和玉料等,反映出一套完整的玉石器加工操作链,表明太平遗址已拥有了一定专业化程度的玉石器加工生产体系。
卜骨形制规整,灼痕清晰可辨。
叶形陶牌饰枝叶纹刻画精美。带柄的合瓦形陶铃为关中地区少见,是我国早期礼乐制度的重要见证。
在各类遗迹中还浮选出大量的动植物遗存。动物骨骼主要有猪、羊、牛等家畜,也有鹿、中华圆田螺、河蚌等野生动物;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大麦等。特别是小麦的发现为了解小麦东传路线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发掘工作秉承“边考古,边研究,边保护,边展示”理念。坚持多学科合作的思路,系统采集各类样品,为复原当时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提供信息支持。注重各类堆积形成过程的观察,为研究聚落的形成、使用与废弃过程提供证据。田野考古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3D 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为太平遗址的考古工作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发掘现场的各个角落都被全息记录、沉浸式展示,回溯遗址整体风貌,重现各种遗迹现象,突破时空限制,真正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
太平遗址环壕-居址-墓葬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显示出,太平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太平遗址的新发现弥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文明化进程探索的薄弱环节。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密切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
发掘工作照
作者: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3
- 0000
- 0000
- 0003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