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山西太原阳曲发现金元和明清墓葬群
2022年7-10月为配合阳曲农投真空冷冻干燥食品加工项目的建设,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勘探出的墓葬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出墓葬12座,出土器物包括瓷器、符瓦等共16件,为研究太原北部金元和明清时期丧葬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
一、位置
墓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西南1000米处,由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勘探,勘探总面积67000平方米,共勘探发现墓葬12座,时代多为明清古墓葬,此外还有3座金元墓葬。
二、遗迹
1.金元墓,共3座(M1、M2、M3)。
M1
M1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墓向184°,无壁画,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为直壁土坑式,长2.12米,宽0.8米,深2.3-2.6米;条砖平铺封门;甬道为砖砌拱形长0.7米,高1.1米;墓室系土圹内砌筑砖室,土圹平面呈圆形,直壁,砖室平面呈八边形,通体饰白灰面,长2.44米,宽2.5米,底部方砖错缝铺地,北壁、西壁、东壁、东南壁、西南壁有砖雕门窗,东北壁砖雕灯台,南壁为墓门所在;壁面之上为仿木构砖雕,相邻壁面交界处均砌出柱头、阑额,之上承普拍枋,枋上承柱头铺作。斗拱之上承橑檐枋、檐椽及滴水。滴水系在条砖窄边一端磨制一个凹槽,凹槽约宽0.1、深0.03米,凹槽相连,呈波浪状。滴水之上为八角形叠涩墓顶,青砖砌筑而成,总高2.95米。墓室正中放置木棺,南北向,北窄南宽,内置两具骨架,保存较差,头朝南脚朝北。随葬品共3件,1件黑釉瓷罐放置于东南角,1件白瓷碗、1件白瓷盆放置于西北角,其中白瓷盆放于青砖上。根据该墓葬形制判定为金元时期。
正射影像图
M1出土器物
M2
M2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墓向181°,无壁画,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为直壁土坑式,长2.7米,宽1.3米,深2.3-2.9米;条砖竖砌封门;甬道为砖砌拱形,长0.52米,高1.4米;墓室系土圹内砌筑砖室,土圹平面呈圆形,直壁,砖室平面呈八边形,通体施白灰,长2.76米,宽2.88米,墓室底部自东西壁南端向北砌筑棺床,表面以方砖错缝平铺,南北长2.3米,与墓室同宽,前立面为须弥座式,高0.3米,向内雕刻五个花卉组件。墓室壁面除南壁为墓门所在之外,其余各壁无装饰,壁面之上为仿木构砖雕,也施有白灰面,相邻壁面交界处均砌出柱头、阑额,之上承普拍枋,枋上承柱头铺作。斗拱之上承橑檐枋、檐椽及滴水。滴水系在条砖窄边一端磨制一个凹槽,凹槽约宽0.2、深0.04米,凹槽相连,呈波浪状。滴水之上为八角形叠涩墓顶,青砖砌筑而成,总高3.04米。墓室正中棺床上置两具骨架,西侧较为完整,头朝南脚朝北;东侧则为二次葬,均保存较差。随葬品共2件,1件黑釉瓷钵放置于西侧骨架头骨处,1件白瓷钵置于头骨下方。根据该墓葬形制判定为金元时期。
M2出土器物
M3
M3为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墓向183°,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为直壁土坑式,长2.7米,宽0.8-0.9米,深2.2-2.6米;条砖平铺封门;甬道为砖砌拱形长0.6米,高1.3米;墓室系掏出土洞后再砌筑砖室,砖室平面呈八边形,长2.4米,宽2.5米,墓室底部自东西壁南端向北砌筑棺床,表面以方砖错缝平铺,其中中间靠南内嵌有砖雕八边形图案;南北长2.3米,与墓室同宽,前立面为须弥座式,高0.4米,向内雕刻五个花卉组件。墓室北壁、东北壁、西北壁、西壁均为山水画,南壁为墓门所在,东南壁、西南壁为直棂窗,东壁为备酒图;壁面相交处用黑彩绘出倚柱,之上为仿木构砖雕,相邻壁面交界处均砌出柱头、阑额,之上承普拍枋,枋上承柱头铺作。斗拱之上承橑檐枋、檐椽及滴水。滴水系在条砖窄边一端磨制一个凹槽,凹槽约宽0.1、深0.03米,凹槽相连,呈波浪状。滴水之上为八角形叠涩墓顶,青砖砌筑而成,总高2.95米。其中拱眼壁间绘有花卉图案,普拍枋上绘有方格纹和花卉,斗拱饰红彩。墓室正中棺床之上放置木棺,南北向,内有一具骨架头朝南脚朝北,保存很差。东侧倒置以灰陶罐,内有骨架。随葬品共1件,1件黑釉行炉放于墓室内西南角棺床下。根据该墓葬形制判定为金元时期。
北壁山水图
东壁备宴图
东北壁山水图
东南壁直棂窗
棺床
棺床上八边形图案
M3出土器物
2.明清墓,共9座(M4至M12)。
均为土洞墓或者土坑墓,形制较为简单。其中M5、M7、M10、M12无任何器物与骨架,应之前已被迁移;M4、M6、M8、M9、M11墓室内骨架头朝北脚朝南,保存较差,随葬品多为瓷罐和符瓦。现择取典型墓葬简述如下:
M4
M4为土洞墓,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长方形,长2.3米,宽0.6-0.8米,深1.4-1.6米;墓室为长方形,顶部为拱形,长1.7米,宽0.9米,高1.3米,单棺单人葬,仰身屈肢,头朝北脚朝南,骨架保存较好,其下铺一层炉灰。随葬品共有2件,1件黑釉瓷罐放于腿骨处,1件符瓦放于棺外南侧。
M4
M6
M6为土洞墓,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长方形,长2.2米,宽0.5-0.8米,深1.3-1.9米;墓室为长方形,顶部为拱形,长2米,宽1.2米,高1.3米,单棺单人葬,仰身直肢,头朝北脚朝南,骨架保存较差,其下铺一层炉灰。随葬品共3件,2件符瓦1件黑釉瓷瓶都放于棺外西侧。
M8
M8为土坑墓,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长方形,长2.3米,宽0.7-0.8米,深1.3-1.6米;墓室为长方形,长1.8米,宽1-1.2米,高1.6米,单棺单人葬,仰身屈肢,头朝北脚朝南,骨架保存较差,其下铺一层炉灰。随葬品1件符瓦,放于棺内腿骨处。
M8
M9
M9为土坑墓,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长方形,长1.8米,宽0.6-0.9米,深1.4米;墓室为长方形,长2.45米,宽1米,高1.4米,单人葬,仰身直肢,头朝北脚朝南,骨架保存较差。随葬品共2件,1件符瓦放于脚骨处,1件黑釉瓷罐放于盆骨处。
M11
M11为土坑墓,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平面呈长方形,长2.4米,宽0.3-0.7米,深1.1-1.2米;墓室为长方形,长2.3米,宽0.9米,高1.2米,两人合葬,头朝北脚朝南,骨架保存较差,葬式难以判断。随葬品共2件,均为符瓦,放置于脚骨处。
明清墓出土部分器物
三、墓葬特点
金元墓葬位于发掘工地西北部位置,均为直壁土坑墓道,八边形墓室,内有仿木结构砖雕,以双人合葬为主,出土器物较少;从墓葬排列来看均坐北朝南,呈“品”字形排列,推测为家族墓葬。
明清墓葬分布区域分散,彼此之间距离较远,无任何叠压打破关系,以单人葬位置,均为坐北朝南,墓道为直壁土坑式,墓室为洞室;随葬品具有一致性,以符瓦、黑釉瓷罐为常见组合。
四、考古发掘收获
本次发掘的12座墓,随葬品数量少,墓葬规模小,均属于小型墓葬。其中的三座金元墓,呈品字形错落排列,且结构相似、位置相近。根据《地理新书》卷十四中记载:“宫羽音人分甲穴为尊,庚穴为次,壬穴为卑。商音人分壬穴为尊,丙穴为次,庚穴为卑。角音人分丙穴为尊,壬穴为次,甲穴为卑。徵音人分庚穴为尊,甲穴为次,丙穴为卑。”再根据M2中出土的白瓷盆底部墨书“张珺正盆”,推测墓主可能姓张,张姓属商音。因此,墓葬排列应依次为壬丙庚,即“壬穴为尊,丙穴为次,庚穴为卑”,这与本次发掘的3座金元墓葬排位基本一致,即M3为壬穴、M1为丙穴、M2为庚穴,故而推测应为张姓家族墓,且墓葬位序符合金元时期流行的“五音姓利说”的丧葬理念。
九座明清墓形制简单,分布相对分散,从分布上看相互之间无打破关系,出土的小瓷罐和符瓦组合则是太原地区同时期颇具特色的葬俗。
此次思西墓地的发掘,为金元时期和清代山西太原地区的葬俗葬制和古人的社会生活研究提供了一批难得的实物资料。三座金元时期的家族墓地的发现,对今后当地金元家族葬制及礼制的研究意义重大。金元墓M3的壁画内容也较为新颖,尤其是水墨山水画在太原地区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比较少见。此外,棺床之上头骨正下方砌八边形图案的形制为太原地区金元墓葬中的首次发现。这一系列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金元时期的墓葬形式,更对金元时期原住民的葬俗、历史背景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裴静蓉
执笔:姬凌飞
摄影:金晓彤 姬凌飞
发掘人员:姬凌飞、朱海玉、赵旭辉、金晓彤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