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墓考古发现,男女墓主尸体被早期盗墓者拖出来,身上殓衣被扒
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发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1969年,河北定县43号汉墓被考古发掘。
墓主是谁?
这座墓位于定县(现在定州)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12米,直径约40米。当时,发掘此墓的是定州博物馆组织的考古队。
打开后发现,这是一座砖室墓,地下规模宏大。墓室南北全长27米多,由墓道、东耳室、西耳室、前室、中室、东后室、西后室等部分组成。
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墓道直接与墓门相连,有一道单砖平砌封门。
在封门后东西两侧各有一门,通入耳室,东西耳室均为长方形,这相当于墓主的“车库”和“储物间”。
在距第一道封门5.6米处,发现了第二道封门,用扇面券砖,平砌而成。
封门后1米处甬道两侧各向外凸出20厘米,构成前室。前室南北长5米、宽2米——这里相当于“小室厅”或“餐厅”。
在前室北部有甬道,通向宽敞高大的中室。中室东西长10.5米、南北宽3.06米,两具人骨架散置室中——这是“大客厅”,功能相当于“起居室”。
在中室北部,还有两条甬道,分别通入东后室和西后室,这是两间“卧室”——放置棺材的房间。
西边的卧室是男墓主的,南北长4.3米、东西宽3.12米,较大,是“主卧”;东边房间为女墓主所有,南北长4.3米,东西宽1.72米,稍小,是“次卧”。
原来,这是一座带“车库”的“双厅双卧”大House,系夫妻合葬墓。
很可惜,在考古发掘时,大墓已被盗墓者光顾了。
根据室壁厚度及残存券顶知道,东西耳室为一层券顶,前室为双层券顶,中室和两后室均为三层券顶。各室地面用砖平砌,上下六层铺地砖。但是,不论是墓壁,还是券顶,均没发现盗洞。盗墓者怎么进来的?
直接从封门进来的!
考古中发现,墓道尽头的第一道封门砖,已被盗者拆毁。
封墓门高约1.6米,考古时封门残存约0.6米,也就是说,盗墓者拆了1米高的封门砖后,钻了进去。
这第一道封门后,就是东西两耳室。
东耳室是用来放置车马器、箱具和饮宴器具的,出土了大量鎏金铜箱饰、 鎏金铜车马器和陶质饮宴器具。
西耳室出土大量车马器和制作单薄的鎏金铜兵器,可见下葬时是安置车马器和仪仗用具的地方。
但盗墓者对“车库”并不感兴趣,第二道封门里面的几个房间才是要盗的地方。盗墓者如法炮制,将第二道封门砖拆除了。
拆了第二道封门后,就进入了前室,即“小客厅”,是放置陶质明器的地方。考古人员看到,两侧放置了大量陶俑、陶灯等器物。
过了“小客厅”就是“大客厅”,即中室,这里是盗墓者最感兴趣的地方,重要的随葬品大都放在这里的。43号墓的重要文物,大多是从中室出土的,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等多种。
考古人员看到,中室里面的器物异常凌乱。很显然,盗墓者进来以后,在这里到处翻动,寻找他们想要的贵重随葬品。
在中室,还发现了大量四角穿孔的小玉片和小石片。
东西两个后室,即“卧室”,棺材早不存了。
两后室的地面中间隆起,四面渐低,地砖上铺设一层7厘米厚的白沙,当时棺材就是放在这上面的。所以,考古人员看到,白沙上覆盖有大量的漆皮朽木。漆皮上有朱绘花纹痕,散布在室内各处,这是棺椁腐朽后随积水漂移所致。
西后室内出土了金器、铁器、玉器、石器和大量有穿孔的小玉片及乳钉纹大理石片;东后室内发现了错金铁镜和大量有穿孔的小石片。
从出土器物推断,西后室“主卧”停放的男墓主人棺椁,东后室“次卧”停放女墓主的棺椁。
但蹊跷是,两个后室中均没有发现墓主骸骨!
哪去了?在中室,发现了两具散置的人骨架。
这是怎么回事?决不可能是墓主复活,从棺材内爬出来吧。惟一可能,就是盗墓者所为!
从出土物看,男女墓主下葬时分别着穿着玉衣和石衣。考古人员看到,地面上有非常明显的两条痕迹:从西后室到中室东部,一直散落有玉片;东后室到中室东部,则一直散落着石片,最后玉片石片互相混杂一起。
这说明什么?
盗墓者将两具尸体从棺材内分别拖了出来,拖到了中室,所以前室出现了两具人骨架。
当时,盗墓者使用了铁钳等工具。或者有网友会问,你怎么知道盗墓工具有铁钳?当然是考古发现,在中室内,便发现了盗墓者遗弃或是忘记带走的铁钳。
盗墓者为什么要将尸体拖出来?主要还是两个后室的操作空间太窄,不好翻找随身和棺内随葬品。
在拖尸的过程中,不少玉片脱落了下来。
收集到的玉衣散片有1100余片。大部分为长方形,小部分是三角形。玉衣的足底每只由两块玉片组成。玉片均青玉质,一面磨光。在一些玉片的穿孔内,残存有黑色丝缕,经化验知为银缕。据此知道,男墓主所穿为银缕玉衣。
收集到的石衣散片共 400余片,均用白色大理石制成,一面磨光,除一足底后部为半圆形外,余皆为长方形,大小不一。在一些石片的穿孔内有绿色铜锈及残存的铜缕。毫无疑问,女墓主所用的是铜缕石衣。
盗墓者将两具尸体拖到“大客厅”后,将殓服玉衣扒下,盗走了随身珍物,又抽走患起玉衣片的银缕、铜缕抽走了,所以看到的玉片和石片是混杂一起的。
结论:盗墓发生时间距离下葬不会太久,不然尸体会腐烂的,不排除盗墓者是“知情人”。
43号汉墓虽然被盗,还是出土了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陶器、骨器等共1000多件随葬品,其中金器多达80件,有掐丝金龙、掐丝龙形金饰片、掐丝金辟邪、掐丝金羊群等。
墓主会是谁的?因为没有发现任何带文字的东西,人们根据墓室结构、出土器物推断,这是东汉晚期墓葬。
墓室规模宏大,随葬许多价值昂贵、精制细作的金、银、玉质殉葬品,据此推测,墓主不会是一般贵族。
墓主使用银缕玉衣,暴露其王侯身份。
东汉时,下葬使用玉衣已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比西汉时严格。据《后汉书•礼仪志》,皇帝死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 皆令赠印玺玉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
可见,男墓主是“诸侯王”,而女墓是“长公主”。
大墓地处当年中山国,可见是中山国某位王。东汉中山国共有六王,最后推断,43号墓主是死于熹平三年(公元174年)的中山穆王刘畅之墓。
这一推断是有道理的。刘畅在位34年,因为无子,死后除国,断子绝孙的“无主坟”,更容易让盗墓者看到了机会。
再者,东汉末是中国又一盗墓高发期,曹操、董卓、孙权盗墓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挖坟掘墓成为那个时代的“致富”之路。
- 0000
- 0003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