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17918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24:5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张家港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周润垦

黄泗浦遗址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庆安村与塘桥镇滩里村交界处,现北距长江约14千米。遗址于2008年11月发现,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自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先后对遗址进行了六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

通过发掘,在遗址西区主要清理了南朝至唐宋时期的道路、灰坑、水井、水沟等遗迹,在遗址东区主要发现了唐代和宋代的河道、木桥、房址、水井、仓廒类等诸多遗迹,证实了黄泗浦遗址是长江下游一处非常重要的港口集镇遗址。

一、主要收获

1.唐代河道:唐代河道于2009年的考古工作中即已清楚揭示,位于方桥西侧(方桥为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于黄泗浦河上的石桥),在09T1内的河道河口宽约20米,深约2.2米。现存唐代河道东侧与现黄泗浦河交接,向西行100多米后拐弯往北,逐渐进入古长江口。本年度对ⅠT6209和ⅠT6210等探方内的唐代河道堆积进行清理,出土了较多的唐代时期的瓷器标本。

唐代河道(ⅠT6209和ⅠT6210内,西南-东北)

2.唐代大型院落遗存:截至目前,在遗址东区揭露出大型长排房基址(F18,共7间)、方形房址(F20)、长方形房址(F19)、灶址(Z7、Z8、Z9、Z10)、水井(J9、J14、J19)、仓廒等唐代时期院落遗存,其中以方形房址、长排房址和长方形房址等具中轴线布局结构,而中轴线布局常见于寺院类建筑。此前,在唐代河道中出土有石佛雕像。另外,在一些遗迹中还出土宋代石天王雕像和相当数量与佛教有关的铭文砖。在《重修琴川志》(宋宝祐)中记载:“净居院,在县西北八十七里庆安镇,梁大同二年建为尊胜,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因此,从唐代院落遗存的布局结构,结合出土的与佛教相关的遗物和文献记载分析,这座大型院落遗存应为寺院建筑。

唐代大型院落(北-南)
唐代房址F20、F21(南-北)

3.宋代河道: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方桥以南和以北对现黄泗浦河进行发掘。在方桥以南ⅠT6401等探方揭露面积约1600平方米,河道河口宽约51米,河底最深处距河口约4.5、距地表约6.2米。在河道底部揭示出厚达1米可细分三层的使用时期文化堆积。该堆积包含大量的砖瓦、瓷片、铁钉、蚬壳、动植物骨骼等遗存。通过全面收集土样漂洗,从漂洗出的瓷片和铜线看,河道的开挖年代不晚于北宋,一直持续沿用到南宋,未见晚于南宋的瓷片和铜线。经过勘探,方桥以北T22等探方内的古河道向北逐渐变宽达到90多米,其后向东拐弯后再向北进入古长江口。黄泗浦无疑是唐宋时期江南地区入江的主干水道之一。

宋代河道(ⅠT6401等探方,东-西)

4.宋代木桥遗迹:在方桥以南的黄泗浦河道即ⅠT6402、ⅠT6502、ⅠT6602等探方内揭露有木桥遗迹。该遗迹横跨河道,偏东部位为现代疏浚河道所破坏,目前在河底已经揭示有7根5米多长的横木,横木上凿有榫眼。在每根横木的两侧分别有若干木桩。

宋代河道中的栈桥遗迹

二、意义

黄泗浦遗址经过十多年的考古工作,遗址的文化面貌越来越清晰。其中对唐代和宋代河道的揭示,河道内大量的砖瓦瓷片堆积以及木桥遗迹,都说明了黄泗浦作为港口曾有的繁华及在江南地区重要的历史地位,是目前长江下游港口型遗址中非常重要的发现。

唐代河道出土的石雕佛像背光(ⅠT6209和ⅠT6210内)
宋代河道底部出土的石天王雕像(T22及扩方内)

遗址东部揭示的唐代大型院落具有寺院类建筑的中轴线结构布局,在唐代和宋代河道内出土的石雕佛像,以及具有宋代风格的文字砖,均显示了唐宋时期寺院的存在,与文献中的记载极其吻合。

明代桥墩内填的大量宋代铭文砖(南-北)
铭文砖(明代桥墩内,“皇帝萬歳保國安…如來舍利寶塔…錢施主悉當成佛”)
铭文砖(宋代河道底部出土,“祝延皇帝萬歳保國安,释迦如來舍利寶塔,民捨錢施主悉當成佛”)

“黄泗浦”三字,最早见于日本真人元开撰写于公元779年的《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其中比较明确地记载了鉴真和尚第六次从“黄泗浦”东渡日本的过程:“天宝十二载十月十九日戌时,从龙兴寺出,至江头乘船…乘船下至苏州黄泗浦…(十一月)十五日壬子,四舟同发。有一雉飞第一舟前,仍下矴留。十六日发。”这段文字不仅表明鉴真在黄泗浦停留了近一个月时间,并且最终从黄泗浦出海,也佐证了黄泗浦在唐代即为出海港口。黄泗浦遗址诸多唐代时期遗迹的揭露和大量遗物的出土,为实证鉴真从黄泗浦东渡启航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考古学资料。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