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展中华文明风采,促考古事业发展——关于《“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的几点体会
17942

展中华文明风采,促考古事业发展——关于《“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的几点体会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04:2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2021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立足“两个大局”做好新时代考古工作,全面推进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国广大考古工作者面前的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考古工作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是推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编制了《“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于近日正式印发。

《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从内容来看,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规划》与国家考古工作总体部署、考古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目标和全国考古工作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与《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等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有效衔接,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考古学和考古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一部对“十四五”时期考古工作做出系统谋划的专项规划。其中,第三章主要任务是《规划》的主体部分,部署了深化重大考古研究、切实做好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推动考古科技创新升级、加快考古成果转化利用、促进中外考古交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夯实人才队伍基础7个方面工作,共设置了18项重点任务专栏,构成落实《规划》目标的具体项目和主要抓手。

从内容框架来看,《规划》坚持系统发展、合作共享理念,既有引领考古学术发展、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大考古研究项目,又有促进考古成果转化利用、发挥以史育人作用的社会文化生活服务内容;既有加强考古行业发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制定的顶层制度设计,又有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基础设施装备、壮大人才队伍的基础性工作,内容涵盖了与考古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不同方面,共同推进“十四五”时期考古工作开展,既体现了全局,又突出了重点。下面,本人就《规划》相关内容谈几点体会。

01立足学术研究,以重大课题引领行业发展

第一,《规划》立足学术研究,以重大课题引领行业发展。

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对其定位和目标会有不同认识。中国考古学有着浓厚的“证经补史”传统,属历史学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概括为“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学为小众学科之一,其发展是以考古发现和学术成果为基础的,学术性是考古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规划》突出学术引领,科学分析当前我国考古学研究现状,围绕全面深化中华文明认知,紧扣重大学术问题部署重点任务和项目,通过学术研究逐步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为实现这一学术目标,《规划》提出凝练重大考古研究课题,明确重大考古项目部署。《规划》将重点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聚焦“中华文明”这一中国考古学研究主线,围绕中国境内现代人起源、史前区域文化的发展演变、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等方面研究课题,以考古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还注重以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全局角度来审视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核心特质,通过实施“中外联合考古行动”促进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多维度阐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和全球视野来深化考古学研究。《规划》还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即在传统田野考古工作基础上,系统确定考古发掘重点,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推动科技考古创新升级,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

02夯实基础,以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考古工作能力

第二,《规划》强调夯实基础,以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考古工作能力。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至关重要。《规划》强调考古政策需求调研和发展战略研究,针对当前考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考古行业规范和平台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考古工作能力。这一点在《规划》中不仅体现在主要任务中设置了“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夯实人才队伍基础”两个专章,还贯穿于《规划》其他各个章节,大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其一,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方面,为适应新时代形势发展需要,《规划》提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推动完善《考古发掘管理办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等文件;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突出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要求和配套措施,健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机制;中外合作考古中提出健全境外考古工作机制、编制中外联合考古专项规划和项目指南等。

其二,考古设施装备和科研平台方面,《规划》布局考古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区域性实验室,建设考古研究基地和工作站、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加强考古设施设备标准化配置,搭建全国考古工作信息数据平台、水下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平台、中华文明文物基因库等国家级科研共享平台,完善考古工作标准体系。

其三,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规划》通过“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推动考古学科和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提高考古工作能力;通过“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壮大考古队伍规模,提升考古专业人员水平。

从硬件设施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推动改善考古工作条件,夯实考古事业发展基础。

03提倡成果共享,以用好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第三,《规划》提倡成果共享,以用好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在回答“考古学有什么用?”这一问题时,如果说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是考古工作的核心内容,考古成就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但是,这一意义与社会公众之间却有着一道难以理解的鸿沟,近年来我国公众考古的蓬勃发展逐渐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考古成果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客观需要。那么,如何向社会公众讲清楚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则是考古工作的“下半篇”文章,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此,《规划》设置“加快考古成果转化利用”专章,强调用好考古成果,让文物活起来,推动考古成果传播和全民共享,充分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作用,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同时,在“促进中外考古交流”中强调加强中国考古成果国际传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谋定而后动”,《规划》科学、系统谋划我国考古工作,切实做好推进落实,相信定能促进“十四五”时期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回眸中国考古百年辉煌,我们踌躇满志。然而,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广大考古工作者肩负着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这新时代的春天里,面向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奋进新征程,共同谱写中国考古学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