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耕耘结硕果 继往开来谱华章——《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
史家珍
5月15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科学出版社主办的“《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座谈会在北京市东城区科学出版社举行。此次座谈会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石窟寺会议精神,推动石窟寺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
石窟寺作为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是中华文明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文博类期刊得到极大发展,不但学术期刊呈现百花齐放之势,而且出现了面向公众、雅俗共赏、集学术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博类杂志。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以石窟寺保护研究为专题的专业期刊。
《石窟寺研究》是我国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及石窟保护科技领域的第一本全国性专业辑刊,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办,用以书代刊的形式,暂定每年一辑,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10年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10辑(1-5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第一任编委会主任由我国考古学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宿白先生担任。宿先生仙逝后,目前由原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先生担任。编委会成员涵盖了国内顶级的石窟学界的专家学者。
创办
石窟专委会是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6月,由国内各石窟保护管理机构、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组成,旨在为全国石窟单位与相关科研院所、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石窟保护与研究、交流与合作、管理与利用等方面搭建良好平台,以期推动全国石窟文物事业的发展。专委会秘书处设在龙门石窟研究院,负责专委会日常工作的运转及《石窟寺研究》的编辑出版。
石窟专委会成立后,专委会主任孙英民先生提议由专委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作创办石窟寺保护研究的专业书刊《石窟寺研究》,并将这一想法第一时间向我国知名考古专家宿白先生汇报。宿先生非常赞许,任辑刊的编委会主任,亲自指导创办。2010年,先生已88岁高龄,对《石窟寺研究》第一辑所收几十篇稿件逐一审读、批注,亲自排列并手书录用文章目录,特意叮嘱文字修饰要简练,图片必须清晰、放大。龙门石窟研究院提出将先生于2004年9月在龙门石窟亲自主持石窟考古报告编写培训班授课的讲稿作为《石窟寺研究》第一辑的发刊词。这篇《编写龙门石窟窟龛档案和考古报告应予以关注的几个问题》的讲稿提出了石窟寺考古研究的基本原则、态度和方法,对实际编写考古报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先生为此对讲稿又进行了整理、修改和补充,并重新手书整篇讲稿。先生的亲力亲为无形中为《石窟寺研究》奠定了高起点,树立了高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罗炤先生更是不辞辛劳,奔走于北京与洛阳之间,为该辑刊的筹备出谋划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黄克忠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崇峰、杭侃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裕群先生对该辑刊的稿件征集、评审做了大量工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对辑刊的创办都给予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宿白先生的高度重视、审稿专家的严格把关、各理事单位及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石窟专委会秘书处与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扎实工作,《石窟寺研究》第一辑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宗旨
《石窟寺研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刊发研究石窟寺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为己任,为全国石窟单位、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全面沟通与交流搭建良好平台,以期推动石窟寺学术研究工作,促进全国石窟文物保护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发展
《石窟寺研究》自创办至今,始终坚持双向匿名审稿制。审稿人不知作者的真实身份,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有助于对论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高学术质量、保证学术公平。
《石窟寺研究》(1-10辑)共收录专业论文209篇,300万余字,4300余张图片,其中石窟寺研究类文章160篇、石窟寺保护类文章49篇。
论文研究对象涵盖范围广泛,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占53篇;关中地区石窟寺6篇;川渝地区石窟寺31篇;西北地区石窟寺24篇;江浙地区石窟寺11篇。
论文作者涵盖范围广泛,来自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德国海德堡科学院、早稻田大学等全世界最著名的石窟研究机构、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
《石窟寺研究》尤其注重对石窟寺考古调查新材料的公布,对此类文章的字数限制适当放宽,既促成此类成果的刊布,又为全国石窟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公布石窟寺考古调查简报第一手材料24篇,包括了山西、甘肃、山东、河北、四川、浙江、重庆、江苏等24处石窟寺调查简报,有力地促进了石窟寺考古调查及成果普及工作。
2017年为宿白先生九五华诞之年,《石窟寺研究》(第8辑)特出专辑为先生寿。该辑云集了罗炤先生、李崇峰先生、杭侃先生、李裕群先生、常青先生、魏正瑾先生、陈悦新先生等国内外顶级的石窟学界的专家学者的论文。除此之外,在历年的专辑中,还收录了马世长、罗世平、李静杰、李志荣、何利群、沙武田、雷玉华等石窟寺研究方面的专家,黄克忠、汪万福、张秉坚、方云、胡东波等石窟寺保护方面的专家,日本的肥田路美、石松日奈子、八木春生、筱原典生,韩国的苏铉淑等专家学者的佳作。
《石窟寺研究》汇集了目前国内外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和石窟寺保护科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如《石窟寺研究》第二辑马世长老师的《敦煌莫高窟魏窟佛像比例实测报告》,本文基于莫高窟北朝石窟造像比例的实测,与汉译《造像量度经》进行比照,是迄今中国学者探讨《造像量度经》与佛像雕造关系的唯一论文,对我们深入研究北朝佛教造型艺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第四辑李崇峰老师的《龙门石窟唐代窟龛分期试论——以大型窟龛为例》运用考古学方法对龙门现存唐代大型窟龛做了类型分析,总结了各期窟龛的特点并推测了各期的年代,阐述了龙门石窟大型窟龛与小型窟龛之关系。第六辑常青老师的《蔡家河与喇嘛帽山千佛院——陕西麟游的两处佛教窟龛造像调查》为我们研究初唐至中唐、北宋时期关中一带的佛教艺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第七辑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布的《四川通江佛尔岩塬、野猪窝及佛爷田坝摩崖造像调查报告》为研究通江及巴中乃至四川地区道教发展及佛道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第九辑由敦煌研究院、 山西彩塑壁画研究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三家单位合作的《云冈石窟五华洞第13窟壁画泥塑抢救性保护修复研究》为以后云冈石窟其他洞窟类似病害的修复起到应用示范作用。
截至目前,《石窟寺研究》总下载次数37055次,总被引频次277次,其中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引用次数较为频繁,分别达48.1%和38.9%,博士学位论文的引用频次为9.3%,会议引用频次3.7%。
定位及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文博类期刊得到极大发展,不但学术期刊呈现百花齐放之势,而且出现了面向公众、雅俗共赏、集学术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博类杂志。文物考古类专业期刊是文博界期刊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历史最为悠久、内容最为庞杂的部分。这里面既有考古发掘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有考古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更有以海量文物为基础的文物研究。从主办单位看,既有科研院所、高校、博物馆,也有出版传媒单位。科研院所与高校主办的期刊,多侧重于考古发掘成果汇报和考古学及与之相关的文物、文献研究。博物馆主办的期刊,则多受到各自藏品特点和博物馆自身业务的影响,内容相对复杂,有些期刊兼有考古学、藏品研究、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特色。
2019-2020年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考察了敦煌莫高窟和大同云冈石窟。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2020年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除《石窟寺研究》外,国内外还没有以石窟寺保护研究为专题的专业期刊。《敦煌研究》是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学专业学术刊物,创办于1981年,主要刊发敦煌学各领域以及与敦煌学相关的古代宗教、历史、艺术等学科的研究论文及敦煌学资料、研究信息等。《石窟艺术研究》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著的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专业辑刊,创办于2016年,用以书代刊的形式出版,收录文章内容主要以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为主。
《石窟寺研究》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编的大型研究论文集,具有主办单位优势,石窟专委会作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第一个专委会,是全国性的石窟保护研究社团组织,理事成员涵盖了全国所有石窟保护管理机构,及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旨在为石窟保护与研究、交流与合作、管理与利用等工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以期推动全国石窟文物事业的发展。龙门石窟研究院作为专委会秘书处单位,为《石窟寺研究》给予坚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提供各种保障和便利条件。
《石窟寺研究》自创办以来,即立足全国,面向世界,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术水准,日益成为石窟学界不可或缺的学术阵地和重要参考书。
未来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开展的石窟寺抢救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系统考古研究不足,价值发掘阐释和展示利用水平不高等。去年年底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洛阳出席“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石窟寺作为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深入研究阐释考古成果、出土文物和遗址,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有序开展考古调查、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这对我们《石窟寺研究》的全体编辑人员也是一种激励和指引,我们将再接再厉,促进石窟寺考古调查、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充分发挥其“专、精、特”的优势,打造石窟学界一流的学术高地及传播平台!
发言摘要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黄克忠
《石窟寺研究》在石窟寺和遗址考古、科技保护方面有所建树,尤其发表在刊物上的石窟寺考古成果获得了考古学界和业界普遍的赞扬,这代表了当代石窟寺研究的较高水平。这是石窟寺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编辑部辛勤耕耘、付出心血的结果。
这本刊物的特点我认为是研究二字,中国考古学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石窟考古和保护成果也应在论文中得以体现: 例如石窟寺考古中运用的数字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在测绘信息收集的应用,以及近期全国石窟寺调查的成果等。 对于创作出石窟寺考古与保护相结合的文章的单位或人员,要积极对其约稿。此外,增加石窟研究的评论和动态栏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
宿白先生是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的奠基人物。他认为,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内容和方法有四个研究程序,对于今日研究仍有启发意义:对石窟寺遗址做忠实、客观和科学地整理记录,达到一旦石窟寺全部毁废后,能根据记录基本上恢复其原貌之标准;洞窟造像壁画的类型组合与题材研究;分期分区的研究;关于社会历史的、佛教史的和艺术史的综合研究。
虽然第四个最容易出成果,但第一个程序是前提和基础,《石窟寺研究》作为刊物可以促成这样的工作,同样会有一大批研究成果出来。
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温玉成
在旧中国,石窟寺已经引起学者重视,但是其是纳入美术史的学科体系。当它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历史系阎文儒教授1957年开授《石窟寺艺术》课程开始。另一位奠基者是宿白先生,他将类型学等考古学方法引入石窟寺艺术的研究领域。中国石窟寺数量最多、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其中中国化是石窟寺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成因一是佛教造像与祖先崇拜的结合,可以昙曜五窟为代表,二是佛教造像与儒家忠孝观念的结合,可以宾阳洞、奉先寺为代表。石窟寺研究目前只有《敦煌研究》一个对口期刊,严重限制了本学科成果的及时刊布,如果能够再营建《石窟寺研究》这个阵地,必将有效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
首先祝贺《石窟寺研究》十辑的出版。作为石窟寺研究的学术阵地,基本达到了我们的初心。石窟寺研究和保护所遭遇的问题,让我们看到,目前从宗教角度搞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需要关注佛教本身。可以在刊物的版块设置上发力,引导学者补上短板。
《石窟寺研究》需要建设学习型、专业化的编辑部,希望能摆在《石窟寺研究》将来发展的重要位置。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 王邦维
石窟寺近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而关注石窟的原因就在于,石窟不仅是实体,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牵扯到文化发展,宗教信仰和社会活动。《石窟寺研究》要提升质量,第一可以拓宽内容,比如介绍中亚地区的石窟、动态性的研究文章。第二,刊物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助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多与研究机构和学者交流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刘国祥
去年,石窟寺受到很大的重视。总书记两次来到石窟寺,孙春兰副总理出席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并讲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专门的石窟寺保护文件。我国的石窟寺资源丰富,在保护和研究工作上,数字化应用大有可为。 随着考古资料越积累越多,检索能力跟不上时,数字化就能助力研究。石窟寺研究需要核心期刊,科学出版社坚持多年,坚持学术引领,值得赞扬。
清华大学教授 李静杰
首先祝贺《石窟寺研究》十辑的出版。我想提出一些编辑上的建议,第一,审稿方面,存在时间长而导致投稿流失的问题。第二是稿源问题,要加强国际化文章的收录。第三,面向国外的研究作品较少,这与国内石窟寺界内很少有研究国外的学者有关,《石窟寺研究》编辑部可以组织翻译一些有价值优秀文章。第四,艺术类的文章也可做收录,应用艺术史与考古学结合可以解决更多观念问题。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长 朱小南
宿白先生提出的石窟寺考古学方法,在石窟调查的实际运用上,并不局限于石窟,所有文物调查都可以适用。古建筑保护开展前期工作时运用考古学方法,让工作更加专业,也使成果越来越多。希望通过《石窟寺研究》来促进这一想法的实践。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副主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汪万福
希望《石窟寺研究》能够发展成为季刊,及时反映最新的石窟寺研究成果。同时在内容版块上,丰富刊物内容。《石窟寺研究》作为龙门石窟研究院主办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做好编委会工作,办好这一刊物,也将是龙门石窟研究院新的发展机遇。
云冈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 王雁卿
《石窟寺研究》是石窟寺工作者做洞窟调查和研究的案头必备。记录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有了研究才能更好地准确地做记录。边疆地区的石窟寺考古研究需要更多的重视和关注。《石窟寺研究》是石窟寺科研工作者发表学术成果的一个高质量平台,希望该辑刊越办越好。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李志荣
石窟寺研究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各位专家的发言,是对宿白先生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重申和继承。在当前石窟寺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学术界迫切需求、石窟寺考古实践广泛开展的背景下,依托于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的《石窟寺研究》升级为期刊已迫在眉睫,并正当其时。升级后的《石窟寺研究》要更立足扎实的基础工作,当仁不让地成为反映石窟寺考古基础工作的阵地;成为石窟寺考古领域的不断思考和进步的方法论、技术、学术的引领者;变成宿白先生学术遗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希望高亮突出对石窟寺考古基础工作的关注。升级为期刊之后,编委会同志会全力以赴努力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委会理事、青州博物馆研究员 王瑞霞
国家对石窟寺研究的重视,不单单停留于石窟寺本身的层面,更着眼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层面。在这种大环境下,把我们的辑刊变成期刊,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优秀稿源对优秀平台的要求也是非常迫切的。同时建议《石窟寺研究》设置多样性的栏目,如小型石窟的调查、新的研究动态等。最后希望能为《石窟寺研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斌
《石窟寺研究》的出版,将成为石窟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办期刊最重要的就是讲时效性,依据现在的体量建议首先调整为半年刊,其次在稿源质量方面要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加强编委会建设,由编委会主导辑刊的学术水平,实行编委责任制。例如每名编委在任期内要投一篇稿件、组一篇稿件、审一篇稿件。继续坚持双匿名审稿制,保持辑刊的学术水平,最后建议通过栏目建设、组织学术论坛等方式来增加辑刊的可读性。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石窟寺研究》编委会主任 王旭东
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的提议对推动石窟寺研究学术领域的工作非常有启发,在这个领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前辈们不畏困难,开拓前行;后辈们再接再厉,传承好石窟寺的研究,这使我们看到了《石窟寺研究》未来发展的希望。其次,这个学术领域正在逐渐形成一套新的技术理论,这给予了我们办好辑刊的信心。而十年来《石窟寺研究》十辑的出版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很多经验,为石窟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石窟寺的研究工作上,石窟寺考古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要从石窟寺的考古工作抓起,希望未来石窟保护管理机构能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广泛聚集各方专家人才推动石窟寺的考古工作,我对《石窟寺研究》的未来发展充满期望。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