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二三事(二)
校训
在师大物理楼与英东楼之间的墙影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大字远远的就映入眼帘。字体秀气又刚劲有力,这是启功先生书写的。师生们都知道启先生书写了校训,但不知道校训的由来。
1997年为迎接建校95周年,学校征集校训,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也是师范生的奋斗目标。许多师生提出所拟方案,最后经学校讨论,选定了启功先生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字,这八个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对全校师生的期望和要求。
启功先生讲他读这八个字的理解时说:
学,是指每位师生所具有的学问、知识以至技能。仅仅具有还不够,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校训讲得明白,是要能够成为后学的师表。而师表的标准,我们能理解,绝不是‘职称’、‘级别’所能衡量或代表的。
“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这包括着思想、行为、待人、对己。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世界上、社会上的模范。这种模范,不用等待旁人选举出来,自己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可惭愧的思想行动。
“校训没有任何人执行考试、考察、判分、评选,但是每位师生都生活在自己的前后,左右无数人的雪亮而公平的眼睛里。
启功先生正是身体力行,以他的言传身教,在学问和人品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候刚)
相濡以沫
启功先生的家庭生活,我们知之甚少。只知他丧妻无后,生活由内侄夫妇照料,先生很满意。一次,我们有事去先生家,见他正在待客,便准备退出。可先生却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不久客人离去。先生以出人意料的直率告诉我们:“这是来给我介绍老伴的。”然后说:“我找那麻烦干什么。‘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挺好嘛!”说罢爽朗大笑。我知道先生有过美满的家庭。夫人章宝琛,也是满族人,比先生长两岁,是位贤惠善良,具有传统美德的妇女。当先生身处逆境时,她能理解先生,与先生同甘苦,共患难。但她常年辛劳,积劳成疾。“1972年重病几殆。1974年冬夏病,缠绵百日,终于不起,时在1975年夏历花朝前夕。”(启功语)先生曾写《痛心篇二十首》,表达丧妻之痛,现摘录几首:
结婚40年,从来无吵闹。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年少。
相依40年,半贫半多病。虽然两个人,只有一条命。
梦里分明笑语长,醒来号痛卧空床。
鳏鱼岂爱常开眼,为怕深宵出睡乡。
1989年冬天先生曾作《赌赢歌》。一次,先生心脏病突发,送医院抢救。正在危急时刻,先生“忽然眉开眼笑竟使医护人员尽吃惊”,“床边诸人疑团莫释误谓神纪错乱问因由”,原来此时先生想起夫人生前和他打赌的事。夫人曾戏言,她死后必有人为先生做媒,先生否定。两人赌下输赢帐。先生写道:“何期辩论未了她先行”,果然“从兹疏亲近友纷纷来,介绍天仙地鬼齐家治国举世无双女巧匠”。有人相劝:找个老伴,洗衣作饭,相扶相伴。先生以“老伴成老绊”相答;“伴字人旁如果成丝只堪绊脚不堪扶头我公是否能保障……”现在先生想起此事,可以“郑重宣称前赌今赢是使老妻亲手勾销当年自诩铁固山坚的军令状”,是以“余人不识余心乐”。
启功先生乐观爽朗,谈话风趣,经常语惊四座。一次他谈到一位气功师给他发气,问他有何感觉。先生知道气功师等待的感觉不外乎酸麻胀热,但却认真地说:“我感觉到一只大手摁在我膝盖上……”听者无不大笑。
先生对病痛一向达观,在《北风》一诗中讲到气管炎。诗云:
北风六级大寒时,气管炎人喘不支。
可爱苏诗通病理,“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的诗句用在此处,极妙!
(章延桦)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启功先生作为书法大师,一字千金,要想成为百万千万的富翁并非难事,然先生不屑为之。先生从不以字换钱,前几年为学校筹集资金,先生同意“求字捐钱”,可他从不自己经手,而由学校派人专管。
然而,先生为了却多年心愿,确实需要一笔钱,1988年8月,先生终于向学校提出:捐出书法作品100件,绘画作品10件,举行义卖,筹集之款作为其先师励耘书屋主人陈垣先生的奖学助学基金。此外应社会需要再作100件书法作品,其全部酬金也归入该项基金。学校建议此项基金以‘启功’命名,他不同意,说:“以先师励耘书屋的俪耘二字命名,目的在于学习陈垣先生辛勤耕耘、严谨治学的精神,奖掖和培养后学,推动教学和科研事业的发展。”1991年11月27日,先生终于将所筹之款160余万元赠予学校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会。1992年9月25日,北京师大校庆90周年之际,首届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发到53名师生手中时,先生特别高兴。我手头有一张照片(可惜只是报纸的复印件!)印记了先生脸上的笑容。
90年的悠悠岁月中,先生须臾不忘陈垣恩师扶掖之情,并立下纪念先师奖掖后学的终生之愿。先生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无力读完中学,后随戴姜福先生习古典文学。1933年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推荐启功到辅大附中任国文教师,后因“学历不够”被校方辞退。1935年陈先生再次介绍他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不到两年又被以同样理由解聘。1938年陈先生亲自聘启功教大一国文。陈老直接领导,亲自授课,并对启功不断给予具体指导。后来,启功先生常用“师生之情愈父子”来形容同陈垣先生的深厚情谊。如今,先生以恩师名义设立了奖学助学基金,把对恩师的深情推及莘莘学子,光大恩师精神,培养更多人才,敬师、爱生、报国,夙愿终成现实。
幽默老人
据说,擅长幽默的人,通常活得比较潇洒,寿命也长。在我所接触的长辈中,著名书画大师启功就是这样的人。今年全国政 协九届一次会议期间,我看到启功老以年逾八旬的高龄再度荣任政协委员时,往日的记忆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1994年10月底的事。笔者有幸陪同启老先生到南国广州,出席为祝贺他80华诞而专为他个人举办的书画展。虽相处只有十几天,但他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秋风瑟瑟,北国已是万物萧条的季节,而羊城却依旧郁郁葱葱。我和全国政 协机关的刘文江、田凤立等同志陪同启老先生下榻在广州新落成不久的凯旋华美达大酒店。每天清晨,我们都主动向启老先生问好,他总是双手抱拳,,谦逊地说:“岂敢,岂敢。”一下子,就把我们同这位大书画家的距离拉近了。中午用餐时,服务小姐询问客人喝点什么,启老先生则伸出大拇指,用京剧念白的方式说:“大扎啤,加冰块!”小姐不解,我们忙用普通话解释。待小姐送上“大扎啤”后,启老先生显出十分得意的样子。我们几个不由得食欲大增,同老先生一起沉浸在痛饮“大扎啤”的乐趣中。
广州人如潮,车如流,每天出门最令人心疼的事莫过“塞车”。对此,时任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另有一番解释 :塞车表明广东繁荣富强,落后的地方不会塞车。每当我们外出,启老先生总要幽默一下:“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塞车。”记得我们出席为他举办的书画展开幕式时,我们的车在路上堵了近一个小时,大家都不耐烦了,广州的一位同志急得要下车步行,启老先生对他说:“你下车吧,中午回家吃饭,吃完饭你再来看,没准儿我们还在这儿呢。”一席话,逗得车上的人哈哈大笑,众人的烦恼也烟消云散。
年逾八旬的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和启老先生是至交。这次在羊城相聚,黎老安排了一个特别的节日,邀请启老先生在黎老的画室为广州画院的学子讲课。学生们见到启老先生都非常高兴,在听讲当中不断提出问题。其中有个年轻的学子发问:“启老先生,您的字写得那么好,请问有何秘诀?”
启老先生笑答:“那是whdgm中让我抄dzb抄出来的。”众笑,在黎老宽敞明亮的会客室里,有一尊黎老的半身塑像,两位老人手拉手仔细端详这尊紫褐色的塑像,启老先生摸着塑像上的胡子,一本正经地说:“黎老,你的小胡子忘刮了。”此语一出,会客室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在黎老画室的二楼,黎老请启老先生为自己的画室题名,名曰:“一江两河画室”,一江指长江,二河指黄河和珠江。启老对此凝思片刻,说,改两个字如何?黎老连忙说:“好,好,请你随便改。”启老随即提笔挥毫,写下了“长江大河画室”六个端庄秀丽的大字,这个改动,博得了满堂喝彩,连黎老都称赞说:“这下我的画室气魄大了!”
紧接着,黎老拿出新近作的山水泼墨画,请启老在画上题字,启老题的什么字我记不清楚了,惟记得他加盖自己的印章时,惊叹了一声“反了!”原来印章盖倒了,当场有人提议重新加盖印章时,他略加思索,迅即提笔写道:“小印盖倒,意为倾倒也。”于是,画室又激起一片掌声。敏锐难于理解,智慧寓于言笑,难怪人们都称他为“幽默老人”。
(杜亚利,原载《人民政协报》,1998年4月16日)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