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早出村捡大粪,发现村头大坟边有新土,细看还有虚掩的盗洞
西晋盗墓的重要文化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盗墓史上,有不少文化发现传奇故事,西晋农民不准盗墓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失传已久的珍贵史料填补了部分先秦历史空白,特别是魏国国史的空白。
不准生活在西晋初年,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史书上记载他是“耕人”,即种地的农民。
咸宁五年(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或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某一天的夜里,不准盗掘了魏王墓。
不准老家所在的汲郡,历史相当悠久,地处于中原腹地,当年曾是迁客骚人会萃,商贾富豪云集之所。据当地县志记载,汲郡在商纣王时期为京畿牧野地,战国时称汲邑。汉高祖刘邦二年开始设汲县,西晋泰始二年设郡。1988年,汲县易名“卫辉”。
汲郡的人文和墓葬资源都是相当丰富的,魏国的王家墓地便选葬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古墓很多。
一般认为,不准盗墓发生在咸宁五年(公元280年)冬十月。《晋书·武帝纪》(卷三)上记载,这一月,西晋发生了两件大事情,一件是戊寅日(阴历十月十九日,公元12月9日)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人率领本部人马归顺晋国;再一件就是不准盗掘魏襄王的墓。
从节气上来说,不准盗墓时已过了“大雪”,中原地区已是冬天了,应该很冷。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冬夜,不准带着工具出去“摸金”了。
再者,十月十九以后,月亮是下玄月,九十点以后会升起来。出发时“月黑”,可避免遇到熟人国;行动时“月亮”,正好可以提供自然光线。
不准挖好盗洞,进入墓穴。当时也没有手电筒,里面漆黑一片。
墓室不小,却让不准很失望,里面并没有他期望中的金银财宝,各个厢室塞满的是竹片子(竹简)。由于灯具的亮光太弱,里面又阴暗,不准就地取材,随手拿起竹简,插在墓壁上,点燃照明,还能取暖。
但搜寻了大半夜,把竹简胡乱地翻一遍,甚至连魏王的尸骨都翻了,最后也没有找到多少值钱的随葬品。
这时候天快亮了,不准赶紧爬出了盗洞,背上摸出的随葬品,赶回家睡觉。
过去北方冬天农民有捡粪积肥的习惯,次日一大早,一早起出村捡大粪的农民,走到村头的大坟前,发现地面上散落不少从未见过的竹简,还有新土的痕迹,顿时起疑,是不是夜里有人盗墓了?再一细看,旁边还有一个虚掩的盗洞。
这下,有人盗墓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官府闻讯后,立即派人前来调查,不准盗墓事发。
当时,汲郡的太守叫王宏,这人很有政绩,在任上曾得到了晋武帝的重用和奖励。官府派人来到现场,一眼看出散落在地上的竹简是古籍,但当时也未意识到它有多大价值,没有当成宝贝。随便叫来附近的村民帮忙,把散落的竹简收集起来,堆在一旁。村民都不识字,不把竹简当好的,收拾时毁坏了一部分竹简。
查清了墓外,调查官员又带人一起进入墓穴,进行清理(这算不算“抢救性考古”?)。除了清理出大量竹简外,在墓穴内还发现了钟、磬、玉律、铜剑等文物。全部结束后,调查官员把地上和墓内的竹简全部集中起来运走。
地方将一部分送到京城洛阳,古文字专家一看不得了,这竟然是久已失传的史书。
皇帝司马炎这才赶紧要求,把这批竹简全部运来京城,总共运了几十车。由于当时战事未息,这批竹简暂时收藏在一处秘密安全的宫室里,过了两三年,西晋全国统一了,才安排学者们着手整理。
整理后统计,这篇古籍总共75篇,有7篇简书折毁,看不清上面的题名。这些古籍,学术界如今统一将之命名为《汲冢书》。
《汲冢书》中好多篇目在现代历史研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事发生1970年后,国家启动“九五”夏商周断代文化工程,不准盗墓出土的《竹书纪年》,便作为重要的历史典籍,成为断代辅证。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