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要买鱼吃鱼,图“年年有余”,中药铺挂鱼是啥风俗?
中国古代鱼文化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过年时,不论是饭桌上还是墙上,家家都不会少了“鱼”,中国人讲究“年年有余”。中国人为何如此青睐“鱼”?其实这里面不只是讨个“鱼”谐音“余”的口彩。
中国人有鱼崇拜情结。
中国人的鱼崇拜与对鱼的认识和养殖一样,历史相当久远,这已为现代考古所发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中,几乎都发现了鱼形和鱼纹类图案。如1955年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盆,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
鱼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影响,可以说是一张“太极图”:画有两条首尾相衔的黑白鱼形象。
这张图的内容博大精深,两条鱼分别代表“阴”和“阳”,俗称“阴阳鱼”,故太极图又称“阴阳太极图”。
阴阳太极图在原始石器时代已有雏形。1983年在湖北随州西花园遗址出土文物中,便曾发现了两幅距今5000年的远古“太极图”。
中国古代经典“五经”之一的《易经》,与太极图的关系极为密切,先有太极图,后有八卦,此即《易经·系辞上》(第十一章)中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为太极图太重要了,易学界因此称之为“中华第一图”。
太极图为何选用两条鱼图案?这里面包含的就是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什么,就是相互对立、和谐统一的大环境、在这个“大一统的环境”下“生生不息”。
鱼呢,在给早期人类提供丰富营养,让人“活着”的同时,自身还有极强的繁殖能力,这也让古人觉得鱼有生育神性,即便死后也和活着一样,不闭眼……这样,鱼在古人眼里是“再生”、“死而复生”的象征,恰好符合“生生不息”的这一特别要求。
正是因为鱼的“生生不息”和“吃不绝”的特点,先秦时的不少诸侯国将钱币铸造成鱼形,现代考古中已发生不少这类“鱼币”。
其实,在古人眼里,鱼是一种祥瑞之物。
道教和易学家都将以鱼为主的太极图,作为自己组织的LOGO,太极吉祥文化甚至影响到了半岛,如韩国的国旗就是“太极图”。
不少行业也都喜欢用太极图作为标志,如医药行业便很青睐太极图,医书上常印有太极图。而在中药铺招幌下,也常常要挂上鱼形饰物。
医生为什么爱将鱼当成行业吉祥物?因为“鱼”谐音“愈”,病人抓药求医,图就是将病治愈,看到“鱼”自然就有一种心理上的良好暗示。
实际上,中医以鱼为吉祥物,原因很多,他还与医德医风关系。
医药行业在古代是没有休息日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要病人有求,随时都要提供医疗服务,即现代的“24小时服务”理念,而鱼“从不瞑目”,做医生也不能闭眼休息,要时刻准备出诊,治病救人。
鱼这一“从不瞑目”习性,也成为古人眼里守财、看家的象征。
古人设计的钥匙和锁,一般做成鱼形,图的就是鱼的“不瞑目”传说。唐人丁用晦《芝川录》(卷二)称:“门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
“门钥必以鱼”,此风俗在汉代已出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有这样的说法,“钥施悬鱼,鱼翳伏渊源,欲令楗闭如此。”
唐宋时此风俗仍很深厚,如宋代皇家的锁门一律用“鱼钥”。元人陆友仁《研北杂志》一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故宋宫中用鱼钥,降鱼取匙,降匙而鱼,古制也。”
钥匙做成鱼形就能保证安全,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古人之所以这样做,还有警醒的意思,提醒大家,关门要上锁,要睁大眼睛,不要让人偷了。
古人过年时,要将一盘鱼放在正对大门的供桌上,也是这个意思——希望鱼不瞑目,能看家守门,防止鬼怪进门,这里的鱼又有“镇宅”功能了。
因为长年生活在水中,鱼被古人赋予了辟邪的含义。
在古代建筑上防火设计,往往做成鱼的形象,取义“如鱼得水”,而“火克水”,有水就能防火灾。据唐人王睿《炙谷子杂录》所记,此俗源自汉朝:“汉柏梁殿频火起。巫献术取鱼尾。置于殿上穰之。”
中国古建筑上传统的鸱吻设计,即源于此。
宋人江少虞辑《事实类苑》(卷五十八)“魚尾鴟吻”条对此说得更清楚:“汉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魚尾星,宜为其象,冠于屋以禳之。”
唐以后一些寺观殿宇,尚有做成飞鱼形状、鱼尾向上的。后来这“鱼尾”易名为“鴟吻”,形状也变得不像鱼尾了。在明清宫殿建筑中很普遍,如故宫,大家都可以看到顶上有鴟吻。
除了顶上置“鱼”辟邪,古代民居还喜欢用“悬鱼”来装点山墙。
这一方面是防火的镇宅需要,还是吉祥富裕的欲望的表达。从美学角度来看,山墙悬鱼也增加一座建筑生气,生动起来。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