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古人走路到底是靠右还是靠左?不论靠哪边,走错很麻烦
69297

古人走路到底是靠右还是靠左?不论靠哪边,走错很麻烦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35:280

中国古代的走路规则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随“礼·遇中国”跨国交流活动,一路走下来,感受很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出行现象”。走在柏林的街头,你不会担心被车撞到,当有行人通过时,不论是不是绿灯,车子都会善意地减慢速度,停下来,让行人先走。

(德国街头)

有几次过马路,我习惯于国内停下车让车先过,结果车子一直停在那里不动,等我通过。不只柏林如此,到华沙,到明斯克,到莫斯科都是这样,一定是“车让行人”,而国内都是“行人让车”,遇到行人也不减速。

我感叹“洋人”的出行文明。好在国内有不少旅游城市,如敦煌已规定要“车让行人”,可以放心过马路。

翻了一下史料,发现中国在“轿子时代”,已有一套系统的出行规则,强调“礼让”,即所谓“走路伦理”。

先说说古代的“交通规则”。

现代人是“靠右走”,古人朝哪走?靠左靠右都走过。

(古人行路)

一、“男右女左”。在先秦,男人和女人是不能同行的,要分两边走,当时的规则是“男右女左”。《礼记·王制》中是这样说的:“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意思是,在道路上,男的靠右走,女的靠左走,车辆从路中间通行。

这种“男右女左”分开走的风俗,又叫“男女异路”,属于“单行道模式”。

(古人送别)

二、“靠右走”。这种走法又称“来左去右”,不分男女,是“双行道模式”。此走法出现在唐朝,由一个叫马周的人提出来的。

据唐刘餗的《隋唐嘉话》,当年马周以布衣身份上书当时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向朝廷出现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其中就有出行走法:“旧诸街晨昏传叫,以警行者,代之以鼓,城门入由左,出由右。”

由此还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左迎右送”礼俗,即要站在路的右边送人,站在左边迎人。

(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

三、“靠左走”。唐代规定“来左去右”,实际是一种进出城门的规则,但在路途和街道上,古人更多是“靠左走”。

朱熹《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中,有这样的说法,“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为什么陪年长者出行,要走在老者的右边,主要是基于“靠左走”,这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但可能因为集市吧,也有人“乱走”。

走路时,谁让谁?在唐朝以前都是通过“礼”制来调整和安排,更多是出于风俗习惯。

《礼记·王制》规定:“父之齿随行,史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意思是,遇见了与父辈差不大小的,应让他先走;和长兄年龄差不大的,可以一起走或稍后;至于同龄同辈有朋友,走路则不必分先后。现在领导到地方视频,总是走在一大群人的前面,应该这是这一遗俗。

(仇英绘《清明上河图》)

但到唐代,则将这种“礼”升格到“法”的层面,有了强制性的交通法规,这是中国交通史上的分水岭 。

唐朝的《仪制令》明文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唐律疏议·杂律》“违令”条,“诸违令者,笞五十”,下面的疏议特别解释,“令有禁制”。

《仪制令》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交通法规”,由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一年 (公元637年)颁发。李世民还强调颁发此令的意义,并作了解释——

“朕闻教化之本,礼让为先,欲设规程,在循典故。盖以中兴之始,兆庶初安,将使知方,所以渐诱。”

(仇英绘《清明上河图》)

现代交通用语“礼让为先”,就源于这句话,至今仍在起作用,是交通伦理的核心。

到五代后唐时,唐朝的《仪制令》得到进一步强化。

据《五代会要》记载,后唐明宗李嗣源于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八月出敕令:“道路街巷,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李嗣源这一“红头文件”下发到“诸道、州、府,各遍下县、镇”,要求地方官将此《仪制令》,“刻碑于要会、坊门及诸桥柱,晓示行人。”

如果有人不按规定走路,将被治罪。

(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

此后,《仪制令》成为中国人的交通守则,并碑刻竖于道旁边。各朝虽有变化,但内容大同小异,这类碑刻目前在陕西、江苏、福建、河北、内蒙古等全国多地,都有考古发现,这说明这套“交通规则”当年是全国通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法律还对车马与行人的关系作了规定,除了帝王要臣公务出行,路上要“车马让人”,并且在行人密集的地方,不能“走车马”。

《唐律疏义.杂律》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如今的“步行街”设计,车辆不得进入,就是这么个理儿。

(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