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福建考生,因是照顾录取遭青楼女冷落,他回宾馆干了一件事
中国古代科举中的“照顾生”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高考结束了!
考完后考生最关心的事,当然是录取,这也是所有考生家长最关心的事。古代也是这样,科举考生在考完试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急迫的是想知道自己考中没有,在焦急中等待放榜时间的到来,这和现代考生等待录取分数线公布是一样的。
我在以前我《北京晚报》专栏“一方钩沉”中,曾以专版谈过这种现象。
说到录取,古代科举考试也有特殊录取、破格录取机制的,和现代一样,存在“加分”、“特招”这类现象。加分,特别,这对其他考生其实是不平等的,在古代是严格控制的,只有到了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享受”照顾“。
宋朝为例,被录取考生者有“正奏名”和“特奏名”的区别,此概念类似于现代高考中的“正取生”与“特招生”或“保送生”。
所谓“特奏名”,是宋代特殊的进士录取机制,即解试中榜而进士屡考不中的考生,在参加若干多轮的考试,且到一定年龄后,由相当于现代教育部的礼部特别登记造册,上报朝廷,直接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评出等第,赐予进士出身或相应官衔。
在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皇帝主持)三级。
所谓“解试”,即唐代的州试,明清时的乡试,为古代科举考试环节中的第一级考试。唐宋时通过解试的考生称“贡士”,明清叫“举人”;通过最后一次殿试的考生称作“进士”,进士第一名即大家所说的“状元”。
能通过乡试,成为贡士、举人也是很难的。中共早期创造人之一的陈独秀,当年便没通过乡试,陈独秀首次参加当地官府组织的“童子试”,便顺利地考取到了“秀才”,但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
因为乡试很难考过,所以各个朝代或多或少对这部分参考决心很大、“屡不中屡考”的考生有所照顾。其中,以宋代的照顾办法——“特奏名”,最受考生拥护。
据《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整个宋代科举特殊照顾制度“特奏名”,从此出现。
从这记载来看,连续参加15 次进士考试,也没有考中的考生才有“特奏名”的机会。考生要等到这种照顾,并不容易。15次考试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时间,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当爷爷的花甲之年,因此时人称这种“特奏名”为“老榜”。
因为不是正取,年纪又大,社会上对“老榜生”的评价较低,甚至连妓女都不爱理他们。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有这么一则故事:福建人徐遹通过“特奏名”,获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进士,在参加了在御花园琼林苑里举办的由皇帝买单的“闻喜宴”后,大家骑马挂花回住处。
经过“红灯区”时,别人的红花都让妓女去抢走了,惟独徐遹的花没人要。被青楼女冷落,徐遹很为此伤心,回宾馆后他干了一件事,在宾馆房间的墙壁上涂鸦,题诗自嘲——
白马青衫老得官,
琼林宴罢酒肠宽。
平康过尽无人问,
留得宫花醒后看。
除了“特奏名”这样特殊照顾情况,在古代科举考试当然不会少了花钱“买分数”、“买录取通知书”的腐败现象。如在明代,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例监”,便是花钱搞到入学指标的学生。
- 0001
- 0003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