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人称这种果树为“生命饮料之树”,中国人也喜欢吃,视为珍果
古丝绸之路与葡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古丝绸之路的秋天最美!
2017“一带一路,昂扬在途”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在进入甘肃境内以后,便充分感受到了这份美,从天水麦积山的核桃,到哈密的瓜,再到吐鲁番的葡萄……处处花果飘香。
(葡萄园)
这些水果不少均非中国原产,大家现在普遍消费的葡萄、石榴、苹果、核桃、无花果、扁桃、阿月浑子、油橄榄以及榅桲等,都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以及新疆、甘肃一带传入中原内地的,其中葡萄、石榴、苹果可视为“丝绸之路上的三大名果”。
本文先说葡萄。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听到这歌声,大家都会想到新疆的吐鲁番,想到那里有个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地方。其实,吐鲁番原来并没有葡萄,葡萄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的,到今天,葡萄已在全国各地栽植,成为中国水果家族中的常见水果之一。
(黑葡萄)
作为一种水果,有关葡萄的功效、食用价值及生长环境,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写作“蒲陶”,列为“果菜部上品”第一条:“蒲陶,味甘平。主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生山谷。”
葡萄除了写作“蒲陶”,有的写作“蒲桃”,中医称为“草龙珠”,另有“月支藤”、“赐紫樱桃”等称呼。
葡萄虽然今在中国各地都有种植,原生地却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一带,植物学上称为“欧洲葡萄”。最初传至埃及,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已在今埃及、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以及中亚细亚等地栽植。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佐卡来塞墓壁画,前面一女手提葡萄藤)
据考古资料,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四世(公元前1397年-前1387年)墓室壁画中,便有葡萄丰收、努比亚奴隶采摘葡萄和酿酒的景象;在今伊朗境内的尼尼微古城遗址上,曾出土地一块制作于公元前645年的“亚述王园中饮宴”的石板,上面的浮雕中也出现了葡萄。
但中国只有2000年上下。中国最早栽植始于汉武帝时代,由出使西域、率先开拓丝绸之路的外交家张骞带回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新疆的葡萄应该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引入了,再由新疆传到甘肃、陕西,及至全中国。
(北魏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山西大同出土)
西汉司马迁《史记》上有葡萄的记载,并明确说明中国葡萄是从中亚古国“大宛国”引入的。《大宛列传》中有这样的说法:“宛左右以蒲陶为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当时,汉朝后庭的离宫别观旁边,“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在西亚的亚述语中,葡萄叫Karanu,意为“生命饮料之树”。中国人为什么把这种水果称为“葡萄”?有一种观点称是从大宛语葡萄Bû-daw音译而来,也有学者认为是从古腊语音译而来。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纳赫特墓壁画,奴隶正在收获和挤榨葡萄)
与今天一样,葡萄也是古人送礼佳果,唐朝时仍被视为“珍果”。时诗人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诗称:“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在引进葡萄的同时,酿葡萄酒之法也传了过来。唐朝时葡萄酒已成普通饮品,社会消费很广泛,迎来送往使用葡萄酒很正常,诗人王翰《凉州词》便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千多年前葡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 0000
- 0000
- 0000
- 0005
-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