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乾隆陵墓地宫时发现一枚神秘的玉片,考古专家推测是乾隆口中之物,凭什么这么肯定?
蝉对于中国人的文化意义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盛夏,窗外蝉鸣声声,此起彼伏。那么,这篇文章继续说蝉吧!
(古画上的蝉,一只能值千万元)
从史料所记和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古人的“蝉情结”相当浓厚。为什么?《史记·屈原列传》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其中的“蝉蜕”,又称“蜕变”,成为人们脱胎换骨,精神升华的象征。
蝉这种出淤泥而不染,与荷花一样圣洁的品质,折服了古人。西晋文学家陆机其著名的《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德”,即文、清、廉、俭、信,将之喻为君子——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侯守节,则其信也;加一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
(汉代玉蝉)
而蝉还能上天入地,神通广大,似有神灵附身。在这种“崇蝉”心理下,蝉便以各种文化现象出现在古人的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是,人们开始佩戴蝉挂件。
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玉蝉。1989年在内蒙古林西县境内“兴隆洼文化”遗址上,曾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玉蝉,这样的玉蝉在辽西红山文化遗址、浙江良渚文化遗址上都曾出土过,这些早期期玉蝉,形制古朴,线条简单,但器身都有穿孔,明显是供人们佩戴的。
(青铜器上蝉纹)
到了青铜时代,佩戴玉蝉更为流行。与此同时,蝉纹也被开发了出来,与饕餮纹、龙纹一样,成为青铜器流行饰纹,现在出土的许多商周青铜器都可以见到这种蝉纹。
蝉文化在汉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人们的“蝉情结”也更深了。
(古画蝉意)
由于玉雕工艺的进下,汉代玉蝉做得更好看,更有趣,蝉身上的纹饰更为复杂而华丽,蝉翼上的脉纹纤细秀丽,造型相当生动。玉雕工艺中有名的所谓“汉八刀”,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主要特征是线条简单,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
“汉八刀”是葬玉工艺,这种做出来的玉蝉是用于死人的——死后要“口含蝉”。
(汉代玉蝉)
在死者嘴里塞东西,这叫“含殓”,所含之物称为“含口”。这种丧葬风俗先秦时已存在,据唐杜佑《通典》,周制“天子、诸侯饭粱含璧,卿大夫饭稷含珠,士饭稻含贝。”为什么后来流行“口含蝉”?也是因为蝉的“转世超生”意象,寄托了生人希望死者不朽、获得新生的良好祈愿望。
这种风俗,到清朝时仍这样。
清朝皇帝的含口在档案中未见记载。但在清理清东陵乾隆的裕陵地宫时,发现一枚神秘的雕成蝉状的玉片,考古专家推测是口含蝉,为乾隆口中之物。郭沫若先生在其相关考证文章中,也提过古代皇帝的口含应为玉蝉。蝉应节蜕皮,寓可以转世超生之意。但其他帝王是否如此,有待考古后佐证。
(乾隆的裕陵地宫,已对外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女人似乎是含珠,这也是考古专家推测裕陵地宫发现的蝉形玉片为乾隆口中之物,而非皇后含口的又一原因。
清朝皇家女贵族死后流行含珠。当年孙殿英盗墓时,便发现慈禧太后的含口是一颗大的夜明珠,由两块组成,价值连城,据说后来送给了中华民国的“国母”宋美龄。皇贵妃以下的含口,在档案中却有一些记载,如道光帝彤贵妃死后,“口含小正珠一颗”。这里的珠不是慈禧的宝珠,而是正珠。正珠即珍珠,为满洲贵族所喜爱,各个等级的妃嫔死后,口含珍珠属正常现象。
当然不论是口含蝉,还是口含珠,都是生前有地位有条件者使用的,对于普通老百姓就没有这么讲究了,有的就是往嘴里塞个饭团。而在过去的老北京,底层的往死者嘴里塞茶叶包。
于生人来说,可不仅仅满足于佩挂,还开发出了丰富的蝉饰品,不仅仅满足于佩戴。如用蝉装饰的帽子称“蝉冠”,戴这种帽子可是身份的象征。
(商代松石蝉挂件,可见佩挂玉蝉在三千年前已出现)
而在秦汉以后,佩戴玉蝉也被赋了新的含义。
如腰间佩蝉,叫“腰缠万贯”,古代不少做生意的、土豪都喜欢腰间挂蝉就是这风俗;胸挂玉蝉,称为“一鸣惊人”,这个风俗在古代科举时代最为流行,有条件的读书人都会佩蝉。
对这种佩蝉、讨吉利现象,可不 能说是迷信见人,这是一种文化。如果考生戴着玉蝉——做家长的是不是有一种心理安慰?!
(蝉衣炮制图)
- 00019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