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盗墓的不是一般的厉害,事后出版了专著,竟成文物考古专家
《洛阳故城古墓考》是盗墓罪证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接着上面的文章,这里继续说加拿大传教士在中国盗掘古墓、盗走中国古物的事情。
相比国内的盗墓贼,怀履光这个洋盗墓贼确实牛逼,事后还出版了专著,由神学专业出身的传教士闪亮转身,成为一名很专业、颇有学术成就的文物、考古专家。
怀履光在华的盗墓活动,主要发生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间。
图:各种型号的洛阳铲。这是现代铲,民国时铲柄都是固定的。笔者在当地调查时了解到,在怀履光盗掘金村大墓时洛阳铲已发明并使用,推测怀履光盗金村大墓时应该使用了,因为发明这种铲子的李亚子家就在那一带,而怀履光请的都是当地人帮他挖。
民国十七年,一场大雨使得洛阳东郊金村东侧,即位于汉魏洛阳故城东北角的一个地方出现塌陷,暴露出了一座古墓。很快,当地的盗墓贼便发现了,从中盗出了不少古董。当这批古董出现在省城开封的文物市场上时,立即让嗅觉灵敏的怀履光盯上了。
图:洛阳附近有许多周王及贵族陵墓。周灵王陵位于洛阳西郊,图为保护碑。
怀履光与美国人华尔纳(后面文章会说此人),顺着宝物流出的方向,从开封追找到了出土地——洛阳东郊的金村。
怀履光没有迟疑,立即找到了当时垄断全部出土文物的张子枚(音),与之“处朋友”,组织当地的盗墓贼,对这座古墓的周边情况进行了勘探,发现这是一处大型墓葬。现在的研究已证实这墓确实很大,乃东周王陵。
图:周武王陵墓
图:周武王陵墓碑
后来在这一片区域内,又接连发现了7座类似大墓,以及3座马坑。这8座大墓和3座马坑,怀履光一直挖了6年才结束。奇怪的是,当时中国的文物界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也没有人出面阻止,一直到怀履光在上海出版了《洛阳故城古墓考》一书,中国学者才恍然大悟,知道墓是谁盗的、出土的宝物都弄哪儿去了。
金村这8座墓在结构上完全相似,排列有序。北部一排有6座墓,怀履光标记为Ⅰ、Ⅱ、Ⅲ、Ⅳ、Ⅴ、Ⅵ,每座墓之间相距60.96米;南部一排有2座墓,标记号Ⅶ、Ⅷ。
图:东周贵族喜欢除了随葬大量铜器,还流行殉杀“活物”。图为山东淄博一处东周殉马坑,考古时发现,一次殉了五百多匹马
图:东周殉马坑(淄博)
其中,Ⅰ、Ⅴ、Ⅶ三座墓都带有马坑,位于窄长墓道的南端的东西两侧。8座墓的墓室均位于北部,墓道极为窄长,位于南部正中。
怀履光对Ⅴ号墓作了重点记录:此墓为“甲”字形高等级大墓,距地表深为14.33米,墓道长76.2米、宽3.05米。仅从这墓道的长度上,就可知道这墓的等级非同一般。更与众不同的是,整个墓室的平面呈八边形,自外向内分别为卵石层、木板层及随葬品搁架共三层。
图:东周贵族墓地考古现场,二层平台上还有殉人(河南淇县宋庄)
棺椁放在墓室的中央,呈长方形,头朝北。在棺的南侧挖到了1个大铜鼎和2个大铜釜,铜鼎南还有2只铜壶、1只铜鼎。墓室的最南端为墓门口,两侧各残留有一只金属门环和门础,两门环相距1.22米,与墓门的宽度差不多。
这座墓,民工挖到了距离地面有9米多时,发现了一层卵石层,接着挖到木炭层;再向下,又是分别相隔以两层卵石层和木炭层,厚度总计在1.82米。怀履光当时可能不知道,这其实就是先秦时代最典型的积石积炭墓,具有较强的反盗墓作用。
除非像怀履光这样,采用大揭顶手法,否则像打盗洞那样的手法会容易造成严重塌方,将钻入下面的盗墓贼活埋或是当场砸死。
图:东周贵族墓考古现场(山东临沂凤凰岭)
图:东周大墓考古现场,随葬大量器物(山东临沂凤凰岭)
民工挖过积石层后,下面是两层松木层,每层方木厚达四五十厘米,长有七八米。上层为自东向西铺,下层为自北向南铺。再往下为墓室,内壁漆深棕色,壁顶绘有30厘米宽的带饰,上嵌琉璃圆铜饰,墓底则铺以石板,相当奢华。
挖了墓室后,根据之前的钻探,怀履光又指挥民工向四周挖。墓道南端东西两侧,各发现了一座马坑,坑长15.24米、宽3.05米、深度在3.05~3.66米之间;坑内发现了许多金银错车马饰和马的骨架。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