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峙峪文化
▲ 峙峪遗址位置图
峙峪文化,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1963年发现于山西省朔县城西北峙峪村附近。同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该文化以细小石制品为主要特征。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8945±1370和28135±1330年(未经校正)。
地层和年代
北、西、南三面环山,东临平原。地层层次清楚, 峙峪遗址位于桑干河上游黑驼山东麓的峙峪河第2阶地上,底部为二迭纪含煤地层,其上依次为晚更新世的砂砾层、文化层、白砂层及马兰黄土层。文化层中含有大量动物化石,其中灭绝种有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斑鬣狗等4种,占40%,现生种有6种,和萨拉乌苏动物群的性质相近,时代早于山顶洞而晚于丁村。
文化遗物和人类化石
▲ 峙峪遗址石制品
▲ 圆盘状刮削器
▲ 石镞
▲ 两极石核
▲ 斧形小石刀
峙峪文化的石制品,共发现两万余件。原料取自当地砂砾层中,有脉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燧石和火成岩等。石核中常见有两极石核和多面石核;石片分一般锤击石片、两极石片和小长石叶。峙峪人既沿用北京人文化的某些传统技术,如用砸击法生产两极石核、两极石片,还掌握了较进步的制作技术,如能用间接法打制小石叶。石器主要是小型的,大型石器极少,砍砸工具罕见。小型石器通常修制规整,以尖状器、雕刻器和刮削器数量为多。刮削器形制复杂,有圆头、盘状、双边刃和单边刃等类型。其他如扇形石核、斧形小石刀和石镞,制作十分精致,虽然数量不多,但在研究细石器工艺的发生上具有重要意义。石镞的出现,表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弓箭,狩猎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斧形小石刀的原料为半透明水晶,弧形刃口宽约3厘米,两平肩之间有短柄状突出,当是复合工具的刃部,镶嵌在骨木把上使用,它显示了峙峪文化的进步性质。在出土的文化遗物中有一件由一面穿孔而成的石墨装饰品。此外,还发现一件骨制尖状器和一些具有刻划痕迹的骨片。峙峪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这类骨片最多的一处。与文化遗物一起,出土了一块晚期智人的枕骨化石。
自然环境
▲ 峙峪遗址现状
峙峪动物群中有蹄类所占比例最大,种类上占70%,数量占95%以上,包括典型的草原动物普氏野马、野驴、普氏原羚、鹅喉羚、诺氏驼等。也有适于森林草原环境的马鹿,或生活于灌木草原的河套大角鹿,此外还有鸵鸟等。动物群中,缺少典型的戈壁环境的种类和南方成员,推知峙峪人生活时期当地为草原地带,有的地方夹杂着灌木林。总的来说年平均气温较为低且干旱。在动物化石中,普氏野马和野驴最多,两者应是峙峪人狩猎的主要对象。当时人们已知根据兽类的生存情况,较集中地捕获一、两种动物,这反映了劳动技能的改进和狩猎水平的提高。
学术地位
▲ 峙峪遗址含有灰烬的地层
峙峪文化不论是时代、动物群所反映的自然环境,还是所包含的小石器的类型,都与萨拉乌苏遗址相近,同小南海文化也有颇多共同的因素,如都有细小的石核、石叶、圆头刮削器等。但较小南海文化为早,两者之间应存在着启承关系。有的学者在原有发现的基础上,根据峙峪的材料,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存在着细小石器文化系统,其基本特征,是用不规则小石片制作多种类型的细小石器,它至迟自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文化开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越来越发达,并成为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典型细石器工艺的先驱。而峙峪文化正是这一文化系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