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发现秦代“奇书” 专家:记载了焚书前的历史 将重写历史
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1:00:340阅
现代所学习的《尚书》与古文《尚书》有很大区别。香港古玩街成为我国历史文物流失的中转站,尤其是在九十年代。香港回归前,它处于一个微妙的地位,既不受国内管控,也不受国外太多干涉,这让它成为外国收藏家的天堂。不少文物专家和收藏家常常前往香港闲逛,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他们,不仅出于收藏需要,还希望收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其中马承源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收回了晋侯苏编钟等珍贵文物。
2006年,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的专家在香港古玩街发现了一批竹简。他认为这应该是内地出土的楚简,其意义重大,于是联系了内地的古文研究专家。这些竹简经过鉴定,被认为是公元前三至四世纪的史记,即战国中期的楚简。但竹简的收回之路并不容易,首先专家资金有限,其次物主并不愿意低价卖给大陆,还有日本的专家也觊觎这些竹简。
对楚简的回收不仅仅引起专家的关注,一些爱国人士也十分关注。清华的校友赵伟国在2008年将这些竹简买下,并慷慨捐赠给清华大学。这2388枚竹简运送到清华后,经过碳十四鉴定,确定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文物。然而,部分竹简准建已经变质发霉,需要尽快对其上的文字内容进行破译,以保护这重要的历史机遇。
通过研究竹简,专家发现现代所学习的《尚书》与古文《尚书》有很大区别。《尚书》作为中华文明的元典之一,保存了商周时期的重要资料。然而,由于秦朝的焚书坑儒,古文《尚书》几乎失传,现今流传的《尚书》为晁错版本。清华简上的文字记载揭示了《尚书》的早期内容,意味着我们将重新认识历史,对今天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发现让专家兴奋不已,将助推我国历史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 0000
- 0000
- 0000
- 0004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