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准噶尔时 乾隆但凡有一丁点不坚定 中国版图可能或有许变化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两个地区拥有着巨大的领土,它们就是新疆和西藏,总面积高达近290万平方公里。然而,让我们将时间倒退到200多年前,在那个时候,如果乾隆皇帝稍有不坚定的决心,恐怕新疆和西藏现在将被赋予一个完全不同的名称叫“斯坦”的新国家。
一、准噶尔汗国的崛起
在准噶尔部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初期的蒙古瓦剌部。然而,随着明朝中期的到来,瓦剌部受到了鞑靼部的侵袭,他们不得不向西迁徙,并分裂成为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这四个部落。历史书籍中曾将这四个部落合称为卫拉特部。
在明末清初时期,准噶尔部异军突起,成为众多部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在大清尚未崛起之时,他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准噶尔部联盟,其疆域面积甚至超过了四百万平方公里。
虽然在顺治三年,卫拉特部被归类为大清帝国的附庸,然而清政府并未真正掌握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直至17世纪后半叶,大约是在1678年左右,准噶尔首领噶尔丹以“汗”的身份崛起,他的统治下,准噶尔部变得越发强大,掌控着天山南北地区,甚至延伸至中亚地区,威胁着青海、西藏和喀尔喀地区,严重阻碍了清朝巩固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的进程。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后,他感受到了来自准噶尔部的巨大压力。为此,清廷将主力军集结于西北边疆,并与准噶尔展开了长达七十年的拉锯战。这场战斗不仅考验着双方的实力和智慧,也是一场关于疆域边界权力的较量。
二、清朝与准噶尔的漫长对抗
清廷与准噶尔的战争,可以说是一场历经波折的艰苦斗争。这场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充满着曲折和惊心动魄的故事。
第一阶段
从康熙中叶至康熙晚年,这段时间持续了大约30年。康熙二十七年,清廷正在与沙俄抵抗入侵的战斗中,噶尔丹看准时机,向清廷发动了进攻。康熙帝果断派兵堵击,二十九年的乌兰布通大战中,噶尔丹不敌,只能退回漠北。
这场战役对噶尔丹来说并没有造成重大的伤亡,几年后他又重整旗鼓。康熙帝则亲自率兵分三路亲征准噶尔,在昭莫多地消灭了噶尔丹的主力。康熙三十六年,这位草原雄鹰噶尔丹病死。
噶尔丹的死亡并没有结束准噶尔的抵抗,他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继承了汗位。受到康熙帝的打击,策妄阿拉布坦态度恭顺,而清政府也意识到经历了十余年的战争后力量削弱,康熙帝没有再远征伊犁完成统一大业,而是选择罢兵休战,这个休战状态持续了20年之久。
第二阶段
从康熙末年至乾隆十九年,整整4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准噶尔得以休养生息,并再次复燃。康熙帝五十五年,策妄阿拉布坦侵入西藏,康熙帝派兵入藏,清朝与准噶尔的战火再次燃起。
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后,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成为准噶尔的统治者,继续与清军抗衡,时常威胁着清代统治的稳定。雍正皇帝即位后,下定决心打掉这个敌对势力。
雍正九年,两军决战于科布多,清军数万大军被围困在和通泊,几乎全军覆灭。尽管这场战斗让清军元气大伤,但在之后的几次交战中,清军也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雍正一朝,清政府无力消灭准噶尔,只能坐下来与其进行谈判。乾隆继位初年,双方再次达成和议,重新进入休战状态,这一状态长达20年之久。
康熙和雍正两朝正值清王朝国力不断上升之时,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准噶尔部将其势力推向鼎盛。他们的领土范围包括了乌兹别克斯坦、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今哈萨克斯坦、阿富汗等广大地区,人口达到五百余万,拥有三十万大军。因此,清廷打了很多年,只能遏制准噶尔的侵略,却不能将其彻底铲除。
第三阶段
乾隆十年,准噶尔内部爆发了严重的内乱,噶尔丹策零去世后,贵族们为了争夺汗位展开了残酷的争斗,各个部落内乱造成了很大的实力消耗。在这个内耗的过程中,贵族阿睦尔撒纳归附清廷,之后三车凌随军归顺,这给了乾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决意出兵平定准噶尔。
然而,乾隆出兵的意图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他们认为数十年来与准部作战,消耗了国家数千万两的军饷,却从未取得过实质性的进展。乾隆皇帝乾纲独断,于乾隆二十年兵分两路,纵然受到了大家的质疑,进攻准噶尔部。其中,阿睦尔撒纳也随军出征。
这时候,准噶尔的汗达瓦齐是一个不成器的统治者。在清军的围堵下,达瓦齐被当地的族领俘获并送往清军,乾隆帝怀着慈悲之心,认可他的领袖地位,并赦免了他的罪行。乾隆帝将他封为齐王,安置在北京,他的一生算得上受到了乾隆的优待。
这场清廷与准噶尔的战争艰苦而残酷,历经几十年的斗争,最终以准噶尔的削弱和归顺收场。清廷虽然无法彻底消灭准噶尔,但他们对这个强大的势力进行了有效的遏制。这场战争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更是一段平息战火、追求和平的壮丽篇章。
三、再次平定准噶尔
在清军平定了伊犁后,他们本以为准噶尔的对峙也就结束了。然而,阿睦尔撒纳并没有真心归附清廷,他打算借清军来消灭达瓦齐,以便实现自己独立成为汗的目标。
几个月后,阿睦尔撒纳背叛了清朝。乾隆二十一年,乾隆帝派两路清军追击他。阿睦尔撒纳顽抗到底,而且还得到了沙俄和哈萨克的支持。乾隆对此非常愤怒,他向两国发文,威胁如果他们继续庇护阿睦尔撒纳,清朝愿意与两国宣战。阿睦尔撒纳陷入绝境,清军追到了哈萨克境内,哈萨克军发起反击。或许是惧怕清廷的实力,最终哈萨克向清军献马谢罪,假称愿意派使者进贡。
事实上,哈萨克国王背地里协助阿睦尔撒纳及其亲信逃脱。乾隆二十一年七月,阿睦尔撒纳逃到了沙俄,后来在乾隆二十二年病故,俄国将他的尸体运至中俄边界交给清军。
- 0008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