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丰硕 视角多元——“手工业考古·黄骅论坛——以盐业考古为中心”研讨综述
作者:王青 雷建红 张宝刚 陈凯
9月27日至28日,“手工业考古·黄骅论坛——以盐业考古为中心”在河北黄骅市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河北海盐博物馆、《盐业史研究》杂志社承办。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天津、重庆、四川、江苏、浙江等省市和日本近30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盐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手工业考古近年已发展成为我国考古学的重要研究方向,盐业考古也随之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次会议就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召开的。
中共黄骅市委宣传部部长郑玉中、河北省文物局项目处处长贾金标、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毛保中、中国文物学会盐业文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程龙刚,以及山东大学历史文化白云翔讲席教授和王青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白云翔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手工业考古系列论坛的缘起和前五次论坛的情况,重点就我国盐业考古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评述,并从手工业考古的理论和方法出发,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盐业考古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重要建议。
本次论坛是白云翔近年倡导的手工业考古系列论坛的第六次研讨会,主题是盐业考古,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共有22位学者分四组发言。研讨的内容广泛而紧凑,既包括东部沿海、东南沿海、川峡及山西等地区和国外的泰国等地,又涵盖史前、商周、汉唐及宋元明清各时期,还有自然科技手段的检测分析成果,时空范围和研究视野都比十年前大大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盐业考古取得的新成就。
第一组是最近几年盐业考古的新发现专题报告,数量众多,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青主持,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程龙刚评议。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雷建红介绍了黄骅大左庄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情况,通过对出土遗存的分析,认为这是一处隋代到唐代中晚期的制盐作坊遗址,其制盐工艺与《熬波图》中的记载接近。
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曹洋博士围绕制盐工艺、作坊布局和生产关系三个问题,对黄骅大左庄制盐作坊进行了系统的复原研究,并认为是一处官督民办的制盐作坊。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高江涛认为晋南地区在先秦时期对外存在多条主要交通道路,聚落多沿道路呈带状分布,以盐等资源运输为内涵的交通网络与文化互动极大促进了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
温州市考古研究所梁岩华、刘团徽介绍了温州洞头九亩丘和台州玉环前塘垟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并以此为基础对浙南地区宋元时期的制盐工艺流程和灶具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雷少介绍了宁波大榭史前遗址制卤环节的实验考古新成果,认为制卤工艺主要可分为刮取盐泥、建造泥溜、晾晒盐泥、淋滤卤水、收集卤水五个步骤,为辨识史前制盐遗址提供了重要思路。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梁国庆介绍了舟山马岙遗址出土的一批早期盐业遗存,这对寻找海岛型盐业遗址是重要启发。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杨勇介绍了泰国传统村落制盐的调查收获及初步认识,这种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值得今后大力提倡。
第二组是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盐业考古发现与研究,主持人、评议人分别为科学出版社孙莉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毛保中。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子孟介绍了山东寿光机械林场东周盐业遗址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认为东周齐国盐业生产受到政府统一管控,是齐国食盐官营制度的重要体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杜星雨对山东寿光侯辛庄遗址出土的钙化物及铁锈块进行分析检测,认为是一处唐宋时期以盘铁为煮盐工具的制盐遗址。
中国国家博物馆邱振威介绍了鲁北昌邑段的环境考古调查收获和认识,并厘清了一条古牡蛎礁贝壳堤的地理分布与走向。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杨小博主要介绍了山东垦利刘家等遗址的调查和勘探收获,认为是一处商周时期制盐遗址,其埋藏情况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带的海岸变迁提供重要线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周雪琪对宁波大榭遗址出土制盐遗存进行了科技分析,认为该遗址的遗迹遗物与制盐密切相关,并可能采用了晒煮结合的工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青着重对我国沿海地区历史后期的煮盐器具盘铁和竹盘做了考古学探索,认为钱塘江迤北应是以盘铁煮盐,迤南则流行竹盘煮盐,并讨论了盘铁和竹盘的形制特征及使用场景等问题。
海宁市文物保护所周建初梳理了浙北各个盐场的沿革及相关盐业遗存,认为盐业文化遗产对研究钱塘江文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山东大学考古系赵宋园回顾了江浙及岭南沿海地区的盐业考古发现及相关研究,认为该地区的盐业考古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较多工作亟需开展。
第三组以川峡地区的盐业考古研究为主,主持人和评议人分别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高江涛和杨勇。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白九江、牛英彬从生产社会化的视角对三峡地区史前至汉代的考古学文化、制盐陶器的历时性变化等进行研究,认为巴盐的社会化生产促进了四川盆地史前社会复杂化,深刻影响了先秦时期巴、蜀、秦、楚等国的相互关系。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杨蕾对渝东地区的制盐遗址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新的展望。
山东大学考古系陈凯通过对川峡地区三处典型的汉代制盐遗址进行分析,结合出土的煮盐画像砖和多孔陶灶,讨论了川峡地区汉代制盐工艺,提出制盐工艺可能存在地域差异。
第四组是从盐业史视角讨论盐业考古发现,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郑媛主持,中国国家博物馆邱振威评议。
沧州交通学院张长铎梳理了渤海西岸商周至明清时期的文献史料,认为以长芦为中心的沧州地区有着悠久制盐历史,是中国海盐生产的发祥地之一。
滨州学院历史系王爱民认为在商周时期海盐的远距离运输和分配中,渤海沿岸地带逐渐形成了对中原王朝心理和文化上的认同。
上海市松江博物馆杨坤从古文字的象形、形声出发并结合文献,讨论了周代青铜器的“旬都君”铭文,认为应是姬姓封国“郇”国,封地靠近山西解县(今晋南运城一带),并可能从事盐业活动。
日本岩手大学刘海宇(视频)系统收集了唐宋以来的9枚盐业官印,做了相关释读与考证,并对宋元时期盐业官印的使用制度进行了讨论。
论坛期间,与会学者还考察了黄骅大左庄隋唐制盐遗址、郛堤城战国秦汉瓮棺葬墓群和河北海盐博物馆。大左庄遗址是2016年以来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考古系联合大规模发掘的隋唐时期制盐遗址,发掘面积5000余平方米,出土遗存丰富,主要包括盐井、草木灰摊场、淋卤坑、盐灶、蜃泥坑等遗迹,及陶瓷器、盘铁块、铜权、石权、蜃泥等遗物,比较完整地揭示了煎煮海盐的工艺流程。与会代表对该遗址的考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我国东部沿海首次科学发掘的隋唐时期制盐遗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本次会议集中展示了最近十年来我国盐业考古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尤其是历史时期的盐业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格外丰富,这是我国盐业考古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盐业考古的研究视角也更加多元化,不仅关注古代盐业生产工艺,还讨论了盐在区域性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少学者还提出了我国盐业考古在今后有待加强的问题,并呼吁在经济开发的大潮中及时抢救和保护盐业文化遗产。这次会议对今后盐业考古以及手工业考古的发展和深化,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0
- 0000
- 0001
- 0002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