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盗挖出3件神秘古物,一木匣上压八卦石,到底啥宝?无人能识
泰山盗宝挖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历代帝王泰山祭天埋下了多少宝物?这事谁也说不清,但民国时军阀马鸿逵从中盗挖出了多少宝物,还是可以说出大概的。马鸿逵让士兵试着挖了几天后,并未挖出什么,但他不死心,派了一个团去,继续挖。果然宝物出现了,挖到了3件神秘古物……
图: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
⊙以修烈士纪念碑的名义
听了马子周的“无宝”汇报后,马鸿逵根本就不死心,认为马子周“办不成事”,改派得力干将副官处处长马如龙负责盗宝。
马如龙善于阿谀奉承,在马鸿逵的眼里颇有几分能耐。马鸿逵当时叮嘱马如龙:“根据来自可靠方面的消息,山下肯定有宝,你务必完成。”
但是,蒿里山虽然不高,海拔只有198米,但范围大啊。吸取马子周挖宝时人手太少的教训,马如龙提出,要带一个团去蒿里山挖宝。民国时,一个团建制的人数一般在1200人,这么多人不扛枪带炮,却拖着铲子、铁锹去“干活”,影响可不好,也瞒不住人。马鸿逵担心这样目标太大、容易走漏风声,而且万一像孙殿英盗皇陵那样泄露出去,遭追究不说,名声也不好。
马如龙鬼点子多,对马鸿逵说:“报告总指挥,这件事干得越快越好,结束得越早越好!至于说目标大,这不要紧!我们干脆故意放出风声,假借为十五路军阵亡将士建立纪念碑的名义,堂堂正正地开工,看谁敢说半个不字!”
图:蒿里山民国遗迹
图:蒿里山古建遗迹
于是,马鸿逵向南京政府和蒋委员长打报告,打算在蒿里山择址建纪念碑,纪念在泰安战役中牺牲的将士,项目定名为“讨逆阵亡将士纪念碑”。得到南京政府批准后,马鸿逵借为阵亡将士建立纪念碑的名义,于1931年(民国二十年)秋天,在蒿里山再一次进行了疯狂的盗宝活动。
这里还有一段风波:在蒿里山的旧祠大殿前举行“讨逆阵亡将士纪念祠、纪念碑”奠基仪式时,泰安各界人士皆有出席,南京政府、山东省府还发来了贺电。因为奠基的需要,把祠庙的大殿及碑碣连夜拆毁了,气得名叫尚士廉的道长上书南京政府和蒋介石:“抗议毁庙建碑,保护圣洁泰山!”但因为南京政府心里有私,并未对马鸿逵怎么样,马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马鸿逵挖宝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是有预谋的,所以在挖宝前除了找个动土的公开理由,也做了不少其他准备。
据说马如龙还请来了风水先生对蒿里山进行一番踏勘,以保证挖掘目标的可靠。另外,马如龙挑选的士兵也不是只会打枪的傻大个,而是调来有挖土方经验的工兵。为了抓紧时间,实行轮班制,轮流开挖,昼夜不息,前后挖了八天八夜,几乎把蒿里山挖平了。
图:蒿里山禁挖公告。因为山里有宝,过去不时有人以打石、挖沙等名义前来挖宝。此公告公开说是保护地质地貌,实禁挖宝
就在第八天,士兵发现了异常。在一个类似土坛的下面挖到了一层层的石条,掀开后看到下面有一块碾盘大的石板。这不是普通的石板,有人称是“八卦石”,上面还钉有十几个八寸长的铁把子。有经验的士兵说,这下面肯定有东西。
马如龙听说后,立即令全团停工,派亲信严守石板,急速跑去报告马鸿逵:“出宝了。”
⊙三样神秘古物:木匣·铁盒·铜盒
马鸿逵听说出宝了,当即赶到现场,赶紧命令士兵把石板揭开。石板揭开后,露出一个石槽,槽内刻有一行篆字。马鸿逵不问字义如何,先急令士兵取出石槽。原来石槽下面还有宝物,里面埋有一只黑色小木匣。此匣长约一尺二寸,宽八九寸。
马鸿逵将木匣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一遍,知道里面可能有好东西,表面却不动声色,对马如龙说,这不是什么宝贝,不就是一只木匣子嘛,你拿去吧。随即,马鸿逵离开了现场。
据马子周回忆,这是马鸿逵和马如龙定好的诡计:挖出东西不要声张。听马鸿逵一说,马如龙心领神会,用一条毛毯把木匣包起来,随后离开了现场,带着木匣来到了马鸿逵的密室。
图:传说中的“八卦石”,过去人迷信认为此石可镇住宝物
这是一只名贵的紫檀木做的匣子,有盖,盖上刻有朱红篆字。盖子用三缕金丝捆紧,四周还钉有24个金钉子。马鸿逵不知道这匣子是做什么用的,里面会藏有什么宝贝,便让马如龙小心地把盖子打开。马如龙找来镊子和小刀,小心翼翼地把盖子打开了。
匣子里还真的有宝贝:内有8根长一尺、宽一寸的色彩鲜艳的绿翠,也刻有朱红篆字。玉石,红色称“翡”,绿色称“翠”,统称“翡翠”,尤以翠的价值最为昂贵。
马鸿逵文化不高,根本看不懂匣子上的篆字,但根据匣子和里面东西的材质,知道这不是一般的东西。他当场严令马如龙千万不得走漏风声,而且又要马如龙赶紧回到现场,围绕木匣的出土地点再往下挖,并向四周扩展。
马鸿逵虽然不识木匣为何宝物,但盗宝的经验显得很老到。一般情况下,宝物都是一窝一窝出的,这种现象在盗墓时特别明显,党玉崐在盗掘斗鸡台时就是这样。果然,马鸿逵让士兵继续向下再挖一人多深时,又出现了东西:一只一尺见方的神秘铁盒。再向四周深挖,又挖出一个与铁盒大小相似的铜盒。
图:宋真宗泰山禅地玉册,附玉匮嵌片,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同时出土的还有52片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梯形的玉片,玉片上有龙纹、凤纹、云气纹。后来专家推测,这些玉片可能是盒、匣子外面的装饰件。过去贵重东西的盒子叫“玉匮”。从现在的盒、匣外面没有玉来看,推测那些玉片是从上面散落下来的。
最后,估计再也挖不出什么东西,马鸿逵才通知士兵住手,结束了盗宝活动。
但故事到此并未结束,马鸿逵一班人毕竟不懂文物,挖出来的东西到底都是些什么宝物?值多少钱?一时无人能识!后寻行家掌眼,才知挖出的东西件件是国宝,价值连城啊,马鸿逵都傻了。
具体识宝经过和宝物下落,下篇文章再说。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0